FBI在審問的時候,會用一個小小的伎倆:他們先問一個問題,然后等他們回答。然后問第二次,這時那個希望掩飾自己的人,肯定還牢牢地記得自己當(dāng)初所說的那個虛假的答案。當(dāng)FBI問完第二次之后,他們不會在短時間內(nèi)再次詢問相同的問題。在這期間,嫌疑人的身體會平靜下來,他們會想:“我已經(jīng)蒙混過關(guān)了?!?/p>
由于人在掩飾自己的時候,所說的話并沒有多少事實基礎(chǔ),所以在放松下來之后,很快就會忘記。所以,當(dāng)FBI第三次提問時,嫌疑人往往會驚慌失措,不能將之前編造的那個謊言再原原本本地復(fù)述。
雖然絕大部分人都不會被審問,但是在生活中,我們似乎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當(dāng)初為了掩飾自己而說出的某些話,隔幾天之后,當(dāng)人們再細問起來,自己第二次的回答卻和之前的話相差甚遠。所以,我們?nèi)粝氩匦?,第一件事情就是盡量不要忘記自己說過的每句話。
有些話,除了字面意思之外,還有另一層深層的含義。話語的字面意思是我們所能控制的,而深層的含義,則要受到語氣、說話方式的影響,所以有時候會暴露出我們不會表達的含義。
比如,我們也許經(jīng)常說一句話:“讓我想一想?!痹谂笥颜埱笪覀儙兔Φ臅r候,也許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絕對的把握,所以說“讓我想一想”。但是你是否知道,你的朋友會因為這句話認為你是在拒絕他。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這樣的人——他們所說的話,不論對不對,常常無端引起別人的反感。這些人就是因為不善于把握自己言語中的深層含義,所以才會讓人討厭。由此可見,同樣意思,用不同的話語表達,就會附加上不同的情感意味,人們往往能從你的話語中看到你內(nèi)心的情緒。
所以,要想藏心,我們也該學(xué)會藏住自己話中那些不必要的深層含義。
1995年,洛杉磯郊外發(fā)生了一起殺人案,F(xiàn)BI在接手案件后,先是搞明白了被害人的基本情況。死者為年輕女性,名叫珍妮,已經(jīng)結(jié)婚,丈夫叫詹寧斯。死者父母雙亡,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哥哥。死者的哥哥住在休斯頓,與妹妹關(guān)系惡劣,不經(jīng)常來往。死者的妹妹住在紐約。由于死者的社會關(guān)系非常簡單,所以FBI決定從她的家人查起。
他們找到了死者的哥哥。由于這個男人和死者并不在同一個城市,所以FBI首先向這個男人傳達了他妹妹的死訊。FBI特工對他說:“我們從紐約來,你的妹妹被殺害了……”
在聽到自己的妹妹死于非命的消息之后,男人顯得非常激動,哭著說:“天啊,我都不敢相信,珍妮才29歲啊,是誰這么狠心!”
在聽到男人的這句話之后,F(xiàn)BI特工馬上意識到:這個人和他妹妹的死一定有關(guān)系!因為自己還沒有說出具體是他的哪個妹妹死了,他就知道是珍妮。之后,F(xiàn)BI開始把破案的重點放到了這個男人身上,不久,就找到了他殺害自己妹妹的證據(jù)。
以上故事中,兇手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便暴露了自己的內(nèi)心。由此可見,無論語言的邏輯還是情感,都可能透露出一些你不想透露的東西。所以,我們想修煉藏心,也要修煉好自己的語言。
【小貼士】
一、除非你對自己的記憶力特別自信,否則不要說謊,記住你每說的一次謊,就是為自己的信譽埋下一顆地雷,不要讓自己被謊言炸得粉身碎骨。
二、注意說話的方式和語氣。在人與人關(guān)系如此脆弱的年代,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引起別人的誤解,不要自己無意識地就把人得罪了。
三、禍從口出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不要嘴比腦子快,說話之前先在心里過一遍,做到頭腦清楚,邏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