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文學作品和歷史中生產出的騎士不少,堂·吉訶德是其中最著名的,塞萬提斯在作品中,塑造了滿腦子奇思異想的騎士形象,他一心以為自己是大地的主宰,一路亂砍亂殺,鬧出許多笑話。
無論形式如何,故事里的確贊揚了騎士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的精神—理想主義,英雄情結,對身處的時代的自省以及對自由的向往,故事的“硬核”部分,穿越時空,照進每個時代每個民族人們的現實生活中,感染著每位讀者。
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靈性,誠實,公正—騎士精神,至今備受推崇。今天,騎士可以是策馬揚鞭的馬術愛好者,駕駛經典機車巡航的哈雷戰(zhàn)士,或者踏上單車征途的騎行者……
騎馬
英雄情結
趙涌:小武傳奇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影視投資人。
(導語)馬,是古代文人墨客熱衷頌詠的動物。它們的出現,不是踏著鐵蹄隨著戰(zhàn)火而來,就是裹著戎裝伴著號角登場,并且永遠都映襯著英雄的光輝。
雖然如今汽車已成為主流交通工具,然而那些懷念英雄年代的人,常常希冀能擁有自己的馬兒。湖北人趙涌就是其中之一。土家族的他,長在大山里,從騎牛的少年時開始,趙涌就崇拜成吉思汗戎馬一生的英雄氣概,“在馬上馳騁了大半輩子,縱橫了半個地球,是個真男人”。如今,成為企業(yè)主的他,更是愛上了這項王者運動。
王者運動
運動員出身的趙涌堪稱“全能”,游泳、高爾夫球、籃球、網球、武術散打、摩托艇、滑板樣樣精通,只要他不出差,每天都會在家里花一兩個小時練拳腳,因此至今保留著參選“亞洲先生”時的八塊腹肌,還有彼時的運動熱情。然而如今趙涌最喜歡的運動,是騎馬。
2005年,剛獲選為“亞洲先生”的趙涌初入影視圈,因為有意接拍一部古裝戲,從此開始與馬兒結緣。后來,身處深圳的趙涌,隨著創(chuàng)業(yè)大軍,開酒店,搞IT,最初賺到的錢都買了馬,成為西麗馬場最早的“大客戶”,并且?guī)恿耸畮讉€朋友都開始騎馬。
馬術不但是屬于王者的運動,也是運動中的王者?!膀T馬能讓人更勇敢,更自信,也學會關愛,信任與交流”,其后趙涌漸漸發(fā)現,“騎馬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慢速騎馬是全身運動,有助于脊椎病的康復”。
馬術運動可能是所有運動項目中對身體最有益處的運動,它是主動與被動運動的最佳結合。在騎馬運動中,騎手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全身的所有骨骼和肌肉,以及內臟各器官全都不由自主地處于運動狀態(tài),能讓多余的脂肪得以消耗,各部位的肌肉得以強健,也就是說,它的神奇在于,能使該長肉的地方強健起來,使該減肉的部位消瘦下去,對胸部、腹部、臀部和大腿等部位尤其明顯,是最好的健美運動。而且,馬術運動是借由馬匹行進產生的律動、增進騎乘者的呼吸與血液循環(huán),不但可消耗大量熱量,也可促進心肺功能,達到強身的效果。
在趙涌眼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財富—前不久,他的一位正值壯年、身家過億的朋友,在高爾夫球場突然倒下了,再也沒有起來,“人們忙于追逐財富,忘記了財富本來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是讓忙碌成為生活的全部。”
人類摯友
也許正因此,馬和狗成為趙涌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趙涌的德國牧羊犬小武,從前性子暴烈,如今已經是任人蹂躪的好脾氣,這些年參加狗狗訓練班,再請香港名師小班輔導,學費夠買一臺汽車了。而養(yǎng)馬的開銷,似乎更不好計算。
“馬與主人的情感聯系,是所有動物中最強的。它雖然不會說話,但卻能夠與主人交流情感,是人類無言的朋友,親密的伙伴?!壁w涌現在有兩匹馬,七歲的叫“威威”,五歲的叫“好好”。好好和威威是一對老冤家,雖然常常一起出游,卻多少有點相互看不慣?!昂煤玫男宰雍芰遥话闳藷o法控制。當它從蒙古來到我眼前的時候,一個響鼻噴到我臉上?!钡斱w涌駕馭著它在西麗湖的山上奔跑了一圈之后,它用臉貼近了趙涌的臉頰?!拔覀兺瓿闪艘粋€男人和一匹烈馬之間的儀式—征服與服從?!?/p>
有一次趙涌和朋友一起騎馬,朋友正騎著威威在欄桿前等候,好好毫無預兆地獨自踱過去,猛踢了威威一腳。“我大聲批評好好,它卻若無其事,根本不抬眼看我。等我呵斥完了,它突然蹭過來,在我身邊晃啊晃的。你根本無法想象,這個龐然大物是在對我撒嬌!”那好像是在說:是的,我踹了它!不過沒什么事,你就別罵我了!原來,馬兒也有馭人術,那一瞬間,趙涌變得很心軟。
馬的迷人,不僅在它具有高大俊偉的儀表、優(yōu)美迅捷的步伐、華貴高雅的氣質,更在于它身上具有的那種罕見微妙的靈性魔力。在趙涌眼里,“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只要騎上馬,非但獲得高度的刺激和興奮,而且個個顯得英姿勃勃,神采飛揚,特別吸引眼球。”
趙涌在馬場有個私人的包間,里面藏著他從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各式“行頭”,馬靴、馬褲、馬鞍,樣樣俱全。他喜愛“披掛上馬”的感覺—駕御一匹有頭腦的生靈乘風奔馳,居高臨下,威風凜凜,穿山入林,行走天下,看馬鬃風中飄逸,聽馬蹄叩擊大地,那是他心靈深處的奔馳之夢。
勇者游戲
無論穿著怎樣的行頭上路,馬術還是有天然的危險性。幾個月前,因為忙于自己制片并主演的新電影《簽手》的宣傳工作,奔忙于各大電影節(jié),趙涌去馬場的次數突然變少。那天黃昏,到了馬場,好好雖然一如既往地過來討好他,但行動間似乎總有些不悅—馬兒是情感很細膩的動物,趙涌事后反思,“我忽略了應該在奔跑之前,像從前那樣捧著它的頭,說上幾句話,結果就出現了我騎馬生涯里的第一次意外?!?/p>
好好載著趙涌在夕陽下奔跑,在一個轉角處與前面的馬擦身而過,趙涌聽見了一種金屬的撞擊聲,“砰!”結實而響亮。“好好在那一秒鐘是遲疑的,那馬是一匹愛踢人的馬,我不是第一個被踢的。那一刻好好一定感受到了一點危險,但是因為我的漫不經心,它沒法把握該不該立刻將這個信息傳遞給我,或者說立刻做出判斷遠離那匹馬;而騎馬的朋友也是新手,所以也很難在那刻像老騎師一樣拉住坐騎的韁繩。所以,那匹馬抬起后腿踢了我?!壁w涌那時正好站立在馬鐙上,而他所聽到的金屬撞擊聲,是自己的小腿骨和馬蹄的共鳴。
“那時,好好奔馳起來。當時騎馬的兩個朋友都聽到了那聲撞擊,但是看我們繼續(xù)跑,就以為馬踢到了石頭?!碑敽煤猛O聛頃r,趙涌撩起褲腿,隔著真皮的馬鞍,看到腿骨破了大塊的皮,腳踝處腫脹成碗大。趙涌拿冰敷著傷口,遠遠地看見好好煩躁地轉著圈,打著響鼻。趙涌單腿跳過去,摸摸它的頭,告訴它:“別難過,不是你的錯”。
碰到事故,趙涌總是先從人類身上找原因—是因為技藝不精,或是沒有給馬兒該有的安撫,那么就重新溝通,像一個人類對待另一個人類那樣。
理想主義
馬兒是騎士最好的朋友,而要當上名副其實的“騎士”,并不是擁有馬兒就可以實現的。與趙涌閑聊,有兩個話題特別吸引他:一個是慈善,一個是理想。
無論是汶川地震是與企業(yè)家朋友們親赴現場進行救援,還是平素一直堅持的“小騎士訓練營”等,都占用了趙涌大量的工作時間,然而這些事卻給了趙涌特別多的快樂。而與朋友一起籌拍電影《簽手》,則是他回報利川老家的方式,當然,也圓了他自己的電影夢。趙涌有點“自嘲”地說,自己至今還是個有理想的人。
“堅持理想從來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似乎到了我們這個階段,還能公然談理想,肯定是OUT,或者被嘲笑的。這個詞太過廣泛的外延,讓人很多時候無所適從。”但無論何時,趙涌對自己的好惡,都有堅持和執(zhí)著的東西?!爱斈戢@獎之后,經常在各大選美賽事里擔任評委。我經常被朋友開玩笑,他們了解太多的過程。我曾經被選手在機場圍追堵截,也曾接到選手公開要求‘被潛規(guī)則’的電話,可惜,我這里沒有。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即使那個賽事再爛,我想,我堅持的那么一點,日后,或者當時,總有人記得,就可以了?!?/p>
生活在“潛規(guī)則”泛濫的時代,趙涌至今對潛規(guī)則依然常??床粦T?!扒安痪帽本┮粋€兒童劇選擇在深圳開拍,前期小演員招募上要求與我合作,可是結果令人很不開心,整個過程里清晰的明碼標價讓我和搭檔非常接受不了。她是一個頗有江湖風范的女子,她的很多價值觀和我也接近,當時我們就要求劇組離開?!?/p>
無論在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榮譽感和正義感都是理想主義者要hold住的底線,馬上的騎士,也因此才能內外一體,形神兼?zhèn)洹?/p>
鏈接:新手騎馬小貼士
1.馬的膽子很小,雖然說不會主動的攻擊人,但由于馬的眼睛只能看到前面的物體,后面的看不清,所以如果馬發(fā)現自己身后有物體移動時就會為了自衛(wèi)而攻擊人,因此從馬的身后經過時一定要保持相應的距離,以避免被馬攻擊。
2.上馬時一定要抓住馬的韁繩,站在馬頭的左側,左手抓住馬韁繩再抓住馬鬃或者是馬鞍的前部,然后左腳踩住馬鐙,右手抓住馬鞍的右后部,一個連貫動作,輕穩(wěn)而迅速的躍上馬背,重心完全落在左腳上,輕輕的坐上馬鞍,然后將右腳踏進右邊的馬鐙,調整好坐姿。
3.馬在行走過程中騎手要充分調整自己在馬背上的坐姿,包括手握韁繩的長、短,松、緊和腳踩在馬鐙上的舒適程度,為馬的奔跑做好準備。
4.馬的行進步伐有三種,一種是正常的行走,一種是快步行走,還有一種就是四蹄騰空的飛奔了。想要馬兒飛奔起來的話,騎馬的姿勢就尤為重要了,因為不掌握正確的姿勢騎馬的話,不僅是無法讓馬飛奔起來,而且很容易在馬快步行走時把自己顛得腰酸背痛,五臟六腑換位,就連屁股也會被磨破,所以學會起坐和壓浪是騎馬必須掌握的技術。
5.馬在停止狀態(tài)下想讓它走的話就要給它走的信號,通常是用腳后跟磕一下馬肚子,然后送胯,向一側拉韁繩,馬就會乖乖的向前慢步走了。馬在正常行走的時候沒有什么太多的技巧,只要身體坐直,前腳掌踩蹬,腳尖抬起,腳后跟向下壓,控好韁就行了。當然口令也很重要:(走)架……(停)驢……有時也會用“秋……秋……”來提速或者是用“好了……好了……”來讓馬停下來,但一定是配合著肢體語言同步進行的。
機車
特立獨行
陸佳:畫家,深圳畫院院長,經典機車俱樂部創(chuàng)辦人。
Billy:廣告公司老板。
(導語)1952年1月,23歲的醫(yī)學院學生格瓦拉與朋友開始了為期八個月,跨越南美五國,總路程超過一萬公里的摩托之旅。在這趟崎嶇旅程中,他們對自我、對社會、對歷史重新發(fā)現和認識;而如今,不少重型機車愛好者,也在機車旅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空間。
深圳畫院院長陸佳,最近辦的畫展叫《濯足萬里流》,里面有不少鐘馗的畫像,看起來很朋克。不少人說這個看起來很朋克的鐘馗和陸佳挺形似的,陸佳沒有否認,他說“我是個自戀的人”。這份自戀不僅體現在畫作上,也體現在他與一幫機車友一起騎車出門“拉風”。
自戀車友
三十歲,當不少長發(fā)藝術青年落發(fā)加入主流社會洪流,陸佳蓄起了胡子,此后胡子的長勢不受控制,而這個“大胡子”的形象,也體現在陸佳的畫作之中。不少重機車迷都是自戀、瘋狂而熱愛生活的人,他們的收入和年紀符合社會對“精英”的定義,哈雷、印第安和勝利,這幾個品牌的機車都是他們的摯愛。
這些年,重型機車的追捧者數量激增,尤以哈雷為甚,在美國,擁有哈雷本身便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從美國白宮辦公廳主任喬舒亞·博爾騰到中國影星葛優(yōu)、孫楠、李亞鵬等人,都是忠實而狂熱的哈雷車迷。陸佳介紹,在中國,高端機車圈子的人數正逐步擴大。而且這些人都屬于社會精英階層,有企業(yè)老總、藝術家、金融分析師等。
“我是個畫家?!毖矍斑@位戴著帽子,扎著馬尾辮子,黑墨鏡、黑皮帽、黑皮衣、鉚釘靴,跨在定制Titan摩托上的彪形大漢,多少與“院長”這個頭銜有點不搭調,但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還在做記者的陸佳就買了自己的第一輛機車,“本田250,仿哈雷的造型?!蹦菚r哈雷給他的感覺就是摩托里的勞斯萊斯,還買不起。
如今,陸佳的重型藏品里除了哈雷,還有其他不同車款,更張羅起了“經典機車俱樂部”,不時和車友們組織機車巡游,一路上總能引來不少眼球。
有一次,陸佳穿上全副行頭,騎著心愛的摩托車在自己住的小區(qū)里晃悠,對面一位妙齡少女騎著自行車姍姍而來,“擦肩而過的時候我倆互相看了對方一眼?!标懠颜f。后來呢?“后來我就聽到后面一聲巨響,我通過后視鏡看到姑娘撞到電線桿上了?!标懠讶滩蛔∠胄?。
采訪這天,到了海邊的外景地,我們示意大家停下來拍攝,而幾位”機車戰(zhàn)士”卻“突突突”地撒著歡走遠了。
此時正是盛夏,溫度至少在35攝氏度以上,而陸佳一身皮衣,開著機車出現在路面上時,震懾力非比尋常。問他熱不熱,他說,“就算只有一公里,只要跨上哈雷,我就要把自己打扮成‘未來戰(zhàn)士’的樣子?!?/p>
這天下午,深圳東部海岸線上,“全副武裝”的機車騎士,不只陸佳一人,轟鳴的馬達聲響徹路面,不管是踏三輪的還是開保時捷的,都主動減速,送上了“注目禮”,還不時被圍觀群眾要求合影留念。陸佳的發(fā)小,從事廣告業(yè)的Billy說,“很有明星的感覺”。
美國文化
在美國,不少明星都是重型機車的粉絲,陸佳說,”貓王也是哈雷的狂熱粉絲,哈雷充滿激情、自由、夢想和力量,這與貓王的音樂作品特性不謀而合?!比缃瘢埻醯哪桥_哈雷,已經成為美國哈雷博物館里的重要收藏,老美甚至有句諺語說:“年輕時有輛哈雷-戴維森,年老時有輛凱迪拉克,則此生了無他愿”。
一輛哈雷從幾萬到上百萬不等,更不要說改裝維護的投入,這樣的價錢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意擁有,因此有人將它稱為“奢侈品”,而在陸佳看來,“哈雷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也許這輛哈雷是新款,非常漂亮,也許另一輛哈雷是舊款,樣式并不是那么的新穎,但是這并不影響到它的價值,因為它的核心是一種文化,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淀在里面?!?/p>
1969年有部電影叫《逍遙騎士》,里面的臺詞很經典:男主角跑去店里,說自己要買摩托車,結果被店主鄙視了,他說:“我們沒有摩托車,只有哈雷?!边@部電影帶有強烈的美國文化的影子,也將哈雷文化推到了極致。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哈雷一度接近倒閉,而一群老員工,主動減薪入股,慢慢地讓品牌重獲新生,這個“下崗工人的逆襲”的故事,如今也成為了哈雷文化的一部分。
陸佳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買邁克爾·杰克遜的磁帶,1983年,在沙頭角,此后,身處深圳的他,通過電視、電臺,接觸到很多通過香港傳來的全球資訊,那時他供職的《深圳青年報》年輕的編輯們,無論從視覺上還是文字上,都表現出了不一樣的開放格局。
陸佳自稱是愛國人士,“不喜歡美國的霸權”,卻不諱言自己對美國文化的熱愛,因為“文化是有世界性的”。他的話題,可以從瑪麗蓮·夢露到邁克爾·杰克遜,從哈雷到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從可口可樂到麥當勞地發(fā)散開去;而車友Billy,索性把美國國旗插上了車尾—可他的iPhone鈴聲,卻是《義勇軍進行曲》。
精神追求
一匹成年的蒙古馬,重量大概在六七百斤,而一臺普通哈雷機車,往往重量也在六百斤以上,如果不開動馬達,拍照的時候,需要三四個壯漢一起擺弄才能挪動,是名副其實的鐵馬,陸佳和他的車友們常常開玩笑地說,“我們騎著鐵馬出巡。”
“美國經典的西部電影《荒野鏢客》,就是講新時期下的鏢客故事,他們都是開著哈雷出去的,就像行走在西部的戰(zhàn)馬。”一旦引擎啟動,猶如馬蹄聲聲的馬達轟鳴,時刻刺激著人們的腎上腺素,“哈雷的發(fā)動機聲音很特別,除了金屬感、工業(yè)感,還有音樂感?!标懠巡戎烷T說。
逍遙,自由,奔放,這是特立獨行的重型機車愛好者所追求的感覺。為自己的生活創(chuàng)造一個精神空間,或者讓自己的生活空間變得更加開闊,總之,對重型機車騎士來說,沒有目的地出行是最美的事情。
“開哈雷的人沒有目的地?!标懠颜f,“其實是不希望有目的地。”因為駕馭著自己的重機車,緩緩地行駛在公路上,耳邊是如打擊樂一般的馬達聲,“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君王”。陸佳前幾個月和車友到梅州去,來回路程360多公里,大多數是山路,并且下著大雨,回家后陸佳竟然覺得一點都不累,“想想也真奇怪,雨具那么重,手就在雨里淋了兩三個小時,完全都不難受”。這大概是精神力量戰(zhàn)勝一切的緣故。
當然,談到機車騎士的精神追求,陸佳不忘強調“紳士精神”,汶川地震那年,曾志偉的CAGA會(華人業(yè)余高爾夫球會)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慈善晚會,目標是籌集到512萬的善款,那天,陸佳捐出了個人激情創(chuàng)作的三幅現實題材的畫作,《拯救》、《乳親》、《最真的疼》,當晚分別由陳百祥、黎瑞恩等名人拍下,一共拍得93萬的高價。
而如今,“經典機車俱樂部”的車友們,常常駕車到山區(qū),或“組團”參加慈善拍賣活動,幫助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并不是所有騎上機車的人,都能稱為“騎士”,這個稱謂,更多的來自一種精神層面的追求。
鏈接:重型機車品牌小考
哈雷 哈雷-戴維森機車今天已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1902年,美國三個小伙子,21歲的威廉·哈雷(Willians Harley)、20歲的阿瑟·戴維森(Arthur Davidson)、18歲的比利·戴維森(Billy Davidson),在戴維森兄弟家后院的小木棚里開始了手工制造摩托車的大膽折騰,攢出了一臺摩托車。1903年,他們冒險創(chuàng)辦起了“哈雷-戴維森摩托車制造公司”。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荒野鏢客》,湯姆·克魯斯在《壯志凌云》里騎的都是哈雷機車。
勝利 VICTORY勝利摩托車,是美國重型摩托車的新生代掌門。1998年品牌機車在美國市場首發(fā),秉承其母公司POLARIS北極星工業(yè)在動力技術方面的天賦,十余年間,VICTORY勝利摩托車屢次創(chuàng)新,V型雙缸發(fā)動機和巡航摩托車,都成為全球重型摩托車迷的矚目焦點,可謂開啟美式機車的新時代。
印第安 1902年,自學成材的美國工程師奧斯卡·海德斯托姆(OSCAR HEDSTROM)和來自斯普菲爾德的喬治·恒德(HENDEE)合伙建立了一個制造廠,并裝配出第一臺印第安摩托車(現代的小型單缸機車),到一次大戰(zhàn)前夕,印第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制造商,其后生產出“酋長”等經典款式。《終結者3》里阿諾·施瓦辛格騎的是印第安機車限量版。
單車
環(huán)保出行
張向東:3G門戶聯合創(chuàng)始人及總裁
黃健和:大辣出版社總編輯
(導語)曾幾何時,開著自己的汽車,帶上姑娘或一群朋友去兜風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現在,騎上單車,獨自出行,才是新的時髦。
對于張向東來說,騎行或創(chuàng)業(yè)都是張向東尋找自我的方式,目的地并不那么重要,只是過程,以及一路上與不同的風景遇見;而對于黃健和來說,目的地的意思,就是騎自己的路,不管多遠總有一天會騎到的……
“適合”至上
“既不是朝西,也不是向東,而是指向內心”,法學家吳經熊自傳《超越東西方》里的這句話被張向東看到之后,“朝西”便成為他的筆名,也成為大家稱呼他的方式,他說,“我一直是個在尋找方向的人”。
作為3G門戶上千人團隊的管理者,汽車和司機,張向東都有,但只要不是出遠門,張向東每天的生活都是以騎車回公司開始的?!按髮W畢業(yè)以后就沒有騎車了,因為當時在覺得騎車不時髦,但現在,我考慮的更多的卻是‘我喜歡’,以及它‘適合我’?!笔聦嵣?,在眾多行業(yè)精英的帶領下,騎行已然成為一款新的時尚。
2007年,為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旅游方式,心血來潮中,拖著輛借來的自行車,張向東在法國騎了十來天車,回來就給自己一個目標:五年騎完五大洲最美的路線。后來亞洲騎了青海湖,大洋洲騎了大洋路,今年則選擇了南非。在外騎行,張向東習慣早餐之后便上路,在每天的8小時里騎過近100公里的路程,“就像上班一樣”。
騎過大洋路時,張向東在微博上征集朋友們對自由的理解,“有人說:從字面來分解,‘自’是眼睛上搭出一只手,四下觀望,‘由’是一畝三分地上露出一個頭。就是說你要突破自己,尋找自我。在終點,我給自己寄了一張明信片:‘你就是自由’。自由永遠不可能到達,只能用思考和探索不斷靠近?!?/p>
遇見世界
張向東騎行途中的故事,說也說不完,在一個暴雨的午后,躲進澳洲山間的BB酒店,借他們的門廊避雨,“老板是一對夫婦,他們非常友善地請臟兮兮的我到屋子里,舒服地坐在火爐邊和我聊天,當他們知道我來自一個和整個澳大利亞一樣多人的城市的時候,驚呆了,而這對夫婦,在這座山里,每天打理酒店,招待過往的不多的客人,已經幾十年,他們真耐得住寂寞。 到達十二門徒石 (Twelve Apostles)前,兩個來自臺灣的騎行者和我反向騎行遇見,他們已經騎了足足一個月,而且拖著一個小拖車,裝滿了攝影器材—相對輕裝上陣的我,他們可辛苦多了,他們倒是佩服我一個人上路。我們互相交換了下路況,連名字都沒有問,就又各自出發(fā)了。”
他剛騎過擁有美麗原野的南非,在經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匯的小鎮(zhèn)時,他住在鎮(zhèn)上一個居民家里,“這個人長得象海明威,他家有很多槍,獵殺猛獸用的,他去過一百多個國家,家里都是地圖。我在他家看到一本很厚的書,原來是他們鎮(zhèn)上的幾個朋友,找來一筆基金,然后大家都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寫出這本書,圖文并茂,講鎮(zhèn)上特別的生物,陸地和海里動植物的歷史和故事?!睂τ趶埾驏|來說,騎行就是在路上,用聰明的眼睛,看不一樣的世界,“和最美的風景遇見,和美遇見,和朋友遇見”。
直面孤獨
騎行路上,明天總是未知的。第一次法國南部800多公里的路程,張向東用了十幾天的時間。一路上并不順利,迷路,暴雨,單車掉過鏈子,所有偶發(fā)狀況輪番登場,他處變不驚,“對于未知只是去面對并解決他”。
那次在法國,遇到一個暴雨天,雨中有個叼著雪茄,帶著獵犬,從容地出來打獵的法國男子。張向東問:這么壞的天氣,為什么還出來打獵?對方反問他:“晴天是好天氣,下雨難道就不是好天氣嗎?”法國人真是天生的哲學家,一句話秒殺“成見”。這故事給張向東觸動很大,此后的路上,無論是冰雹天,雷雨天,再惡劣的狀況下,他也能調整心態(tài),享受過程,“沒有什么是絕對意義上的好,就像生活一樣”。
3G門戶連續(xù)兩年發(fā)起“兩個青?!彬T行活動,一群媒體和IT界老大,一起喝酒吃肉聽音樂,那是“分享”的樂趣,但對于張向東個人來說,騎行也是挑戰(zhàn)自己的方式,學會直面孤獨的方式?!白约号c自己相處的時間原本稀缺,孤身上路,是和自己對話的最好的機會?!?/p>
一路上,只有單車和自己作伴。“一個人在非洲大陸,在大洋洲,在荒郊野外,我想我的車是唯一的聽眾?!睆埾驏|對單車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因此,他的車也都有名字,“我的公路車,就有個希臘名字,叫珀伽索斯,就是長翅膀的飛馬?!边@個名字來自他愛看的書《夜航西飛》,作者是英國獨立飛行員柏瑞爾·馬卡姆,她的第一匹馬就叫“珀伽索斯”?!拔倚蕾p她獨立的生活態(tài)度,覺得和她有共通的地方?!?/p>
與騎行一樣,張向東曾經用孤獨來定義3G門戶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從最初的無人為伍走到對于自我價值的思考,“真正的騎士,很多人只能看到他的背影,他們擅于挑戰(zhàn)自我,永遠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心,他們值得那些停留在原地、沒有冒險精神的人的尊重?!?/p>
苦中作樂
騎行是孤獨的,對于大辣出版社的創(chuàng)辦人、騎行者黃健和來說也不例外,他說,“騎車,永遠是一個人的事”。
八歲那年,阿和回外婆家,斜叉著腿跨上28英寸的大車,那時他只希望能從外婆家的員林鎮(zhèn),騎到二十公里外盛產西瓜的西螺鎮(zhèn),“那時想來,已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后當他擁有了第一臺登山車,最遠想到去日本騎富士山,喝清酒。后來,那個送他登山車的大學同學,和他一起騎了法國的比利牛斯山,一路紅酒相伴。
早幾年在好友陳懷恩導演的《練習曲》里,阿和客串了一個“中年騎士”的角色,于是阿和突然發(fā)現,“周遭電影開拍,若有騎單車的路人甲角色 ,常會被叫上客串”。
這十九年間的騎車故事,黃健和總結說,是“苦中作樂”。有一回,騎過大理麗江的214滇藏公路,一路長坡,他突然下決心要給自己一點小小的目標,于是開始奮力追趕一輛牛車,“追了許久,超越時竟也有份奇怪的成就感”;幾年前,去法國騎行,走的是從巴黎到波爾多的路線,“騎完一天車后,再便宜的冰白酒,都美妙動人!”
阿和騎車上路時,不會聽音樂,因為“路上的種種聲音,已成曲調”,然而,會帶的東西還挺多的,食物,水,換洗衣物和基本的修車工具—其中最沒用的是書。“每次起碼會帶上個一本,不一定跟行程相關,但每天翻幾頁,似乎可以跳開當下時空,騎來也就不嫌累了?!闭媸侨湓挷浑x本行。大辣出版社創(chuàng)立于2003年,以性和漫畫為主軸,恰好做的都是別人較不知如何下手的書,這一點,無論是獨立意識,還是苦中作樂,都與騎行有接近的地方。
在黃健和看來,對于華人而言,“咱們不講騎士,講的是俠客”,騎車上路,約莫是“行千里路讀萬卷書”與“闖蕩江湖千山獨行”兩者之間的態(tài)度?!澳阍娇吹竭@世界之大,越清楚自已之渺??;同樣的,在路上單車永遠是最弱勢的交通工具,會讓人更謙卑的看待萬物。當你騎上單車,帶上一雙筷子,地球已開始對你微笑。”為什么帶的是筷子呢?阿和說,下次等我們打算出發(fā)前,再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