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實生活中,
就像輕信許諾而嫁人一樣,
有許多人因輕信許諾而跳槽,
結(jié)果不歡而散。
一個大企業(yè)的中層經(jīng)理在原單位做得相當出色,另外一家企業(yè)看中了他,承諾給他想要的條件,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跳槽。在新單位他很快當上了副總,但他覺得新團隊里的人不得力,于是將原單位的人挖了過來。對帶頭人來說,自己跳槽已經(jīng)是有風(fēng)險的事情,帶著人跳槽則是危險的四次方。就像帶著孩子改嫁一樣,即使夫妻不鬧矛盾,孩子也不一定能和平相處。結(jié)果他沒有問題,下屬卻鬧出了矛盾。他覺得“開”自己的人對不起哥們兒,是自己把人家?guī)Я顺鰜恚徊弧伴_”自己的人,自己又做不下去。最后,他只能辭職,哥們兒也樹倒猢猻散了。
擇業(yè)如擇偶。嫁人之前要講條件,嫁人之后要做貢獻;改嫁容易,找到好男人不容易。別輕言跳槽,要學(xué)會約束自己。與其要求有一個完美的上司,不如先做一個完美的部下。
上司有很多種類型:家長型、戰(zhàn)友型、百事通型……不管頂頭上司屬于哪一種類型,他對你的晉升都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如果能跟他建立起良好的互動與溝通,你的晉升就會變得輕松一些,否則哪怕你是武松也只能打兔子,哪怕你是林沖也只能看料場。英雄無用武之地最是可悲,此時上司恰如伯樂,作用關(guān)鍵。
在《職場軟實力》一書中,大衛(wèi)的一句話點到了關(guān)鍵處:你最大的貢獻不是對上司唯唯諾諾,而是讓上司升遷,這樣的人太少。他指出了上下級關(guān)系的相處準則:下屬想讓上司滿足你,你先要滿足上司——“這是必須的”。
老板的最大心愿不過就是找一個能干的人,你所要做的就是成為那個人。
此時的你,應(yīng)該就不用跳槽了。
職場名人錄
李澤楷:在20歲前,事業(yè)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歲至30歲之前,事業(yè)已有些小基礎(chǔ),那10年的成功,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勞得來;之后,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到現(xiàn)在,運氣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不敢說一定沒有命運,但假如一件事,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那肯定不會成功。若我們貿(mào)然去做,失敗時便埋怨命運,這是不對的。
王利芬:一個人能否成才取決于許多因素,但歸結(jié)起來不外乎四點:第一是自己的目標設(shè)定;第二是努力的程度;第三是努力的方法;第四是對各種艱難困苦的承受能力。無論你的起點有多么低,你要在這四點上下工夫,人生總會不一樣。
張頤武:年輕時有想不到、想不通的倒霉事就嚇呆了。還得忍受對手的嘲笑輕蔑,更覺得灰頭土臉。要明白:一來對手本來就恨你,你倒霉他就像過節(jié),二來朋友同道也會靠不住,但這是考驗和機會。古語說:“人不經(jīng)過憂患、頓挫、折曲,則心不平、氣不易、察理不盡、處事多率。故人須從這里過?!辈唤?jīng)過艱難不會成才。
白巖松:當我們想做一件事而未做時,阻礙我們行動的常常不是這件事本身,而是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心理障礙。例如因恐懼失敗而拒絕行動,或者因過度計劃而使行動永遠處于計劃之中。其實,只要是果敢地行動,就會有收獲,即使失敗了也能收獲教訓(xùn)。而那些漫長的等待,則讓我們除了收獲蒼老之外,一定是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