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離世前,是鬧出了些響動的,但我們以為她又在鬧騰,安慰了一陣,并沒引起足夠的重視。第二天清晨,發(fā)現(xiàn)母親半夜就咽了氣。這樣的結(jié)局,折磨著我們的良心,每次想起母親,常常自責(zé)。
我的母親,是個文盲,沒有受過教育,也不會任何娛樂活動,加上是異鄉(xiāng)人,沒幾個人能聽懂她說的話,所以她沒有朋友,也不串門。年輕時,她還能靠干活打發(fā)時光,老了以后就只能悶在家里。
母親有五個兒女,我是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兒子。成家后,我就把母親接過來一起住。妻子是鄉(xiāng)村教師,每天上幾個班的課,而我每天騎著自行車去城里上班,來回近三十里路。
每天,母親除了看看電視,就只是在家里呆坐著,從太陽上山到太陽下山,只盼我們下班回來陪她說說話??擅τ谏畹奈覀儗嵲谄v不堪,回家后都不愛說話。母親偶爾小心地問我們兩句外面的情況,我們的回答潦草又簡短。母親想跟孫子說說話,可小孩子一般在家呆不住,作業(yè)做完就跑出去找小伙伴了。
母親常常念叨,希望女兒們能多回來看看她。其實二姐是常來的,可來了又不見母親搭理。大姐很牽掛母親,但她在城里生活,又不會騎車,每次到鄉(xiāng)下看母親都是步行,交通的不便讓她常在電話中“聞母興嘆”。三姐遠嫁他鄉(xiāng),一年難得回來一次。四姐的業(yè)余時間基本都在麻將桌上,沒有特殊情況,不會來看望母親。
我一直認為,只要保證母親吃好穿好,就算盡孝了。至于她的精神生活,實在管不了,也沒法管。我和妻子也幾乎沒有精神生活,上班回家一條線,活得像上了年紀(jì)的人。
曾經(jīng)看著母親孤獨得可憐,悄悄留意了別的老人是如何打發(fā)時光的。說實話,有些老人的生活讓我都羨慕,一天到晚樂呵呵的,看報、下棋、種花、玩鳥、遛狗、打太極、探討時事,有的聊發(fā)少年狂,整天東游西蕩,樂在其中。
我跟母親建議過很多次,即使沒有任何愛好和情趣,出去走走對身體和精神也是有好處的??赡赣H總是默默不語,有點不好意思。母親很膽小,逢年過節(jié)放鞭炮也能把她嚇得半死,讓她獨自出去溜達也許真是難為她了。可家人陪她的時間實在有限,帶她上街轉(zhuǎn),她也多是沉默,仿佛對什么東西都提不起興趣,我們自討沒趣。
但母親心里是很希望我們能多在意她的。近幾年,她越來越夸張,身體稍有不適,就自己嚇自己,擔(dān)心得吃不香睡不著,常嚇得我和妻子半夜帶著她往醫(yī)院跑,被折磨得不得安寧。
一開始,我和妻子還很耐心地跟她講解病情,安慰她別太敏感。可“故技重施”太多次后,我們漸漸失去了耐心。誰知,那一夜竟是真的!
現(xiàn)在想起母親孤獨的身影,我常常痛心疾首。我問自己,如果時光倒流,讓母親再活一回,我能為她做些什么?我會盡可能地陪著她,哪怕坐著跟她聊聊從前,如果她愿意的話;會帶她定期去做體檢,打消她的顧慮,或許那一夜她也不會離去……
可我無法停止她的孤獨。我不能逼她獨自上街看看世界,不能逼她學(xué)寫字、學(xué)畫畫,試著養(yǎng)花養(yǎng)寵物……我的母親,晚年沒有力量破解自身的孤獨,親情的支撐顯得那么蒼白無力。
原諒兒子的無能,我的母親。兒子也正在老去,面對即將來臨的晚年,已開始儲備能量。我跟妻子開始有意去培養(yǎng)一些興趣愛好,下班也不再疲憊地窩在家里悶聲不語,會跟鄰居老頭大媽聊聊家長里短、國家大事。我們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活出一片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