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的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語法的教學,要想初中生學好語文,語法的教學必須得到重視。近些年,語法的教學總是被忽略,這可能是由于漢語是母語,在學習中比較好學,語法就顯得沒那么重要的原因。但是,如果不學習語法,對文章的閱讀真能做到詳細理解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語法的教學是怎么都不能缺少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法教學;教學分析
漢語言中的語法是人們在長期的語言教學中總結(jié)出來的,想要說明白話,閱讀明白課文,寫明白文章,語法知識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說語法就是語文的骨架,只有“骨架”堅固,才能更好地支撐起“身體”。在初中教學中,要著重地進行語法教學,是完全必要的。
一、閱讀中的語法教學
在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不可缺少的。每篇文章都會要求在閱讀理解后回答一些問題。其實回答問題不是重點,理解文章才是重點。要想很好地理解文章,就要利用好語法。例如:《中國的石拱橋》,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jié)構(gòu)堅固”,從該句子的語法上,我們分析發(fā)現(xiàn),它是一個遞進的句子,“不但”和“而且”是該句子中的關聯(lián)詞。如果沒有這兩個關聯(lián)詞或是換別的關聯(lián)詞,句子的意思馬上就會發(fā)生改變。文章閱讀中抓住相關的關聯(lián)詞,可以很好地理解整個句子所要表達的意思。怎么能找到關鍵詞,怎么能明白關聯(lián)詞的意思,這也就需要知道該句子中的語法。
又如《我的叔叔于勒》這篇文章,里面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大家都認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卑凑杖藗兤毡榈乃枷?,句子的開頭就該是整個文章的主語,可是就整個句子來看,如果開頭是主語的話,整個句子就不太通順。這時我們就要著重看后面的句子,會發(fā)現(xiàn)后面所陳述的都是于勒這個人,因此開頭的“大家都認為”應該是“于勒”的定語。以上的這些分析就是語法教學的內(nèi)容,只有弄明白語法,才能把句子中的成分分析出來,才能正確地理解句意,進而理解文章。
二、文言文中的語法教學
在語文的學習中,最難學的就是文言文。語法是現(xiàn)代人在語文教學中摸索出來的,它同樣適用于文言文的教學。初中語文教材中安排的文言文都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畢竟不同于現(xiàn)代文的格式,所以閱讀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要想很好地運用文言文語法,就要先分析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語法差異,其實差異并不大,有些地方是可以通用的,然后進行逐字分析。例如,《陳涉世家》中“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一句中,“堅”和“銳”都是形容詞,但是根據(jù)句子的結(jié)構(gòu)來看,如果它們是形容詞的話,整個句子就少了賓語。所以這時我們就要將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可譯為“堅固的鎧甲”“銳利的武器”,這樣整個句子就通順了。
大部分的文言文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只要很好地學習現(xiàn)代漢語中的語法,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就不會難于下手了。萬變不離其宗,雖然古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時間相距較長,但漢語的基礎是不變的。只要基礎扎實了,一切都不難了。
近年來,人們對學習要求越來越活,人們覺得只要話說明白了,能看明白文章就行了,語法學不學都不重要,反正中國人學那個也沒用,這樣也就使的“淡化語法”論頗為盛行。尤其是初中的語法教學,許多老師已經(jīng)不像以前那樣對學生進行語法教學了,這就導致學生對修改語句這樣的題目頗為頭疼,無論怎么看,就是很難發(fā)現(xiàn)錯誤的地方。文言文就更不用說了,常常是摸不著頭腦。所以說語法教學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是不能忽視的,只有弄明白語法才能更好地去學習漢語言。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