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數學做為最重要的一門基礎自然學科,對人類的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有著決定性的重要作用。因此數學的基礎教育就顯得極為重要。教育要從娃娃做起,小學生數學素質直接影響著日后數學學習的成效,因此小學的數學教學研究也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小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本文針對日常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解決方法。
關鍵字 小學數學教學 教學問題 素質教育
數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它的自然屬性決定了它定然不如其他科目那樣生動有趣。在教學活動實踐中許多學生,尤其是小學生感覺到厭惡、無趣、抽象,因而不喜歡甚至不去學習。這樣非常不利于以后的進一步學習。這是因為學生小,思維簡單,還不能發(fā)現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可聯(lián)系,不能發(fā)現數學的趣味,不知道數學的偉大作用。這個問題廣泛存在于廣大小學生之間。因此,在日常數學教育活動中要注意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他們的視點對待數學,想方設法把抽象的數學問題轉換成小學生能夠理解的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讓小學生從日常熟悉的生活元素中感受數學,理解數學,學習數學,讓他們數學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數學的趣味也是相當無窮。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后,主動地接受數學,喜歡數學,主動地去學習數學 。這樣數學教學的質量就會明顯的提高,達到教學的目的。
一、挖掘小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只要我們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學習興趣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因該充分調動。另外,針對小學生興趣廣泛,但易轉移、不穩(wěn)定的特點,我們應該不斷改變刺激方法,然學生時時保有高昂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達到樂學的境界。教學中多采取開放式教學,與學生探討,溝通交流 啟發(fā)式教學,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內容,讓學生自主發(fā)現所學內容,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這樣學生理解的就更透徹,記憶的就更深刻,真正達到教學目的。這也是西方教學的先進之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除了興趣之外,學習中也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我們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合理為學生安排學習計劃。我們安排學習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他們的個人時間,不要影響他們的積極性,也不能超出他們的承擔水平,并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然他們自覺養(yǎng)成自主的學習習慣。
二、注重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
名師出高徒 這里的名師并不是指教師的名氣而是說教師的施教方法。名師都是有一套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師。善教的教師往往能夠抓住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受教,教學質量自然就高。因此,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充分注意著一點。還有,教師不能只憑經驗,墨守成規(guī)。矛盾的特殊性決定了人與人之間是各不相同的,同時,時代也在發(fā)展,學生的思想在不斷反生改變,教學方法也應與時俱進。再好的方法也會因個人的不同,時間的不同而失去它的先進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仔細分析學生的特點,抓住學生心理進行教學,刺激學生的積極性,要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散思維和辯證邏輯,不要讓學生變成思想僵化的應試思維。教師要多設計一些生活中常出現的簡單邏輯性問題。如問:3個月一共多少天?不要讓學生養(yǎng)成看完問題不加分析脫口而出“90天”的習慣,而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讓學生知道有時答案并不是只有一個。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學以致用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樹立一種學習數學是要用在生活中的理念,而不能讓學生產生數學僅僅是一門科學理論的錯誤觀念。因此,要加大實踐力度,讓學生多動手,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就明確規(guī)定了實踐要與理論相結合,極大突出實踐的作用。鑒于數學與生活的精密聯(lián)系,想要在生活中開展數學實踐非常容易。比如上述第二條中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時就可以讓學生們在老師的規(guī)定引導下自己計算、分配時間,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出最合理的安排。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數學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的機會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每每皆是,如外出游玩安排、舉行集體活動規(guī)劃等等。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強化了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文化理論知識,也鍛煉了個人處理具體問題時運用數學的能力。這對小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可以說是個人成長的重要經驗。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知識充斥著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當立足于社會生活,抓住小學生生活中興趣所在,把數學知識與之相聯(lián)系在一起,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這樣也使學生不會脫離生活,有利于提高學生社會行事能力,達到學以致用,實現數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石中英.教育哲學導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205.
[2]張孝達.數學大師論數學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60.
[3]金成梁.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1.
[4]孫明符.數學教師教育[M].遼寧民族出版社,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