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低年級是小學生學習閱讀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習閱讀的基礎階段,打好閱讀基礎對孩子未來發(fā)展很重要。
關鍵詞 低年級 閱讀興趣 朗讀能力 字詞句訓練
低年級是小學生學習閱讀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習閱讀的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的閱讀教學,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朗讀技能的獲得,理解字詞句能力的形成和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可以確定為四項:1.激發(fā)閱讀興趣;2.培養(yǎng)朗讀能力;3.落實字詞句訓練;4.學習默讀,重視語言積累。
1.激發(fā)閱讀興趣
第一學段閱讀教學的第一項目標即為“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因。進入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生活不再允許他們像幼兒園那樣通過游戲和自由玩耍獲得快樂,他們的生活樂趣需要延伸,同時又需要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而閱讀為低年級學生認識世界打開了一扇大門,通過閱讀,可以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打開他們想象的空間,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要激發(fā)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興趣,一是要根據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的特點,為他們提供貼近他們生活趣味的閱讀材料,如:童話、童謠、寓言、兒歌、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二是要選擇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的方式,引導他們通過配圖理解、表演、游戲、角色體驗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文。減少講授分析,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投入到快樂的閱讀之中。三是要拓展自由閱讀的空間,倡導學生自由閱讀,學生想讀什么,就讀什么,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四是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讀故事、講故事比賽,朗讀擂臺賽,課外讀物推薦會等等,讓學生在活動中享受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書報的習慣。值得一提的是,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從小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并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是提高低年級閱讀教學效率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2.培養(yǎng)朗讀能力
朗讀是學習語文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它對學生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有著特殊的功能。低年級朗讀的重點是讀正確、讀流利,有的課文還要讀出語氣。由于低年級學生處于認讀能力的形成階段。學生從認讀一個個漢字開始,逐步向認讀詞語、句子發(fā)展,最后才能熟練地一行一行掃讀課文。因此,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離不開老師的精心指導。
(1)朗讀示范,訓練語感。
訓練語感,是朗讀訓練的重點。由于低年級學生感悟語言的能力較薄弱,尤其是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他們對語言的感悟主要靠模仿老師的范讀。實踐證明,一個擅長朗讀的教師,所教學生的朗讀能力大多都很強,這固然有其他因素,但這與教師潛移默化的范讀指導是分不開的。
(2)針對問題,詳實指導。
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低年級學生在閱讀上普遍存在著“盲讀”現象。由于低年級課文篇幅短小,加上低年級學生短時的機械記憶能力較強,學生聽讀、齊讀了幾遍課文后,基本上能把它背下來。此時,不少老師誤認為學生會認讀課文了。當你隨機從課文中找出幾句讓學生認讀,不少學生卻不會讀。這說明學生的所謂“讀”,不是在認讀,而是憑記憶背誦課文,這就是朗讀上的“盲讀”現象。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必須進行詳實的指導。在教師范讀課文后,先讓學生帶著拼音試讀課文,然后要求學生只看漢字不看拼音再讀課文。教師檢讀課文時,先讓學生讀準生字詞,然后分段、分句檢讀,做到詞詞句句落實,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認讀能力落實到實處。
(3)根據差異,分層達標。
在一個班級內,學生在朗讀上差異是十分明顯的。因此,教師應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確立分層目標的要求。如:對朗讀基礎較好的尖子學生,除了做到讀正確、讀流利外,還應讀出語氣;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在做到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應鼓勵他們自選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讀出語氣。對部分存在認讀障礙的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達到讀正確、讀流利,提高他們朗讀的信心。閱讀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有10%~15%的學生在閱讀時會發(fā)生認讀障礙,其主要表現是流利朗讀有困難。原因是他們認讀漢字符號同步轉換為意義理解時有困難。因而在朗讀時常出現添字漏字、讀破句、倒讀等現象,不能按照正常速度一行一行地掃讀。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更應耐心指導,加大訓練的力度,使他們及早過朗讀關。如果朗讀不過關,后患無窮,它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正常的閱讀,乃至其他課程的學習。
3.落實字詞句訓練
字詞句的訓練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低年段的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整個小學階段,要求學生“認識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從認讀漢字的要求來看,低年段占60%,從會寫的要求來看,占40%。這說明低年段識字教學的任務是相當重的。從目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有兩個問題比較突出,一是不少老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忽視字詞教學;二是字詞教學與閱讀相分離,先集中識字詞,再進行閱讀分析,不能正確把握閱讀教學中識字教學的規(guī)律。我們從聽課調研中發(fā)現,一篇課文教完,四會字的達標率一般只有60%左右。那么,如何把讀的訓練與字詞句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呢?我認為有效的教學策略應該是:以讀書訓練為經,貫穿始終;以字詞句訓練為緯,讀中落實。其操作程序為:讀通課文,抓“識讀”“識寫”結合,落實感知大意(讀懂課文),抓重點詞句的理解,落實入境悟情(熟讀課文),抓精妙語言的強化,落實積累運用。
4.學習默讀,重視語言積累
默讀需要閱讀時主要運用視覺接受信息。低年級是學習默讀的起始階段,其要求是:“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由于低年級有意注意能力不強,因此,在默讀訓練之初,為了克服學生在默讀時的“舌動、唇動、指動”,在默讀時不要提出過多的思考要求,也不要過分強調讀的速度,只要學生做到屏住氣,集中注意力,用眼睛一行一行地掃讀課文。好的習慣養(yǎng)成了,速度自然就上來了。
語言學家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詞匯量與這個人的語文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要十分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勺寣W生專備一本語言積累本,將自己在課內和課外閱讀中學到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語段及時摘抄下來,這對提高他們的讀寫能力是很有幫助的。低年級打好閱讀基礎對孩子未來發(fā)展很重要,它是孩子開闊視野,了解社會,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起步階段,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這一階段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