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如果有人問:“伴隨你成長的是什么?”
乙:也許有人會說是糖果,也許有人說是玩具,也許還有人說是奧特曼和變形金剛。
甲:如果你到我們班來,我們會自豪地告訴你——
甲和乙:伴隨我們一路成長的是知識的源泉——書籍!
甲和乙:四年(3)班“一路書香伴我行”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
上邊的這段主持語,是我們班級舉行的一次讀書交流的主題班會的開頭語。像這樣與讀書、推薦書籍有關(guān)的主題班會,每個月我們都會定時舉行一期。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孩子多讀書。我在班級中嘗試著開展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激勵學生多讀書,鼓勵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燃起對閱讀的興趣之火,讓他們更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暢游書籍的活動里。下面我主要介紹一下在班級中如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具體方法。
指導方法一:結(jié)合課文,推薦書籍,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讀一本好書就等于交上了一個好朋友!”這是我常和孩子們說的一句話。小學生的年紀小,老師要幫助和指導學生選擇好讀物。優(yōu)秀的兒童讀物應該符合學生年齡、心理特點,富有時代氣息,有利于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深淺適度,符合學生對當前知識的需求。如果選擇好了兒童讀書,必然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小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是一組名家寫的關(guān)于小動物作品。在學習這組課文時,我重點指導學生學習名家的寫作方法和一些閱讀名家作品的一些技巧。學生喜歡小動物,更喜歡名家筆下那些有個性的白鵝、淘氣的貓、讓人尊敬的母雞。在學完這組課文后,我組織了一次讀書推薦會,推薦與本組課文中的作家相關(guān)的書籍。在活動中我重點向孩子們推薦了豐子愷、老舍的散文集,還繪聲繪色地給孩子們選讀了文章中一些有趣的章節(jié)。課后學生讀得興趣盎然。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們告訴我說:“這樣根據(jù)課文進行的推薦書籍的活動好,讓我們知道該給孩子買什么書看了!”
指導方法二:利用主題班會讓學生交流讀書收獲,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有交流才有進步。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教師應盡可能地想辦法充分利用主題班會這個平臺,開展與讀書有關(guān)的知識性主題班會,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鼓勵他們多渠道展示自己在的某一階段的讀書成果、學習成果,使學生更喜歡閱讀、更樂于探索求知。
例如:二年級下學期語文課本第一單元是一組關(guān)于春天的文章,學完個單元之后,結(jié)合單元主題,我們開展了讀書交流主題班會《美麗的春天》。我給學生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讓孩子們先收集關(guān)于春天的文章、報刊、書籍或是相關(guān)讀物,然后可以用任何喜歡或擅長的方式交流讀書所得。
一個星期后的班會課上,有的同學給我們配樂朗誦了關(guān)于春天的小詩,她告訴我們,春天在她的詩里;有的學生展示了他收集的一組關(guān)于圖片和文字的剪貼畫,介紹了春天里一些動、植物的變化,告訴我們春天在大自然的每個角落里;有學生給我們展示他收集的有關(guān)春天的對聯(lián);還有學生給我們推薦他看關(guān)于春天的書籍……
指導方法三:開展多種的閱讀展示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學生獲取廣博的知識,不能僅僅滿足于讀幾本書,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讀書活動中反復感受、體會,享受讀書所得的歡樂,從而更喜歡讀書。在班級活動中,我們可以舉行如:讀書信息發(fā)布會、讀書故事會、演講會、朗讀比賽等群體性的活動。也可以開展個體性活動,如:讀書知識競賽、閱讀手抄報、讀書筆記展覽等活動。通過一系列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書的魅力,在多姿多彩的讀書活動中,感受讀書的無窮樂趣。
例如: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次第三單元是一組關(guān)于童話的課文。學生喜歡學童話、喜歡看童話。在學完這組課文之后,我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引導學生看了外國的安徒生童話、王爾德的童話、豪夫童話和中國的葉圣陶、張?zhí)煲韺懙耐?。之后,我在嘗試班級開展一系列的閱讀展示活動:個人講童話比賽、全班同學一起編寫童話、學生自由組合一起排演童話劇、做童話小報張貼在班級里……
指導方法四:利用多種獎勵形式鼓勵孩子多讀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閱讀的能力、習慣決定著他們閱讀效果的話,那么我覺得閱讀激勵機制的建立是促進學生更有興趣閱讀書籍的催化劑。如果教師堅持每周或每個半個月進行讀書評價,從學生讀書的字數(shù)、本數(shù)、讀書筆記的書寫、摘抄筆記的完全情況等進行評價,及時地給予獎勵(精神獎勵為主,物質(zhì)獎勵為附)。這樣,孩子們讀書的熱情會因此而持續(xù)更久。時間久了,待學生養(yǎng)成習慣后,即使不評比,學生的激情仍然高漲。
例如:每個學期我都會給孩子們購買書籍,然后用書籍對學生進行物質(zhì)獎勵。從一年級開始,我會根據(jù)書籍的字數(shù)、難易程度要求學生每一周或二周讀一本書,周一上午我們會對學生的上周的讀書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按要求讀完和做完讀書筆記的,獎勵相應的“讀書星”(收集讀書星,學期末可以根據(jù)星星的數(shù)量和老師兌換書籍)。綜合評出上周讀書表現(xiàn)最好的兩名學生,老師獎勵他們一本書的“首看權(quán)”。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多數(shù)量地去閱讀,引導學生學會閱讀,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讓教師用心去澆灌孩子心中的那朵“閱讀之花”,讓孩子們從小就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無窮的樂趣。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前海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