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個文學(xué)討論大會,題目是《最美麗的語言》。然而,在這美麗的題目下,一群作家請出了一個個老奸巨猾的魔術(shù)家——語言,一篇篇精品長而又長,但同操漢語的討論者們誰也沒聽懂誰強(qiáng)調(diào)的主題是什么。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其實,簡單才是最美的語言。
我國歷史文化魅力無窮,古典精作數(shù)不勝數(shù),但同樣也是非常復(fù)雜難懂,因此,對于我們來說無疑是有心而無力。
文化快餐通俗來講就是指人們將文壇巨著濃縮起來取主要部分將其重新編寫起來,為人所知。這就譬如,一棵生命力很旺盛的樹,修剪它的枝葉到適當(dāng)?shù)某潭?,根還能始終抓得牢固。彼此了解,那么這不正是我們索要的——?dú)v史文化的永遠(yuǎn)存留嗎?
在化學(xué)反應(yīng)中,石墨與鉆石是碳元素的構(gòu)成,因此如果有足夠的壓力就可以把石墨轉(zhuǎn)化成鉆石。在生物中,由時間去為“流行道俗”發(fā)酵。
文化代代傳承,潛藏在各種事物中,讓人總感覺有一種不可阻擋的魅力?!懊髟聨讜r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出自蘇軾之筆,非常著名的《水調(diào)歌頭》,被當(dāng)代人譜之以曲調(diào),從鄧麗君的嘴里不僅唱出了蘇軾對弟弟蘇轍無限思念,更唱出了天下離人的共同心愿及美好祝福。當(dāng)時的流行,在幾十年后的今天,再次變成了經(jīng)典,傳唱不止,其中曾被王菲翻唱成為自己的代表曲??芍沤裎幕慕Y(jié)合,碰撞出的火花能照亮了不少人嘛!能把古典文化引入當(dāng)今流行歌曲的還有很多。比如《曹操》“曹操不羅嗦,一山要拿荊州,用陰謀陽謀,明爭暗奪淡薄,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其中就應(yīng)用到了《三國演義》中的部分情景,《曹操》讓人想到了戰(zhàn)火紛飛的場面讓人心寒。還有《皇帝》《霍元甲》《將軍令》《老子》等火熱流行的歌曲都影射著我國的古典文化。其中《霍元甲》還加入了戲曲元素,唱出了他的英姿豪氣,使歌曲更有中國的味道,因而形成了一陣中國風(fēng)。讓人們在流行之中記住古典,記住傳統(tǒng),在經(jīng)典中享受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我們的心情隨著歌聲起伏。動聽的音樂,完美的享受,刺激著我們的每一個神經(jīng)細(xì)胞。
在影視方面,也蘊(yùn)藏、糾纏著數(shù)不盡的古典文化。那些把原著作稍加改動,就幻變成無數(shù)部讓人癡迷,感動的電視作品。
《西游記》,瞧!唐僧的慈悲:世間無壞人!沙僧的忠厚,八戒的好色,尤其孫悟空的精靈,火眼金睛,神通廣大,總能把一切看透;還有救苦救世的觀音,調(diào)皮勇敢的哪吒,這一幕幕都展示在人們的面前。隨著這情節(jié)的跳動,人們大飽眼福。這就是文化快餐給人的無盡精神快感。
《三國演義》一眼就盯住了那正在戰(zhàn)場廝殺的張飛,一刀殺去,四下間刀光劍影,只見,張飛猛將一閃,又一甩大關(guān)刀,閃電般速度又一度解決了一小卒。所謂張飛猛如虎,刀如牛般的勁,真如親眼所見。還有那柳條胡子的關(guān)羽,賢明有臉而俊郎的劉備,心胸狹隘的周瑜,你看,智勇多謀的智多星諸葛亮正搖著鵝毛白扇子,真是風(fēng)度十足。此種種英雄都生龍活虎的在我眼前演繹著一段又一段的傳奇,此刻我多想回到那爾虞我詐的年代,做一名揚(yáng)名天下的英雄。
無論87版《紅樓夢》還是朱淵新版電視劇除了提供娛樂,文化上的意義,就在于為眾多沒有閱讀過《紅樓夢》的觀眾提供了一個用視覺了解這部經(jīng)典小說基本內(nèi)容的機(jī)會,依然是文化快餐,朱淵說,是否忠實于原著根本就不應(yīng)該成為一個問題,因為文字著作和訴諸于視覺感官的影視作品根本是兩種不同的文藝形式。這正如同燉的牛肉好吃,還是考的牛肉好吃,這樣的比較沒有道理,因為這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味道。來看看電視?。毫主煊竦臏厝?,賈寶玉的才華,丫頭小鳳兒的善良,都使我們的領(lǐng)略更高一層。此時此刻,再一次打開原著,不禁覺得洗去了許多的乏味,這何嘗不是一件大好事呢!
文化藏在歌曲里,文化藏在電視劇里,文化也就都烙印在了我們的心里。
雖然一滴水映照出的不是整個大海,但畢竟它也是大海的組成部分,有著大海的味道,通過它,我們總能對大海有些理解。
俗話說:“寧嘗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框?!蔽幕觳驼聃r桃是人類思想的精華,它使人暫別瑣碎與平庸,浮躁與虛妄,變得清新氣爽,心靈寧靜,聰明的人是不會長久疏遠(yuǎn)的。
餐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其實每一道菜只需吃一點,即可知他的味道如何。有的名著,差不多幾萬字,情節(jié)過于繁雜,里面的內(nèi)容又不易弄懂,導(dǎo)致大部分讀者因缺乏時間與耐心而放棄了閱讀名著的機(jī)會,更別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了。聰明的人,很快想出給他瘦身的方法----壓縮它們,幾百頁減少到幾十頁甚至幾段,出現(xiàn)了許多濃縮版的名著,這些濃縮版的名著情節(jié)較簡單,全文篇幅較短,讀起來輕松快捷便利,容易增加讀者的興趣。情節(jié)縮短又不殘缺,同時降低了古時名作理解的難度,使各類名著得以廣泛傳閱,并因此加深了文學(xué)底蘊(yùn)。名著之一《史記》,原著非常厚,我曾經(jīng)拿來翻閱過,被它“征服”了:它的字密密麻麻,雖然下面有注釋,但要一個字一個字讀好并翻譯,那豈不把人折騰死?瞧!還是方洲厲害,把全彩本《史記》中的典故濃縮成只有230多頁的故事,《鴻門宴》《四面楚歌》等不是簡單了嗎?文化快餐使那冗長而百思不解如同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的羊腸小道的古文瞬間變得豁然開朗?;蛟S,沒有快餐可少些脂肪,但沒有文化快餐則失去銘記的快樂。
一本書是一片葉,一葉知秋;一本書是一場戲,一戲人生;一本書是一杯水,一杯滄海。有的名著,太長,太難懂,“文化快餐”將其問題迎刃而解?!皠h繁就簡三秋樹,立異標(biāo)新二月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本好書是大師心靈的鮮血,我們可以使用“文化快餐”取其“畫龍點睛”之筆,那個妙哉。
傳承依靠語言的特殊凝聚力來達(dá)成?!笆朗鹿烹y全”!雖然縱向傳承真實性很可靠,但是可能會引起人們厭煩,無聊的情緒。而橫向傳承有些不太真實,但它卻能提高人們的興趣。 2010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在北京正式推出6本口袋書(POOK)系列書,該系列書是由青年作家郭敬明策劃。他表示:“口袋書是介于原有書籍和雜志之間的出版物樣式??诖鼤男再|(zhì)是可以讓讀者朋友在很短的時間就看完一個故事,篇幅一般介于短篇和長篇小說之間,大多數(shù)是六七萬字之間,但和長篇小說帶給大家的感受是一樣的,——而且這種口袋書是方便攜帶的,恰好滿足了讀者追求輕松的心態(tài),可以迅速閱讀,在閱讀中感動,雖然迅速輕松,但并不代表它沒有品質(zhì)?!保?部口袋書又作為文化快餐新的嘗試,將文化推陳出新,盡顯特色的文化。文化快餐把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經(jīng)典文化換成充滿歡笑的簡單娛樂信息,這樣的鮮活,簡直是天才的創(chuàng)舉!這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文化消費(fèi)。
有人云:“吃肉當(dāng)然好,但終究不如啃骨頭來得有勁?!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快餐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它就像“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鷹才能在風(fēng)雨中翱翔”一樣。不花上吃奶的力氣就不能達(dá)到應(yīng)有的水平的。惟具如此,它所帶來的方便和快樂非同一般,尤如網(wǎng)絡(luò)的精彩,只要你輕輕點擊,一切就盡收眼底,這不正是文化快餐的內(nèi)涵嗎?泰戈爾最有名的一句詩:“天空中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边@正是對文化的飛快發(fā)展作出最好的詮釋。容量之大,讓人匪夷所思。
人們常常把文化比作智慧,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xué)的鑰匙都毫無疑義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在于逢事問個為什么?!钡拇_如此,文化的疑問使我們的智慧之樹開出艷麗的花,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作家蘇童在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篇成電影后吸引了廣大觀眾的目光,使他一飛沖天,名聲大振,這不就說明了“文化快餐”的勝利嗎?文化的根始終不變,只是表達(dá)形式的轉(zhuǎn)化而已,不僅讓文化養(yǎng)精蓄銳,而且給文化重振雄風(fēng)的希望。
文化快餐,由我這文化速食者駕駛著我們的文化快車,暢游在文化的城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