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政治教學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因此,在政治課的教學中,教師應從自身的學習、提高入手,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維、掌握思維的方法,這樣才可以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高中政治 教學效果 文化素養(yǎng) 教學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個理論性、知識性極強的學科,其中概念甚多;同時,高中思想政治課從教學目標來看主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給學生的學習理解和教師的教學增加了難度。再加上高考的壓力,往往高中政治課堂很多時候就顯得呆板、無趣,死氣沉沉。這是許多高中老師深感頭疼的事,經過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踐,現在談談我對此的一點教學心得。
一、目前高中政治教學的教學效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的滯后
中學政治課教材可說是屆屆都是新版本、新內容??墒墙虒W中教材內容滯后的問題依然突出。例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在不斷發(fā)展,新情況、新問題、新的政策法規(guī)在不斷出臺;受教材編寫的時間和篇幅局限,內容不完整、不全面,有些已失去典型性和時代性,照本宣科缺乏說服力;有些內容已在中小學和其他學科中重復講述,學生厭煩,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等等。
2.內容太過于抽象
政治課教學沒有數學的嚴密邏輯,也沒有語文的優(yōu)雅動人,是一門抽象的藝術,雖然說打開這扇大門,內容也是精彩紛呈,可以容納下大到中美關系、印巴問題甚至奧運會、世界杯,小到生活中的買賣關系、人際關系等等。但大部分學生心中打不開這扇大門,這就要求教師將抽象的理論用形象的方法展現出來。
3.課堂效率較低
教學的目的無非是讓學生把握知識,能夠學以致用,但政治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是: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接受的東西卻很少,課堂上能吸引學生的興奮點少,常常是一個問題反復強調多次,但做題時仍是有大部分學生出錯。如何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來學習政治,提高政治課教學的效率,是擺在政治課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為讓高中政治課堂活躍起來,我們不防來做以下嘗試
1.愛護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作為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效地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對學生在學習中所取得的點滴進步進行及時的表揚和肯定。特別對于一些班級的后進生來說,教師應該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和一句贊賞的話語都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才能心情舒暢,才能使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活躍的狀態(tài),才能敢想、敢說、敢于質疑。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交流的雙邊活動過程,師生以什么樣的心境進入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取得教學效果的前提。因此,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思想政治課涉及到不少當代的社會生活、政治經濟等領域?!霸⒔逃诨顒又小?,就是要讓學生有機會參加更多的“活動”,在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中,接受教育,使學生覺得思想政治課是一種有意義的“活動”,這樣就能更好地發(fā)揮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我們可以根據思想政治課的內容,組織學生到社會上去調查、參觀、訪問,這就是寓教育于活動之中的一種方法。比如:在講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時,我就設計成了一堂課堂晚會的形式。讓一部分學生在自己所在的社區(qū)進行消費問卷調查。其他的學生就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相關內容進行節(jié)目設計和排演(這些節(jié)目的選材都來源于現實生活和國家時事)。準備完畢后,開展了一堂課堂晚會。通過這堂活動課,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參與經濟活動的能力。通過節(jié)目排演,學生在自我的參與中獲取了知識,并受到了教育。
3.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多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讓他們公共建立起一個學習的群體,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協作學習的環(huán)境,并在這個構建的群體中獲取所需的知識。在以往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較缺乏語言實踐和交流的機會,這就很難真正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去,無法提起興趣。新課標要求把教學的重點轉移到學生的身上,學習者是最終結果的決定者,因此,建立合作教學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組織形式。
4.聯系生活實際,切豈空談理論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作為高中教師應該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并聯系生活實際指導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知識,切忌空談理論。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了知識,受到了教育,而不是教師把課本知識活生生地強加在學生頭腦中。
5.與實際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
高中政治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是關鍵,老師要教會學生對社會、人生、家庭進行了解和關心,接觸和了解更多的新知識和新信息,特別是時政信息。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學會理解、判斷、思考,最后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學的成效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應該不斷地優(yōu)化自身的知識結構、文化素養(yǎng)、教育的理論和能力,這樣才可以激發(fā)課堂的活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材內容,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思想實際,設置具有思維價值的問題,啟發(fā)學生分析思考 。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掌握思想政治知識,而且能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通過有針對性問題的設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