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掌握常見酸、堿、鹽類物質的鑒別方法;
(2) 能根據(jù)物質的性質設計出鑒別物質的實驗方案。
2. 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對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合作與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常見酸、堿、鹽類物質的鑒別方法。
難點:能根據(jù)物質的性質設計出鑒別物質的實驗方案。
【教學方法】實驗法、討論法、歸納總結。
【教學手段】實驗、多媒體。
【教學流程】
●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通過設置游戲課引課。(學生比賽:在多種未貼標簽的試劑中找到FeCl3溶液。)
師:請問你是怎么找到FeCl3溶液的?
生:溶液顏色為黃色。
師:很好!抓住物質的特征是我們對物質進行鑒別的關鍵,本節(jié)課我們就根據(jù)物質的特征重點學習有關酸、堿、鹽類物質的鑒別。
設計說明:用游戲的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進入學習狀態(tài),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板書:酸、堿、鹽類物質的鑒別。)
●溫故知新,理清思路
師:通常我們依據(jù)物質的哪些性質完成對物質的鑒別?
生: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師:上面的環(huán)節(jié),應用到了FeCl3溶液的物理性質——溶液的顏色為黃色。在我們學習過的酸、堿、鹽類物質的水溶液中,還有哪些溶液是有顏色的,溶液有顏色的原因?
生:硫酸銅溶液為藍色,硫酸亞鐵溶液為淺綠色。溶液顯色的原因是其中包含的金屬離子導致的。
(課件展示:知識儲備1:溶液的顏色。藍色:含Cu2+的溶液 黃色:含F(xiàn)e3+的溶液 淺綠色:含F(xiàn)e2+的溶液。)
師:根據(jù)溶液的顏色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鑒別物質,這是根據(jù)物理性質鑒別的優(yōu)點——簡單、快捷。
(課件展示:鑒別下列各種物質,并說明理由。)
1.CuSO4溶液和水;2.水和酒精;3.鋅和汞;4.Na2CO3粉末和CaCO3粉末;5.濃鹽酸和濃硫酸。
學生從顏色、氣味、狀態(tài)、溶解性、揮發(fā)性等性質進行說明。
師:在鑒別物質時,優(yōu)先考慮的是物理性質。但如果物理性質相似,不易鑒別時,怎么辦?
生:利用化學性質鑒別。
師:酸、堿、鹽類物質因涉及內容較多,相互間反應錯綜復雜,在根據(jù)化學性質鑒別時,關鍵要抓住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通常酸、堿、鹽類物質的反應中有哪些明顯的現(xiàn)象?
生:放出氣體、生成沉淀、顏色改變。
(課件展示:知識儲備2:酸堿鹽中常見產(chǎn)生氣體的反應。)
1.活潑金屬和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
2.碳酸鹽(碳酸氫鹽)和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
3.銨鹽和堿反應產(chǎn)生氨氣。
師:明確酸、堿、鹽類物質反應生成物中一些典型的沉淀是我們鑒別物質的重要依據(jù),常見的沉淀有以下幾種。
(課件展示:知識儲備3:酸、堿、鹽反應中常見沉淀。)
白色沉淀:AgCl、BaSO4、CaCO3、BaCO3、Mg(OH)2、Al(OH)3 ;
藍色沉淀:Cu(OH)2 紅褐色沉淀:Fe(OH)3。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疏理,鞏固基礎知識,為下一步應用奠定基礎。
●設計實驗,活動探究
師:桌面上有兩瓶沒貼標簽的無色液體,它們分別是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請大家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鑒別。
(課件展示:活動探究一:鑒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
可供選擇試劑——無色酚酞、 Na2CO3、銅絲、 FeCl3溶液、鋅粒、KOH溶液、 BaCl2溶液、CuO、CuSO4溶液、鎂帶。
師:請同學們就親自動手完成鑒別,每小組匯報時請說明所選擇試劑并描述實驗現(xiàn)象。
生:第一小組:鋅粒,產(chǎn)生氣泡;第二小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第三小組:銅絲、失??;第四小組:CuSO4溶液、生成藍色沉淀;第五小組: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第六小組:KOH溶液、失??;第七小組:鎂帶、產(chǎn)生氣泡;第八小組:FeCl3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淀;第九小組:Na2CO3、產(chǎn)生氣泡:第十小組:CuO、黑色粉末消失,溶液變藍。
師:請第三小組和第六小組分析失敗的原因。
生:所用藥品為銅絲,為何無現(xiàn)象解釋不清。
生:所用試劑為KOH溶液,估計KOH溶液加多了,所以無現(xiàn)象。
師:請其他小組幫助這兩個小組分析原因,總結一下鑒別物質時的注意事項。
生:銅絲與稀硫酸不反應,KOH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無現(xiàn)象。
師:鑒別物質要根據(jù)物質的性質,根據(jù)性質選擇物質時還要看是否有明顯的現(xiàn)象。請各小組將鑒別過程以實驗報告的形式記錄下來,依據(jù)記錄總結鑒別的一般步驟。
生:取樣→操作→現(xiàn)象→結論。
設計說明:學生親自動手,體驗物質鑒別的一般過程,體驗成功,反思失敗。通過設計與探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所收獲。
師:如果待鑒別物質增加為3種,你們能完成鑒別嗎?
(課件展示:實驗設計一:選用一種試劑鑒別:BaCl2 、Na2CO3 、HCl三種無色溶液。)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設計方案——可選用紫色石蕊試液、稀硫酸加以鑒別。
師:是否還有其他方法?
生:還可以選擇可溶性的碳酸鹽。
師:借助課件進行分析講解。
設計說明:注重啟發(fā)式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把教學重點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guī)律上,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分析思考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師:通過以上練習,我們掌握了選用合適的試劑鑒別物質的方法,如果不選用任何試劑,能否完成鑒別呢?
(課件展示:實驗設計二:不用其他任何試劑能否鑒別BaCl2、Na2CO3 、HCl三種無色溶液。)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結論。
師:根據(jù)學生描述總結解題方法,取樣編號、兩兩混合、記錄現(xiàn)象、根據(jù)現(xiàn)象得出結論。借助課件進行分析講解。
●鞏固練習
(課件展示:實驗設計三:不用其他試劑鑒別稀鹽酸、Na2CO3、KCl和Ca(NO3)2四種無色溶液。)
學生小組討論后,分析講解。
設計說明:通過學生合作與交流,分析、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學會鑒別物質的一般方法。讓學生體會學習中的成就感,使其在快樂中學習。
●課堂小結
師:抓住易于觀察的現(xiàn)象及一些典型離子間的反應,我們能確定物質鑒別的方法。希望同學們在解題過程中,勇于探索,善于總結,堅持不懈,成功就會屬于你。
【教學反思】
本節(jié)專題復習課是在課程標準指導下,滲透化學方法的復習課,它不再局限于對舊知識的簡單回憶和概括, 注重啟發(fā)式教學,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我著重考慮了以下幾點,并在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引導學生親歷探究過程
在選用試劑完成物質鑒別的過程中,設置實驗探究和設計實驗方案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動手實驗和設計實驗方案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討論交流、分析、歸納、總結出酸、堿、鹽類物質鑒別的一般思路與方法,體會到了探究學習的樂趣,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匯報展示和書寫鑒別過程的實驗報告,引導學生正確描述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結論,提高學生使用化學語言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
2.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對于學生匯報結論中的兩個失敗小組,我并沒有及時加以講解,而是引導學生自主分析,不僅激勵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主動地去獲取知識,而且還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3.拓展思維提升能力
在學生掌握選擇試劑完成酸、堿、鹽類物質的鑒別后,拓展思維——不用任何試劑來完成鑒別,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盡管在教學設計和實施上作了一些努力和嘗試。但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課時緊,探究、討論的環(huán)節(jié)較多,課堂節(jié)奏的調控還需要靈活地處理和把握;在教學過程中過多地關注教學任務的執(zhí)行與完成,對學生探究的廣度和深度上做得還不夠。通過對這節(jié)課的反思,對新課程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相信,讓學生自主探究獲取知識、應用知識會使學生受益無窮。今后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使“教者愛教,學生愛學”。
E-mail:hit790205@163.com
編輯/張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