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然適應性原則”是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主線。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根據(jù)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使教學變得容易、愉快、省時、省力、牢固、徹底。
關鍵詞 夸美紐斯 自然適應性原則
夸美紐是三百多年前捷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他的“自然適應性原則”在教育史上產生的影響是極為廣泛而深遠的,對我國目前的教育教學也有著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自然適應性原則”的涵義
“自然適應性原則”是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主線。在《大教學》論里,他認為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根據(jù)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使教學變得容易、愉快、省時、省力、牢固、徹底。這就是他所提倡的自然適應性原則。
二、“自然適應性原則”的內容
(一)按照自然發(fā)展的“規(guī)律”(即“秩序”)來進行教育
夸美紐斯認為:“真正維系我們這個世界的結構以至它的細微末節(jié)的原則不是別的,只是秩序而已。一切秩序良好的東西,只要它能保持它的秩序,它就可以保持它的地位和力量,到了不能保持它的秩序的時候,它就變脆弱,就傾跌和顛覆?!奔热蛔匀唤绲钠毡橐?guī)律是宇宙萬物活動中存在一種秩序,夸美紐斯就認為作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類,他的教育活動也要服從這個規(guī)律。即為“教學的藝術所需要的也沒有別的,也只是要把時間、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而已?!彼裕皩W校改良的基礎應當是一切事物里面的恰切的秩序。”
(二)根據(jù)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
夸美紐斯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發(fā)展又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因而,我們教育工作的出發(fā)點應該是人類的自然本性。在《大教學論》里,夸美紐斯詳細地研究了兒童身體發(fā)育成長的過程及條件,認為人類兒童的教育應當以其自然素質為起點,不應該違背兒童的自然發(fā)展。所以所有應學的科目都應加以編排,使其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凡是超過了他們理解的事物就不要強制他們去學習。 “教師的責任在于培植,不在變換……假如他發(fā)現(xiàn)了某門科目對于某個學生的天性是不相合的,他就決不應該強迫他去學習?!奔匆屆總€人都順著他的天性去發(fā)展。
三、對“自然適應性原則”的評議
夸美紐斯生活在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在世界觀、教育觀上充滿矛盾和時代烙印。一方面他采用了自然與社會現(xiàn)象進行類比的方法來記述教育問題,往往出現(xiàn)機械、片面、牽強附會的現(xiàn)象。如他在自然適應性原則中,認為學生首先學會理解事物,然后再去記憶,在這兩種心理過程經過訓練之前,不會強調言語與筆墨運用。他重視理解記憶,這無疑是正確的,但他忽視或根本否定了機械記憶,認為如果沒有徹底被領會的事情,都不可用熟記的辦法去學習,這也無疑太過于死板了。我們知道,機械記憶有時也需要的。另一方面,由于歷史條例和科學發(fā)展水平的限制,他不可能全面提示自然規(guī)律和人類發(fā)展的普遍法則,也不可能全面的概述教育的特殊規(guī)律,只能是教育工作中個別的、局部的客觀認識。還有,夸美紐斯堅持基督教的基本信條,認為敬畏“救世主”是智慧的開端與結尾,要把學校辦成真正基督教的學校,因而他根據(jù)“自然適應性原則”來設置的課程,內容上包括神學和宗教性,帶有的宗教色彩。
夸美紐斯時代的教育是完全受著神學的束縛,依據(jù)《圣經》和神學的信條傳統(tǒng)來進行的。這種教育所造成的結果,正如夸美紐斯在《在教學論》中所說:“就是只要一年功夫就可以精通的事情,它們本來可以和緩地輸入智性的東西,卻粗暴地印上去,不,簡直是塞進去、打進去……?!笨涿兰~斯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著普遍規(guī)律支配,提倡應該把“教育適應自然”作為創(chuàng)立新學校的原則。他認為如依這原則實施的學校教育“不用鞭笞,無須嚴酷或強迫,它可以實施得盡量溫和和輕快,盡量自然。正同生物的體格長大,絲毫不需勉強或強迫肢體去伸展一樣。因為如果合適地得到食物、照料和運用,自體是會逐漸地、不知不覺地自行生長,并且變強壯的。夸美紐斯主張把養(yǎng)料照顧和運用,謹慎地供給心智,把它自然而然地導向智慧、德行與虔信??涿兰~斯力圖使教育擺脫神學的束縛,是對中世紀神學有力的打擊。從教育發(fā)展史上看,夸美紐斯提出遵循自然法則的教育,力求從現(xiàn)實世界中,從教育對象特點中,尋找教學工作的客觀依據(jù),獨樹一幟,是難能可貴的。
四、一些思考和啟示
夸美紐斯提倡的以“自然適應性原則”為主導的教育,可以使學校教育進行和緩,快樂而又自然,既減少學校中無益的勞苦,又有益于學生取得堅實的、全面的發(fā)展,不但對改變中世紀繁瑣的教育有重大意義,而且對我國現(xiàn)代的教育教學工作仍有重大的指導作用。
(一)教育發(fā)展要弘揚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周濟部長在談及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核心問題時,談到的“以人為本”,其意義在于要把人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作為教育教學的出發(fā)點和終結點,順應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提升人的潛能,完整而全面地關照人的發(fā)展。究其實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夸美紐斯的“自然適應性原則”的傳承與發(fā)揚?!耙匀藶楸尽钡慕逃砟钍俏覈敶逃暮诵睦砟睢.斘覀儗ⅰ耙匀藶楸尽弊鳛榻逃膬r值選擇時,教育便具有了創(chuàng)造人的價值的意義。它以充分開發(fā)個體潛能為己任,以豐富的知識、完整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為目的。
(二)教育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為了使每個人的智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就要按照自然適應性原則進行教學,就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教育。許多教師“恨鐵不成鋼”,他們“不是盡學生所能領會的去教,而是盡他們自己所愿的去教”,常加班加點,滿堂灌,超負荷的題海戰(zhàn)術。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強迫子女學習學習再學習,甚至希望孩子能夠代替自己去實現(xiàn)自己未完成的理想,給孩子施加許多學習壓力,卻不知已經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和興趣的范圍。在這種過度的教育下培養(yǎng)出來的是一批批“少年大學生”、“少年研究生”——一群老態(tài)龍鐘的小博士!這是教育的悲哀!
我們知道兒童雖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寵物和玩物,必須按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教育。為了使孩子順其自然地得到發(fā)展,必須廢止這些強制性教育的錯誤觀念和做法,還孩子特有的天真純樸,讓孩子順應他們自己的天性,快快樂樂地成長。這就是我們所提倡的夸美紐斯 “自然適應性原則”的精髓。
參考文獻:
[1]夸美紐斯著,付任敢譯.大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