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職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正被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所代替,學校體育教育也呈現(xiàn)出一派令人鼓舞的景象。然而,當我們從另一個側面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時,卻發(fā)現(xiàn)情況不容樂觀。2007年,筆者所在縣的一項調研表明:現(xiàn)在學生身體素質的各項指標呈持續(xù)下降趨勢:中學生血壓偏高的比例超過一半,肥胖率在7.5%~23.4%之間;近視率高達49%,其中高三學生接近65%;有近18%的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心理問題??梢哉f,當今學生的健康問題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盡管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學生健康教育的缺失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體育新課程教學中加強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健康意識、行為和習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識和技能,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學校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
現(xiàn)代社會健康的定義已從過去單一的生理健康擴展到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三維健康觀。學生健康教育應以傳授健康知識,建立衛(wèi)生行為習慣,改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促進學生健康狀況為核心內容。隨著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心理、環(huán)境、禁毒、行為習慣、合理營養(yǎng)、疾病預防等都可作為健康教育的內容。但現(xiàn)在學校一般都不專門開設健康教育課,導致學生對健康知識知之甚少。據(jù)某省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學生健康行為知曉率僅為52%,健康知識合格率僅為46.8%。因此,職教院校根據(jù)學生年齡、認知水平、學校實際、課程特點等,有計劃、有選擇地進行學生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健康教育應遵循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
由于健康教育包括很多內容,因此,教師應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開展健康教育,切實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2.與體育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原則
健康教育包含于體育教學之中,兩者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由于條件限制,教師應結合體育課的特點選擇健康教育的內容并融入到體育教學之中,平衡好兩者的關系,防止顧此失彼。
3.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
教師應加強理論指導,并盡可能地把它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通過實例來讓學生掌握并運用所學的知識。例如教師根據(jù)學生個體特點,開展運動處方教學即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4.心理和生理并重的原則
當今學生由于社會、家庭、自身等各種因素,心理問題比較突出。教師要本著心理和生理并重的原則,開展心理輔導教育,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5.經常性原則
由于初中學生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其健康行為、衛(wèi)生習慣的形成需要經常不斷地進行強化,并用一定的制度加以督促約束,同時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內外結合。
三、體育教學中如何開展健康教育
綜上所述,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那么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呢?關鍵要做到五個字:“滲透與整合”,即把健康教育的思想和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和體育教材有機地結合。重點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加強對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
加強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切實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到教學內容對健康產生的影響,不能片面追求運動成績或技能的掌握,同時還要考慮到環(huán)境、個體差異等因素。例如:在耐久跑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樣的運動量對某一學生來說有利于身體的健康而對另一學生來說則可能是傷害。從這個角度來說,“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下的體育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健康教育的過程。
2.加強與體育課堂教學的滲透與整合,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識和技能
(1)利用各種場合,加強健康知識的滲透。例如,雨天室內課是比較好的時機,教師可講授一些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在室外課時,教師可結合身體練習隨時傳授健康知識。
(2)把健康教育和體育教學整合起來。教師可創(chuàng)設情景,既是身體練習又可對學生傳授健康知識。例如:教師可設計一堂“搶險救災”課,讓學生演練怎樣在火場或其他危險的地方逃生,然后怎樣搬運、搶救傷員,怎樣包扎等。這樣,學生既鍛煉了身體,又掌握了健康知識和技能,同時也促進了同學間的友誼。
(3)結合學生的個體特點開展教學,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讓學生學會健體,對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意識及樹立終身體育觀都大有裨益。
3.結合體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行為和衛(wèi)生習慣
健康行為和衛(wèi)生習慣包括很多內容,它的養(yǎng)成需要自身及外界的共同作用。體育教學應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對此加以督促和培養(yǎng)。例如: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走、坐、跑等姿勢,讓學生互相監(jiān)督,糾錯,把不正確的姿勢找出來;培養(yǎng)學生每天進行體育活動的習慣,并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yè),每周進行統(tǒng)計和評比,并與學生的體育成績掛鉤。
4.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中學生處于生理突變期,自我意識較強。由于現(xiàn)在學生課業(yè)負擔較重,社會、家庭的環(huán)境比較復雜,再加上大多數(shù)學生是獨生子女,且單親家庭較多。因此,現(xiàn)在學生的心理問題比較多,缺乏團隊合作精神,耐挫力差,容易出現(xiàn)厭學、逃學、自私、任性、焦慮,抑郁等問題。教師應針對這些特點,首先加強學生的青春期教育,然后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安排一些活動,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體育課教學中采用小組競賽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通過游戲來培養(yǎng)同學間的信任與合作;在教學時,采用男女小組合作形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此外,教師應重視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適宜的運動及歡笑聲中得到心靈的釋放。
5.健康教育對體育的促進作用
健康教育和體育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學生提高了對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反過來也促進他們鍛煉、上課的積極性。而身體素質的提高、健康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也有利于學生的文化學習和德育教育的開展。
四、體育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處理好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的關系
學校健康教育有多種途徑,體育課是其主要陣地之一。教師要處理好健康教育和體育教學兩者間的關系:應以體育教學為主,健康教育為輔,健康教育要建立在體育教學的基礎上,切不可把體育課上成健康教育課而本末倒置。
2.加強學校各個部門的聯(lián)系,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健康教育內容廣泛,涉及面大,單靠體育課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校各部門的作用,同時也要盡可能地取得家長的配合,齊抓共管,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3.充分發(fā)揮體育骨干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圍
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作用,培養(yǎng)好體育骨干,讓他們成為老師的好幫手。另外教師還要注重校園、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營造良好的氛圍,從而有利于養(yǎng)成學生的健康行為和習慣。
4.學校應切實加強領導,認識其重要性
健康教育要有計劃、有制度,并做到有人專管。同時上級主管部門應加強檢查評估,并將其列入學校規(guī)范化建設及達標考核內容之中,使其真正落到實處,為學校教育服務。
學生健康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意義重大。在體育教學中滲透與整合健康教育,在目前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良方。職業(yè)院校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實踐,更好地貫徹新課程理念,促進學校教育的持久和諧發(fā)展,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浙江湖州安吉職業(yè)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