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初中課堂世界歷史教學中的《經濟大危機與羅斯福新政》為例,闡述圖片資料在歷史課堂中的使用以及效果。通過教師精選圖片,課堂精心使用每一幅圖片來挖掘圖片的價值,使得在新課改下的歷史課堂更直觀、更生動、更高效。
關鍵詞:圖片資料;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新政
圖片資料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等特點,能夠對文字描述的歷史起到補充、解釋、證實作用,因而廣泛地出現(xiàn)于各種歷史著作之中,并且長期流傳。在歷史教學中,圖畫資料同文字資料一樣,是學生感受歷史的基本信息之一,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資料。教師可以運用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引起學生的聯(lián)想,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F(xiàn)在以《經濟大危機與羅斯福新政》為例,談一下筆者在教學中全方位使用圖片教學的心得和體會。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
我首先給學生展示了圖片《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街頭宣傳畫》,一個三口之家開著汽車,心情愉悅地行駛在路上,在圖片里有這樣的文字資料:“World’s highest standard of living.”學生被這樣的畫面所吸引,非常的感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人生活質量真是高?。∞D眼,切入另外一張圖片,《1929年美國的失業(yè)人員排隊領取救濟金》,學生則感覺很詫異,學習的興趣一下子提高了,為什么這些西裝革履的人們都丟掉了工作?美國不是工業(yè)很發(fā)達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用這兩張圖片代替教師滔滔不絕的說教,課改下學生的主體地位一下子顯露出來,他們不需要去鼓動,都會主動的探討為什么,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效果不言而喻。
二、教學實施
1.第一部分——回望危機
在教學實施的第一部分回望危機中,我的圖片使用分了三步走。首先,出示圖片《1929年10月24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相應地給予一定的文字說明,學生立刻感受到股票大跌使得人們絕望的心情。接著,出示了一組有很強沖擊力的照片和數(shù)據(jù)圖,如《一萬家銀行倒閉》《13萬家企業(yè)停產》《100萬農民破產》《1700萬人失業(yè)》,學生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紛紛提問:“經濟危機怎么這么厲害?太可怕了!”然后,展示照片《無家可歸的人們》《用木板、舊鐵皮甚至牛皮紙搭起的簡陋棲身之所》《失學的兒童》《領取救濟的隊伍》等等。學生得到了感性認識:經濟危機影響到美國大部分人的生活。最后,出示柱狀數(shù)據(jù)圖《1929年和193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yè)產值和對外貿易的對比圖》,不需要多做解釋,直接拋出問題: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很快能夠進行有效的小組討論,得出:來勢迅猛、持續(xù)時間長、波及范圍廣以及破壞程度大等特點。那么,經濟危機的影響也就呼之欲出了。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展示了圖片教學的魅力。用照片來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給學生,讓小組合作學習有實效,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參與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進行交流,得出準確的歷史結論,深化了對歷史的認識,提高了研習歷史的能力。
2.第二部分——探尋歷史
在第二部分探尋歷史——經濟大危機爆發(fā)的原因的教學中,圖片依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展示了美國福特汽車產量的相關圖片,學生感到十分驚訝,哎呀,這么多汽車都被生產出來了,生活質量得多高??!接著,再來一張《20年代一個普通的美國工人家庭》,家徒四壁的房間讓學生困惑了,這么窮怎么可能買得起汽車呢?那美國的汽車生產出來以后賣給誰呢?如果都賣不出去,汽車廠家是不是就破產了?此時無聲勝有聲,老師不需要講一句話,學生的大腦已經轉了好多圈,脫口而出:“經濟危機最直觀的原因是生產過剩?!弊詈螅處熯M行適當?shù)匾龑Ш头治?,完善學生的認識,解決了本課的一個難點。
3.第三部分——羅斯福新政
在介紹第三部分羅斯福新政中圖片的使用時,我先用了一張笑容滿面的羅斯福照片作為切入點,介紹羅斯福競選美國總統(tǒng)的經過。接著出示一張宣傳新政的海報,學生根據(jù)教材內容理解國家干預經濟的實質和具體內容。學生這個時候對這位美國總統(tǒng)抱有極大的興趣,紛紛提問:“他這樣做能不能解決美國的問題呢?”他們急切地想知道結果,關于新政效果的一系列照片就在這個時候華麗登場?!短锛{西工程圖》《金門大橋》《鄉(xiāng)村用電圖》等給了學生視覺的沖擊,灰暗的畫面沒有了,凄苦的失業(yè)者變成了各大工程的勞動者,學生踏實了、放心了。學生紛紛說:“這羅斯福還真是有兩下子!”
到這里,本節(jié)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育已經結束。學生在通過大量圖片的對比和分析中學會了歷史分析的方法,從圖片中獲取有效的、有用的信息,很容易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得到提升,能夠深刻的理解國家干預經濟對于美國走出經濟危機的泥潭所起的巨大作用。
通過本課的嘗試,我感受頗深。今天的歷史課堂對老師們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去搜集課堂所需要的圖片資料,如何甄別和篩選,完成課件制作以后如何高效的使用,每一張圖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值得仔細琢磨。在課改的路上,本沒有很多現(xiàn)成的路可走,正是需要這樣不停地琢磨、不停地研究,才能教學相長,與時俱進。
(作者單位 北京市朝陽區(qū)虎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