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兩則
子欲居九夷?;蛟唬骸奥?,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選自《論語·子罕》)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選自《論語·雍也》)
探究練習(xí)
1.“人不堪其憂”,“憂”的是__________,
回“不改其樂”,“樂”的又是__________。
2.解釋下列黑體詞的含義。
(1)子欲居九夷( )
(2)賢哉( )
(3)一簞食( )
(4)人不堪其憂( )
3.翻譯下列句子。
(1)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讓老師孔子反復(fù)感嘆的是顏回身上的什么品質(zh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誡子書
□[三國]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選自《諸葛亮集》)
探究練習(xí)
1.這封信從_________和_________兩方面進行論述,告誡兒子修身養(yǎng)性、儉樸生活、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
2.解釋下列黑體詞的含義。
(1)誡子書( )
(2)非寧靜無以致遠( )
(3)意與日去( )
(4)將復(fù)何及( )
3.翻譯下列句子。
(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篇短文的標題為 《誡子書》,作者在文中對兒子提出了哪些告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靳秋田索畫
□[清朝]鄭板橋
三間茅屋,十里春風,窗里幽蘭,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沒沒墨墨,絕不知樂在何處。
惟勞苦貧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閉柴扉,掃竹徑,對芳蘭,啜苦茗。時有微風細雨,潤澤于疏籬仄徑之間,俗客不來,良朋輒至,亦適適然自驚,為此日之難得也。
凡吾畫蘭、畫竹、畫石,用以慰天下之勞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選自《鄭板橋集》)
探究練習(xí)
1.“三間茅屋”“閉柴扉,掃竹徑”等內(nèi)容表現(xiàn)了作者生活的 ;“窗里幽蘭,窗外修竹”“對芳蘭,啜苦茗”則又表現(xiàn)了作者志趣的 。
2.解釋下列黑體詞的含義。
(1)窗外修竹( )
(2)惟勞苦貧病之人( )
(3)忽得十日五日之暇( )
(4)啜苦茗( )
3.翻譯下列句子。
(1)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客不來,良朋輒至,亦適適然自驚,為此日之難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篇文章反映了鄭板橋怎樣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