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向人們展示了一位傳奇人物含冤入獄,卻成功越獄的勵志故事,通過第二男主角瑞德的敘述視角,緩緩展開。故事處處暗藏伏線,以男主人公安迪為主要人物,體現(xiàn)出了他的機智,堅韌和勇敢。從男性這一特定的描述視角,體現(xiàn)了一場身體和心靈,對自己和他人的雙重救贖之旅。
關鍵詞:監(jiān)獄 男性 救贖 心靈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作品,給人觸動之深,是值得一看再看的。其中男主人公的睿智和膽識,令人欽佩,其中的斗智斗勇,和堅定不移的飽著救贖之心的堅持,令人動容,而最后的結局也叫人大快人心。這部以男性的社會性別為背景的越獄題材的作品,其中也體現(xiàn)了許多男性才具有的的社會特質(zhì),本文就試從社會的性別角度來淺要解讀。
一、電影內(nèi)容簡介
故事發(fā)生在1946年,安迪是一位年輕有為的銀行副總裁,因被人誣陷謀殺自己的妻子而被判入獄鯊堡20年。在獄中,他認識了“萬事通”瑞德,而且還與他逐日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監(jiān)獄里總會有這樣的人,就像電影告訴觀眾的一樣,他總能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包括一些違禁品。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無情和監(jiān)獄的腐敗黑暗,甚至是像“三姐妹”那樣的被扭曲變態(tài)的凌辱,外表看似柔弱的安迪卻有著無比強大的內(nèi)心。并沒有因此而妥協(xié),堅信自己無罪的他從入獄那天起就決定總有一天會離開這里。他創(chuàng)辦了監(jiān)獄最好的圖書管,幫助年輕的囚犯重塑目標,甚至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憑借自己出色的理財知識幫助典獄長洗黑錢做假賬。然而,他從來沒有失去目標,失去斗志,在黑暗的監(jiān)獄里生活,也從不放棄對自由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通過各種努力實現(xiàn)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救贖。從這樣一部傳統(tǒng)的監(jiān)獄題材作品,可以看出男性為主體的視角所體現(xiàn)的某些深意,所賦予的人性的獨特魅力。
二、男性社會性別在監(jiān)獄中因素的解讀
看這部耐人尋味,經(jīng)久不衰的影視作品,就不得不被男主人公安迪和第二男主角瑞德所吸引,當然,作品中的每個角色的安排都獨具匠心,別有深味。影片的主題毫無疑問就是救贖。我們在被安迪強大的救贖之心所震撼時,是否有換個角度考慮呢?若是安迪的社會性別是女性,結局又會怎樣?或者說《肖申克的救贖》背景設置為什么是男性監(jiān)獄而非女性監(jiān)獄?我想這都是有必然原因的,其中牽涉的社會性別因素,是主要的原因。下面就從影片中兩個很經(jīng)典的象征入手,淺析男性這一社會性別特征在作品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價值。
(一)鶴嘴鋤的時光
安迪能成功越獄,謎底的解開,人們的視線竟是落在了這把毫不起眼的造不成任何傷害的小石鋤。安迪挖通這面墻,用了20年的時間。在這20年里,他每天只能挖幾褲兜的土,他必須忍受這么小的工程量,他不能像愚公那樣掄開了袖子大干,因為監(jiān)獄所賦予的特定環(huán)境,任何冒險激進的行為都會帶來整個行動的失敗。20年來他隨時都可能被人發(fā)現(xiàn)越獄的秘密,多少年的努力和盼望隨時都可能毫無價值,他不能告訴任何人,甚至是他最好的朋友也不能知道,把秘密一直藏在自己的心里,忍受著這個秘密帶來的興奮,希望,痛苦和憂慮。也就是說,所有的快樂,孤獨,盼望,恐懼,失落只能屬于他自己一個人。試想有幾個人可以辦到如此的堅韌,如果內(nèi)心的救贖之心沒那么堅定,又如何支撐過20載的浮沉?不得不承認,從這小小的鶴嘴鋤所經(jīng)歷的漫長時間來看,這也是一種男性特征的擴大化的影視效果,也是影視帶給人們的超然的獨特魅力所在。男性在社會中,向來較獨立,有敏銳的思辨能力和破釜沉舟的勇氣,理智而又更具控制力,理性是他們的主導思想。而女性,則很難想象可以承受如此大的磨難,甚至連這種壯舉的存在看起來也是天馬行空般的虛幻。這漫長歲月的忍耐力,對于多情依賴的女性來說,無疑是很難辦到的,女性向來是感性的動物,要自己始終年復一日的重復如此龐大的工程,并且耐得住寂寞和守得住秘密,著無疑是巨大的煎熬。
一把小小的鶴嘴鋤,從它伊始的尖尖嘴到后來的圓鈍所承載的歲月,已凝聚成了一種象征,一種男性獨特品性下的力量之源,對抗惡勢力,堅守救贖之心的武器。
(二)高墻下的自由追求
“肖申克”一詞來源于對影片中監(jiān)獄的英文原名Shawshank的音譯,但在電影中,也曾被譯成鯊堡,這個翻譯更能夠隱射鋤當時監(jiān)獄的深意。影片中瑞德的描述對高墻的獨到見解十分到位:“這些高墻很有趣,起初,你討厭它,然后你逐漸地習慣它,一段時間后你才開始依賴他,這就是體制化?!?/p>
許多獄中的人都逐漸的經(jīng)歷這個過程,忘記了自由,習慣了麻痹。而安迪是不同的,瑞德曾這樣描述過安迪:“他行走在監(jiān)獄廣場上,陽光灑在身上,很不一樣,就像一個悠閑的散步的自由人一樣?!倍驳?,也的確如此的竭盡全能去追尋精神的自由,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他通過一系列的行動來實現(xiàn)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心靈救贖。在這里,只能很佩服“他”的那種頑強和對自由的心靈的堅持,我想,這是“她”所不可能及其渺茫的一種堅守吧。即使在這個提倡男女平等和以女權主義甚行的時代,我們也無法抹去男性這一社會性別所具有的特性,殊不知物極必反,若硬是加給女性這些特質(zhì),無異于自欺欺人和盲目激進,顛倒了自然的法則。社會中的男性,確實更有實力和更容易去實現(xiàn)抱負和獲得成就。安迪這樣一個被影視擴大男性特征的代表,也張揚了這種充滿陽剛荷爾蒙的堅守。正是這種對救贖之心的堅守和對自由無比渴望,支撐著安迪,完成不可思議的偉業(yè)。
三、結語
《肖申克的救贖》是關于一只“羽毛過于華麗的鳥兒”掙脫牢籠的漫長歷程。“他”涵蓋了社會中男性獨特氣質(zhì)所塑造的夸大化極限。這種越獄,是男人智慧和血性的體現(xiàn),是信念支撐下最完美的品質(zhì)。獄中男人間的深厚的友誼,就像一壇陳年老酒,少了女人之間的勾心斗角,嫉妒敏感,多了些醇香綿長,值得細細品味和珍藏。當然,這并不是全面否定女性這一社會性別的存在價值,而是各自天性使然,各取所需而已??傊?,這是一部關于男性的救贖之心的偉大作品,值得人細細品味。
參考文獻:
[1]查德華. 希望的力量—《肖申克的救贖》影評[J]. 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2010.04
[2] 杜棠.意志、救贖、希望—評小說《肖申克的救贖》[J]. 民間文化論壇,2010.14
[3] 張艷紅.《肖申克的救贖》:囚禁下的自由與希望[J]. 電影文學,2010.8
[4] 汪瑞林.你被“體制化”了嗎?——看《肖申克的救贖》有感[J]. 內(nèi)蒙古教育,2010.15
作者簡介:陳君(1988.8—)女,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