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笨梢?,在作文教學中,激發(fā)寫作興趣,使學生有所思所感、樂于寫,是寫好作文的關鍵??墒牵崞鹱魑?,很多學生畏懼、厭煩,覺得沒什么可寫,也不知該如何去寫,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加以恰當?shù)囊龑В龑W生把寫作文變成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談談如何提高作文的實效性。
一、掃除學生怕習作的心理障礙,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激發(fā)學習動機,就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產(chǎn)生表達內(nèi)心感受的欲望。我們在教學中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學生,而要學會用學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學生的耳朵去傾聽生活,鼓勵他們大膽練習,放心去寫,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有了寫作熱情,才會樂于去寫?!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中高年級的作文要求是:“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蔽覀儾荒苋藶榈匕胃咝W作文的要求,為學生取得成功設置障礙。平時,學生習作達到學段要求,我就給高分,給予充分肯定的評價,盡量捕捉他們習作中的閃光點,對少數(shù)力不從心、作文能力差的學生降低難度,多鼓勵,少批評,評價不搞一刀切,促使學生都朝著成功的方向發(fā)展。
二、指導學生觀察、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狈e累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和習慣。
1.觀察——積累生活。沒有生活積累就沒有寫作的素材,作文就無話可說、無事可敘。沒有語言積累就沒有內(nèi)心的表達,作文就無情可抒,無感可發(fā)。所以,我們在寫作指導中要帶領學生走向自然:觀察日月星辰的變化,留心山川河流的形態(tài),注意風霜雨雪的景象,了解鳥獸魚蟲的習性……走向社會:了解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參與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賞識別人的精彩發(fā)言……觀察后可寫隨記,把重要的、有價值的東西記錄下來,要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事物的同時分析事物的好習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觀察和體驗生活。
2.閱讀——積累語言。注重生活積累,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多讀書,讀好書,從而積累語言?!耙蜃侄?,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敝挥姓Z言積累豐富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筆下生花。所以,《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閱讀要求中規(guī)定:“背誦優(yōu)秀詩文6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我要求學生把課本上的優(yōu)美詩文必須熟讀成誦,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課外作品。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豐富多彩的表達。除對閱讀范圍進行選擇指導外,我還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瀏覽、精讀相結合,并指導他們寫讀書筆記。
3.訓練——積累技巧。學生作文語言要流暢,言之有序,有感染力,必須要有一定的表達技巧。平時,我們除過在作文單項訓練外,還可結合閱讀教學,進行片段訓練,如進行總分式、并列式的語序結構訓練;進行仿寫擬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語言感染力訓練;進行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外貌具體化描寫訓練;還可以進行課文的縮寫、擴寫、續(xù)寫、改寫等。掌握了技巧,自然地,學生習作水平也會邁上新的臺階。
三、完善評價方式,提高學生自信心
賞識性的評價是促使學生邁向成功作文的第一步。小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需要依賴于老師或家長的表揚和同學的羨慕,是與榮譽感相通的表現(xiàn)自我、炫耀自我的心理需要。我們要抓住時機,再差的作文,也要“沙里淘金”,挖掘一些閃光點,不能扼殺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我的做法是:
1.在評語里肯定。不管是“旁批”“眉批”還是“總批”,都以鼓勵和引導為主,哪怕是一個詞一個句子,然后再中肯地提出存在的問題及修改方法,這樣就不會挫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
2.在朗讀中欣賞。每次習作講評課,我都會開展優(yōu)秀習作欣賞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走上講臺,朗讀自己的佳作。不僅讓其他同學分享了成功的喜悅,更為大家樹立了榜樣。
3.在修改中進步。有“作”有“改”才算是完整的習作教學。不僅老師要改,更要使學生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我們要引導他們逐詞逐句進行檢查,做到精益求精,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修改的能力,讓他們看到成功的希望。
總之,作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一些策略,多一些賞識,不斷總結提升,相信孩子們都會在作文中體會到成功,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敦煌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