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酒是有靈魂的水。
小飲怡情。西方人以紅酒、白酒佐餐極其考究。中國古代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飲酒是美學(xué)的味蕾與文化交融的極致激蕩!
還有人說:以前生養(yǎng)女兒,習(xí)慣在女兒出生那年釀酒,等她長大嫁人,那壇酒就可以用來宴客,人稱“女兒紅”。萬一不幸,那女孩來不及長大,那壇酒就叫“花凋”(花雕)。
中國人喝酒的歷史很久。論語說:“唯酒無量,不及亂?!焙染撇幌蘖浚且?yàn)榫剖怯脕碇d暖場,但可不能貪杯亂性?!度龂萘x》中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爾”,何等氣魄!而曹氏父子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更是瀟灑豪邁。
中國古人歷來以酒祭祀天地。蘇軾《念奴嬌》“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酹,就是以酒灑地而祭。魏晉時(shí)劉伶好酒,以酒解酲“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币渚七€得先準(zhǔn)備酒肉祭拜天地,真是此地?zé)o銀三百兩。五柳先生陶淵明,更是坦率直言:“造飲輒盡,期在必醉”。魏晉名士多好酒,想來多少是因?yàn)檎魏诎?,借酒消愁,但酒只能麻木一時(shí),靈魂的痛楚終究不能經(jīng)由苦酒超脫。
閨閣才女也善飲酒,李清照詞“昨夜風(fēng)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即一例。
送別也飲酒,“勸君更進(jìn)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李白人稱詩仙,“斗酒詩百篇”,喝酒簡直是他性靈的補(bǔ)劑!甚至藉酒佯狂,醉草嚇蠻書,貴妃捧硯,力士脫靴,旁人看得心驚膽戰(zhàn),他只是圖個(gè)淋漓痛快。不然,他又怎么會(huì)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宋太祖趙匡胤則是用酒施展政治手腕。他為鞏固君權(quán),曾宴請石守信等將領(lǐng),并暗示眾人應(yīng)及早退休,享受富貴榮華,以免不識(shí)時(shí)務(wù),釀成禍亂。石守信等人聞言大驚,于是稱病解職,交出兵權(quán)。人稱“杯酒釋兵權(quán)”,這是政治的權(quán)謀。
文人雅士無名利之羈,另有酒趣。歐陽修身為北宋文壇盟主,自號(hào)醉翁,《醉翁亭記》何等風(fēng)雅,而“醉翁之意不在酒”,竟在山水之間。原來徜徉名山勝水,凡經(jīng)耳目成聲成色皆為我有,其樂無窮!
朋友歡聚也免不了醇醪佐興。白居易問劉禹錫“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情意殷勤,讀來俱是暖意。酒是問候,是溫情。好友知己可以坦誠相對,所以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但即便如此,飲酒仍忌貪杯,尤其酩酊大醉,丑態(tài)顯露,甚是失風(fēng)。酒不醉人人自醉,酒,其實(shí)看人如何自律,可以瀟灑,可以懵懂,品酒,亦見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