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06年,遼寧省錦州市大有鄉(xiāng)小柳村兩委研究決定,以村的名義建立一個農資經營站,并規(guī)定,從各種農資采購到質量檢查監(jiān)督及價格確定,均由村委主任邱某主管并參與經營。
2011年初,村委會換屆后,為了保障農資站正常運轉,新一屆村委會班子決定繼續(xù)請原村委主任邱某經管。為明確責任,與邱某簽訂的承包合同約定:農資站由邱某經營,邱某每年向村委會交房屋使用費、承包費等1.2萬元。經營中出現(xiàn)的一切問題由邱某承擔。
2011年10月上旬,小柳村及相鄰的白赤溝村有6戶村民因使用邱某出售的農藥,導致所種植的棚菜出葉不整齊、缺苗、高矮不一、葉色不均勻,懷疑所銷售的農藥有質量問題,找到邱某。邱某認為,自己從未購進過假冒偽劣農資商品,該農藥質量肯定沒有問題。雙方爭執(zhí)不下,6戶村民找到村委會要求解決。村委會拿出與邱某簽訂的承包合同,強調“經營中出現(xiàn)的一切問題由邱某承擔”。無奈之下,6戶村民起訴到縣人民法院,要求邱某賠償經濟損失6700元。
法院受理案件后,委托農藥管理部門對6戶農民種植的棚菜種苗進行了技術鑒定,通過勘查,認為6戶農民使用的由農資站出售的吡蟲啉等農藥對棚菜種苗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藥害,對棚菜有抑制作用,但通過一段時間后,棚菜會恢復正常生長;同時認定農藥質量無問題。但經了解,發(fā)現(xiàn)邱某為便于農民少量購買的需要,特意將部分農藥分成小份包裝出售,導致許多用戶分不清農藥使用時的配置比例,將農藥兌水比例搞錯,使棚菜種苗出現(xiàn)上述問題。
原因弄清后,法庭在審理中依法追加小柳村村委會為共同被告。盡管村委會強調“經營中出現(xiàn)的一切問題由邱某承擔”的合同約定,但經法庭調解,邱某承擔6戶村民60%的經濟損失賠償責任,村委會承擔20%的責任,其余20%由6戶村民各自承擔。
檢察官點評
邱某出售的農藥并無質量問題,需承擔的60%責任是何種責任?村委會與邱已經明確約定“經營中出現(xiàn)的一切問題由邱某承擔”,為何還要承擔20%的責任?人民法院的調解有法律根據嗎?
一、邱某在銷售農藥過程中未盡告知義務,應依法承擔主要損害賠償責任。
邱某作為商家,應遵守、執(zhí)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guī)定。該法第18條明確規(guī)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做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fā)生的方法?!庇捎谇衲吃阡N售農藥時,為便于農民少量購買的需要,特意將部分農藥分成小份包裝出售,導致許多用戶分不清農藥使用時的配置比例,而邱某在銷售時又未能及時予以特別說明或告知,屬于法律上的“未盡告知義務”情形。
同時,農藥作為特殊農資商品,有關法規(guī)對其銷售又有特別的規(guī)定?!掇r藥管理條例》第22條第2款規(guī)定:“農藥經營單位應當向使用農藥的單位和個人正確說明農藥的用途、使用方法、用量、中毒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項?!薄掇r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25條規(guī)定:“農藥經營單位向農民銷售農藥時,應當提供農藥使用技術和安全注意事項等服務。”這說明,商家在銷售農藥時,“正確說明農藥的用途、使用方法、用量、中毒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項”“提供農藥使用技術和安全注意事項等服務”等已經成為其法定的特別義務,如果沒有證據證明商家已經盡了告知義務,則可推定“未盡告知義務”,構成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若因此給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理所當然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村委會承擔的是一種連帶法律責任。
雖然村委會與邱某已明確約定“經營中出現(xiàn)的一切問題由邱某承擔”,但依據合同相對性的原則,該約定只能約束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不具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6條規(guī)定:“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yè)執(zhí)照上登記的業(yè)主為當事人。有字號的,應在法律文書中注明登記的字號。營業(yè)執(zhí)照上登記的業(yè)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yè)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笨梢姡ㄍプ芳有×宕逦瘯楣餐桓媸怯蟹梢罁?。既然是共同被告,那么在承擔法律責任時,人民法院通常會在判決實際責任人(經營者)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一并判決營業(yè)執(zhí)照上登記的業(yè)主(小柳村村委會)在賠償額范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當然,如果業(yè)主并無過錯,可在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后,依據雙方合同責任約定,向另一方主張給付權利。本案是調解解決,村委會及邱某雙方均認可調解中的賠償責任比例承擔,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