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結合近年來我?!? 人制”籃球運動的開展情況,對“3 人制”與“5人制”籃球運動進行了實驗對比,論證“3人制”籃球比賽在高中學生中的推廣。結果發(fā)現(xiàn)“3人制”籃球運動易開展、樂參與,且愉悅身心、強身健體,深受廣大高中學生的熱愛和參與,適合在普通高中體育教學中推廣。
【關鍵詞】高中學生 籃球比賽 3人制 5人制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教育的目的應以提高學生興趣、使學生在運動中獲得樂趣,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并通過高中階段體育課的學習,能夠較全面掌握1至2項體育運動技術為宗旨。針對高中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簡單探討“3 人制”籃球比賽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推廣,發(fā)現(xiàn)了在籃球課教學中實行“3人制”籃球比賽,不但可以使學生在激烈的對抗中展現(xiàn)自我、獲得滿足,而且可使“3人制”籃球比賽在普通高中學生中的普及和推廣。許多學生選擇籃球運動并不是為了當專業(yè)選手,大多數(shù)是為了鍛煉身體和人際交往需要,還有許多人是出于對該項目的熱愛。
半場“3人制”籃球比賽是指雙方上場隊員各3名,在籃球場的1/2場地內比賽,在規(guī)定時間內以得分多為勝的小群體籃球比賽。比賽形式具有籃球比賽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普通高中體育課中推廣,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的健康發(fā)展和運動機能的形成。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我校高二年級4個班愛好籃球運動的學生共60人,其中抽取1班、2班30人為實驗組,對照組3班、4班30人。
2.研究方法
采用實驗對比法、統(tǒng)計法、問卷調查法。
實驗步驟如下:
(1)前半學期常規(guī)教學。
(2)后半學期分為“5人制”(對照組)和“3人制”(實驗組)的比賽規(guī)則。
(3)一堂課45min分兩部分進行,在前20分鐘實行相同的常規(guī)以及技、戰(zhàn)術教學,后25min實行賽制。
(4)實行“5人制”比賽規(guī)則的學生,每5人為1組。實行“3人制”比賽規(guī)則的學生,每3人為1組。
(5)“5人制”和“3人制”分組均以學生籃球技術掌握程度進行平均分配?;痉蠈W生的心愿。
(6)“5人制”和“3人制”比賽組每場比賽分上、下半時,每半時5min,中場休息2min,上下半時可各暫停一次,暫停時間為30s。
(7)采用單循環(huán)比賽制,贏1場得2分,輸1場得1分,最后按得分多少排列名次。
二、結果與分析
1.“3人制”比“5人制”比賽更易提高學生興趣(表1)
表1:比賽結果后的興趣調查對比(%)
“5人制”與“3人制”的比賽均進行單循環(huán)比賽,從表1問卷的興趣比例來看,進行“3人制”比賽的學生,比賽結束后對技、戰(zhàn)術掌握程度的自信心明顯提高。高中生大多都未經(jīng)專業(yè)訓練。其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能較差。比賽起來,常常是一切為了球,球到哪里,人到哪里,個個圍著籃球哄搶,場上的人數(shù)多,接觸球的機會減少,全場跑幾個來回,沒摸著球,很容易失去興趣。半場“3人制”籃球賽,由于參賽人數(shù)少,場地面積小,進攻配合只有在二三人之間簡單進行,防守一般以人盯人為主,參賽人員只要基本掌握投籃、傳球、運球和防守隊員自己應所處的位置就可以上場比賽,而且初次比賽的學生不需要要有位置意識,只要積極拼搶,個人所學技術利用率高,這樣不但提高了技術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興趣。
“興趣”是指人們對事物特殊的認識傾向,當學生掌握了“3人制”比賽的技、戰(zhàn)術水平后,就會把注意力經(jīng)常集中和趨向于它,同時對“3人制”比賽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和效應。經(jīng)常參加“3人制”比賽和鍛煉的學生,對規(guī)則的理解更加透徹,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參與活動的欲望加強,并且會爭取條件來滿足自己這方面的興趣。
2.“3人制”比“5人制”比賽更易使學生掌握技術(表2)
表2:期末兩組教學技術考核成績對比(個)
學生在期末的技術考核中,1min全場傳切上籃“5人制”與“3人制”在命中率上無顯著性差異;在1min三點移動定點投籃考核中,“5人制”與“3人制”有顯著性差異。
在高中喜歡籃球運動的學生,大多數(shù)在初中階段學過籃球技術,但參加過校級、班級比賽的同學為數(shù)不多?;@球是一項有身體接觸的集體性項目,它技術動作的合理運用,是根據(jù)場上情況的變化、學生技術掌握程度所決定的。“3人制”比賽省去了“5人制”比賽的部分技、戰(zhàn)術,個人技術的應用能力和二三人之間的配合能力得到提高。
3.“3人制”比“5人制”比賽更適宜作為鍛煉手段(表3)
表3:運動強度對比(次/min)
從表3可以看出,“3人制”與“5 人制”比賽,運動強度有明顯性差異。半場“3人制”籃球賽的運動強度適合學生的生理特點,運動強度是單位時間的運動量。而運動量是反映學生鍛煉效果的關鍵,采用按心率確定運動強度的方法較簡便易行。18歲左右的高中生中等強度心率分別為132次/min、145次/min和158次/min左右,從表中可以看出“3人制”籃球賽更符合健身的生理特點,具有極好的鍛煉價值;其次,由于“3人制”籃球賽參賽人數(shù)少、場地小,個人控制和支配球的時間相對增加,這些均迫使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較強的興奮性,從而達到的了身體的目的。
4.“3人制”比“5人制”比賽更易普及
籃球運動具有較大的吸引力,首先它不受民族、職業(yè)、性別、年齡等限制,能夠達到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的目的,尤其是“3人制”籃球賽在我國的廣泛開展,對于傳統(tǒng)籃球運動是一種延伸,它更貼近我們的生活。高中生面臨著考上高一級學校和走向社會,良好的體質是他們日后的學習和為社會奉獻的保證。他們分散到各類學校和行業(yè),由于他們的喜歡程度勢必影響更多的人加入到鍛煉的人群中去。其次,“3人制”籃球賽可以在普通籃球場上進行,還可以在繁華的大街上或公園里,對場地要求不高;再次,“3人制”籃球賽由于上場只需3人,人員組織更加簡單,班級中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生活中可以以要好的朋友為單位;廠礦中可以以生產(chǎn)組、車間、礦隊為單位;機關中可以以部門、科室為單位,甚至可以延伸到三口之家,只有稍有打球技能的人都可以加入這個行列中來。
三、結論與建議
“3人制”比“5人制”籃球賽更易使學生掌握技、戰(zhàn)術,效果好,容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使其增加對此項目的興趣。
“3人制”比賽的運動強度屬中等強度,適合廣大正在長身體的高中生,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3人制”比賽易于組織、開展,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建議在普通中學中推廣“3人制”籃球賽,并多組織比賽,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這項運動中來。在校園的廣場、馬路上可多設置一些簡易籃架,既可彌補學生活動場所的不足,又可做到少投入辦實事,從而豐富學生活動,方便學生活動,何樂而不為!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