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感恩,《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所謂“教會學生感恩”,就是要通過經(jīng)常有目的的感恩教育,讓學生系統(tǒng)地了解和認識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自己與父母、親人、老師、朋友、班集體、學校、國家等周圍的一切發(fā)生聯(lián)系的關系。了解和認識幫助的意義,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自己是怎樣接受的幫助。
關鍵詞 營養(yǎng)餐 感恩教育 懂得感恩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天使感恩上帝,因為上帝賜予它純潔的心靈……那我們,我們又應該感恩什么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多多少少要受到別人的幫助,在接受別人的幫助后,你是忘恩負義,還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他人呢?
現(xiàn)在的學生說起大道理頭頭是道,可對身邊人的幫助卻是熟視無睹,來自家長和老師的關心在他們看來更是理所應當。曾有家長因為下雨路程耽誤接孩子遲到,就遭到孩子的大聲責備。不少學生在接受老師表揚和獎勵時連一句起碼的“謝謝”也不會說。領獎時也是大大咧咧的伸出一只手將獎品接過去,甚至是從老師手里拖過去。
2012年5月,我校學生也享受到了營養(yǎng)餐。農(nóng)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在校時間200天計算。也就是說,每名學生一個學年可享受到600元的營養(yǎng)膳食補助。這筆經(jīng)費是由省、州、縣各級財政負擔,各級政府要通過各種渠道才能籌集到那么巨額的款項,實在是來之不易。
大部分學生在享受營養(yǎng)午餐時,臉上洋溢著驚喜,心里覺得美滋滋的,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卻不以為然,有的覺得雞蛋不好吃,有的覺得牛奶不好喝。有的將雞蛋黃扔得到處都是。雞蛋殼隨手扔到課桌底下,窗臺上,樓道上。甚至有人將不想吃的雞蛋和牛奶隨便扔在垃圾桶里面……這些言行,我想是因為學生缺乏感恩教育和行為教育造成的。他們心里根本沒有想過這些營養(yǎng)食物來得多么不容易。中小學生感恩意識缺失,對現(xiàn)有的條件不珍惜,只顧一味的索取與享受。許多學生體諒不到父母、教師的辛勞,普遍缺乏愛心、良知與責任感。不知感謝自然的滋養(yǎng)之恩,不知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不知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不知感謝祖國、社會對自己的培育之恩。在他們眼中別人的付出都是應該的,根本就沒有回報意識。不會知恩或不會感恩,也是缺乏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所以我認為老師們非常有必要以學生享受營養(yǎng)餐為契機,舉行演講比賽、主題班會、小品表演等活動,及時對學生進行如下感恩教育:
1.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一個不愛自己父母的人,怎會愛他人呢?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卻多了一項繁重的任務—養(yǎng)育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卻無怨無悔地撫養(yǎng)我們長大。為了給我們幸福的童年,他們總是那樣辛苦那么努力地為我們賺錢,竭盡全力為我們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小的時候,同學們不太懂事,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xiàn)在,同學們長大了,應該懷著一顆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因為有了父母,才使同學們有機會在這陽光明媚的世界里感受人生的冷暖,得到生活的快樂與幸福。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地位高低、知識水平和個人素養(yǎng)如何,父母是我們有生以來最大的恩人是我們永遠值得去愛的人。感恩父母就是要孝敬父母,聽父母的話,不讓父母為自己的成長過分憂心。利用節(jié)假日,如:三八婦女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等為父母做飯,洗衣服,給父母買小小禮物,從行動上孝敬父母、感謝父母。
2.感恩老師,因為老師教給我們打開理想大門的鑰匙,為沖刺明天做好準備。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每一個學生對于老師來說,都像自己的子女。無論是淘氣的、平凡的還是乖巧的,優(yōu)秀的,總之,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師對學生的愛是不是親情卻勝于親情的一種情感。老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同學們要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要做到認真完成作業(yè)、遵守紀律、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學習來感恩老師,在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開展形式多樣的“感恩老師”的活動,表達同學們對老師的敬愛之意。
3.感恩祖國。因為沒有祖國的和諧安寧,就沒有我們穩(wěn)定的生活;沒有祖國遼闊的土地,就沒有我們賴以居住的房屋和生產(chǎn)的土地;沒有祖國豐富的物質(zhì)資源,就沒有我們可以生活的物質(zhì)基礎,也就沒有學生營養(yǎng)午餐;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做人的尊嚴;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所以我們應該感恩祖國。
4.感恩社會。因為有了社會的饋贈和關愛,我們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沒有社會,就沒有提高自己生活品味的各種機構(gòu)(學校、單位),沒有社會,就沒有我們的交際圈。
總之,一個人的發(fā)展是不能脫離社會的。感恩是一種道德。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就應該按社會道德準則,約束自己的行為。人人應該常懷感恩之心,感激那些有恩于自己卻不言回報的人;常懷感恩之心,以給予他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如果說,愛是人類最崇高的情感,因愛而生的感恩之心則是愛的升華;當愛成為一種鞭策,當感恩成為一種自覺,當我們真誠地感謝他人,我們會因感恩而感到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