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概述】
《口算、估算與推理》是一節(jié)練習課,是在學習了乘法口訣之后進行教學的。教學對象年齡小,教學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在玩中學、樂中學,在游戲中解,講求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策略。本節(jié)課以大量的問題要求學生自主思考,旨在鼓勵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我們在學校里學了許多計算題,加法會嗎?減法呢?那加減法容易還是乘除法容易些?不管怎樣,學好數(shù)學必須學好乘法口訣,今天我們就用乘法口訣來做一節(jié)課,想不想?
課前談話從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入手,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二、口算與推理
1.今天我把學習課題寫在黑板上,看你們知不知道?(板書:口算、估算與推理)
誰知道推理是什么?(讓學生說說)
為了研究方便,教師把學生分為兩組:小猴組、小兔組。
2.接下來我們要進行口算比賽,一會我給你一些蘿卜。小兔愛吃蘿卜,小猴呢?小猴是雜食動物,什么都吃,蘿卜當然也吃。
老師說明要求:蘿卜上寫題,如果這個數(shù)大于45就是小猴們要了,要是小于45就是小兔們要。訓練分組拔蘿卜的樣子,以及口里喊出“我們要”“他們要”。
把學生分成“小猴組”“小兔組”是根據(jù)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的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第一個蘿卜出場了,教師出示:9×7
學生搶著說,教師:要商量好了說,整齊地說。
再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集體說。
簡單的一句“要商量好了說,整齊地說”,不僅有效地維持了課堂秩序,同時也鼓勵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教師出示:5×3 9×4 讓學生分組說,并適時問為什么你們要?相機表揚。
(教師及時的表揚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
4.歸納
教師小結(jié):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明白剛才他說的。他說了什么?(四九三十六),還說一句是什么?(36比45小,)還說了一句話,(所以我們要。)這就是邏輯,他不僅說得好,腦子還特別清楚。
教師要求學生復述別人的答案,其實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關鍵的地方停留,并作深入理解。
5.到這里我們用到估算了嗎?用到推理了嗎?出示:8×8,學生答。再出示:9×5,學生沒人反應,教師問:現(xiàn)在怎么客氣了?學生回答因為與45相等不大不小,沒人要。再出示:4×□,學生自由爭論。學生說各種答案,因為最大能填9,所以歸小兔,教師追問:如果填8或者7呢?再出示:6×□,學生自由爭論,都想要。教師點撥:剛才由不要到都可以要,這里有個紀律,能不能說清楚□填幾是誰要,填幾又是誰要?學生自由討論。
每提出一個問題,老師都留給學生“自由爭論”的時間。這種教學方式滿足了學生的交流需要,促使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新知、取長補短,完善自我、修正自我。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補充:說對了但說得不全,誰能一個人說清楚?
教師再口述:□后面如果是8,給誰呢?得數(shù)大于5,小猴們要;得數(shù)小于5,小兔們要。好像小兔們機會少一點哦!出示:64÷8,那27÷9用哪句口訣?35÷5呢?繼續(xù)讓學生說:54÷9,2□÷6。最后一只蘿卜24÷□誰也不說,自己想□里填幾誰要,填幾又是誰要?
教師非常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揮學生巨大的思維潛能。
學生按照上面各抒己見,找到一對一對的數(shù)。
6.教師問:剛才搶蘿卜中有口算嗎?那有估算、推理了嗎?
三、估算中的推理
教師出示卡通房,蘿卜大豐收,分別送到小兔家、小猴家。但有個困難,從蘿卜地到小猴家有一座彎彎的小橋,蘿卜用卡車運過去,橋上有句話“限重40噸”什么意思?……超過……?低于……?教師分別出示卡車及蘿卜的重量,讓學生說能不能安全過橋。
四、綜合練習
讓學生思考剛才的過程有口算嗎?有估算嗎?有推理嗎?你體會推理是怎么的一件事。
把蘿卜送到小兔家,沒有橋,有河,可以用船運。一條船最多運8筐,這么多筐要運幾次?
學生自由分析探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肯定不同的思考方法。
教師的評價,激發(fā)了學生用不同的思路,變換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發(fā)現(xiàn)新的規(guī)律的熱情。
五、全課小結(jié)
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里了,再來回憶一下,有口算嗎?有估算嗎?那么用到推理了嗎?你覺得哪里用到了推理?
教師以提問的形式帶領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回顧,有利于學生加強對所學知識的整體把握,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理念點擊】
這節(jié)課教學過程流暢、自然、清晰,讓人聽起來非常舒服、親切。
一、巧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整個教學過程都貫穿在小猴和小兔的生活情境之中,教學中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多個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里主動去學習數(shù)學、理解數(shù)學,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到數(shù)學的美麗。
二、激發(fā)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整節(jié)課都非常注重與學生思想、學習方式、情感領域等動態(tài)交流和滲透。對于一些數(shù)學思想的總結(jié)比較重視,非常關注學生回答的邏輯思維水平和思維完整性。
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如何教。然而,教師怎樣才能使學生愛學、會學?我認為要做兩個統(tǒng)一:一是教師自己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的有機統(tǒng)一;二是把握住數(shù)學知識的邏輯順序與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順序的有機統(tǒng)一。因此,教師要努力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和他們在學習中的認知規(guī)律,才能有針對性地啟動各類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進一步發(fā)展他們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句容市華陽鎮(zhèn)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