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nèi)高三學生都在為不被從高考這座獨木橋而擠下來努力時,山東萊州市一中19歲的學生劉源,卻獨辟蹊徑參加了“美國高考”,并于今年4月陸續(xù)收到17所美國大學的本科錄取通知書,其中不乏伯克利、康奈爾、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州大學等美國名校。
劉源出生在一個經(jīng)商家庭,上高一不久,劉源迷上了看美劇和美國綜藝節(jié)目,如《越獄》《瘋狂的主婦》《老友記》《幸存者》等,他都一遍接一遍地反復看,并用腳本給一些很老的美劇翻譯中文字幕。就是從接觸這些膚淺的美國文化開始,劉源對國外大學培養(yǎng)學生的方式逐漸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尤其在了解到美國獨具一格的教育方式后,他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吃驚的決定:參加美國高考,去那個陌生的國度上大學。
劉源了解到,要想考取美國的大學,需要通過SAT(學術能力評估測試)和托??荚?,還要參加足夠多的課外活動和競賽,另外申請學校時寫的作文也需要打動考官。于是,他想辦法加入了萊州一中的學生會,并和學生會成員創(chuàng)建了英語社、書法社、模擬聯(lián)合國等社團,組織開展英語演講比賽、志愿者活動及社區(qū)活動等。
劉源為了鍛煉自己,從高一高二就報考了SAT。雖然美國的考試地點不在內(nèi)地,而是在香港地區(qū)或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這也難不倒劉源。他根據(jù)考試的時間和地點,早早設定路線,并從網(wǎng)上購買最便宜的打折機票和電話預訂考點附近的酒店。
17歲那年,劉源獨自出國去參加考試,首次出國是去泰國。當他查到杭州機票最便宜后,決定直接從這里出發(fā)。令他沒想到的是,當天坐長途車到達杭州時已是晚上,因為是一個過路站,他只好下了高速路后攔了輛車去機場,然后在機場咖啡店抱著電腦過了一夜。在費盡周折趕到泰國后,考試地點卻超乎想象的偏僻,根本攔不到一輛出租車。更糟糕的是,當?shù)貢⒄Z的人很少,這讓他一下陷入了窘境。幸虧一個送考生的家長開車路過捎上了他,這才沒有耽誤考試。
2011年5月,劉源請假參加了SAT1的考試,10月又考完了SAT2。成績出來后,他考了2390,只與滿分2400分差10分。如此優(yōu)異的成績,讓他和父母都甚感欣慰。
和國內(nèi)高考不同的是,美國每個大學都要出不同的作文考題,比如有所大學出的作文題叫《柏拉圖和橡皮泥》,還有個大學的作文題叫《秋X》,讓考生自由發(fā)揮,目的是檢驗考生的想象力。劉源根據(jù)平日的觀察和積累,出色完成了所有寫作。考試結(jié)束后,接著還要進行面試。從今年1月到3月,劉源馬不停蹄地參加了報考的30所大學的面試。
劉源最終從被錄取的17所大學中選擇了在文理學院中排名第五,語言類教學在美國排名第一的明德學院。他的理由是:“學校在佛蒙特州,伙食也不錯。而且期間還可以去另一所大學當交換生,修兩個專業(yè),這些優(yōu)勢讓我很感興趣?!?/p>
劉源的成功在當?shù)匾鹆司薮筠Z動,在陸續(xù)收到17所大學錄取通知書期間,他接到許多家長和學生的電話,希望他能傳授經(jīng)驗。有個學生家長好說歹說,硬是拿出2000元買下了他的全部學習資料。劉源對此雖然很無奈,但還是有感而發(fā):“在現(xiàn)實中,我們做事之所以顧忌太多,究其原因,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離自己很遠。確切地說,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怯懦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