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青年女詩人王春暉的短詩集《緣》付印了。我首先祝賀作者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邁出的這重要的一步,用她的情感、心血、勤奮凝結(jié)而成的可喜收獲!十多年來,我陸續(xù)收讀、編發(fā)過她的一些散文詩、散文和抒情短詩等作品,并通過電話與書信對她已有所了解。這次她出詩集,我先是閱改原稿,后是校閱清校,知她出書不易,就從多方面盡可能地給予幫助,同時在反復(fù)閱讀中對作者的詩情、詩意、詩心有所感悟。作者希望我能于詩集前寫篇序文,我不愿拂作者一番美意,就寫下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只擔心寫不到位,難以引領(lǐng)讀者去深入品味,讓作者與讀者失望。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就聊作拋磚引玉吧。
我沒有見過作者。作者執(zhí)意不在書中印上自己的照片,她不像當今一些女作家那樣,喜歡將自己靚麗的青春照炫印于封面或彩色插頁。作者注重向讀者展示的是自己純真、善良、美好的內(nèi)心世界,是感情難割難舍的那份牽掛,是對愛戀對生活的回味,是對理想的熱切追求。在高等學(xué)府里,作者學(xué)的是美術(shù)設(shè)計與裝飾方面專業(yè),踏入社會后從事的又是建筑裝璜工程技術(shù)工作,而文學(xué)與藝術(shù)正是相通的,理工科與文科也是相通的。如果說,生活中的作者,用她的勤勞、才智與汗水,為社會設(shè)計出、建造起一幢幢漂亮的樓群,那么,在文學(xué)藝術(shù)天地里,作者用她的靈感、心血與才藝,卻在為人世間打造出另一種美侖美奐的工程,這就是靈魂的工程,用的是心靈的網(wǎng)絡(luò)、情意的潮涌、理想光芒的照耀。也因此,我們只有了解作者鮮明的個性,作者的成才之路,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探討作者這部詩集的內(nèi)涵。
這部詩集以“緣”命名,以“緣”為主旨,從緣起到緣盡,從緣聚到緣散,從緣由心生千千結(jié)到情由意起漲又落,從夢幻般的浪漫、憧憬、純癡到生活中的實際,錯失、痛惜,真是情何以堪,耐人咀嚼,久久回味。這本詩集優(yōu)美而婉約,含蓄而耐讀。比如《相通》、《邂逅》寫的都是隨緣而至,但由于無心的錯失,就留下了《相思》、《長相思》等詩篇,就有了《憶》及《追憶》和《望》及《盼望》等綿綿長長的情懷,就有了《花開茉莉》、《百合的心情》等時令睹物傷神之作,就有了“淚水將相思綴成串串紅豆”,就有了“對你從未偏移的愛/思念的風吹皺一湖的水”……
作者把江南的景色寫得很美,也富有特色。石榴、楓林、月桂樹、芭蕉樹、芙蓉樹、桔園、蘭花、雛菊、睡蓮、夏荷、稻花、槐花、山茶花、桅子花、無花果……盡皆入詩,五彩繽紛,且都寫出了靈性。然而,走出花季的作者,卻有太多的感傷,那些夜雨、碎雨、落淚,往往使人不忍卒讀。我特別留意作者寫春天的詩章。春天,陽氣上升,萬物生長,欣欣向榮。作者的詩句里躍動著生命的活力,欣喜地傾聽著春日的雨聲,為美好的春光而歌唱。心情是陽光的。陽光充沛的春日里,也有陰雨晦暗,而陰雨晦暗影響的正是人的心情。在人生的春天里,有個好心情,就活得充實而快樂。人生的春天,也不能光靠年齡段來劃分。有的人,即使走向中年,甚至走向黃昏,仍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仍能為社會人生做出貢獻,仍有一顆仁厚友愛之心,那么其生命之春將永駐。同樣,深秋時節(jié)也并非只是花凋葉落,花涼凄清。秋天,象征著成熟,是在收獲果實。正如作者詩中寫的:“是顏色紛呈的景?!比绾慰创笞匀?,如何看待社會與人生,心態(tài)不同,境界不同,感受就不同。
春暉年富力強,正處于人生的春天。她所處的地域人文資源深厚,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是真正的人杰地靈,自古及今,偉人倍出。我在青年時代,為飽覽天府之國山光水色,體察民情民意,尋訪紅史勝跡,曾從重慶出發(fā),步行走到貴州遵義,也曾多次到過清雅沁心、綠意漫腑的成都小住。中年以后,由于工作需要,又曾多次去過四川及重慶的許多地方。我覺得自身也受到了許多滋養(yǎng)、陶冶。作者工作地長沙,我至少去過五次。青年時代,我懷著朝圣般的激情,有一天凌晨從長沙步行出發(fā),趕天色黑盡趕到了韶山,一天奔波一百六十多里,為的是觀韶峰,聽韶音,瞻仰少年毛澤東的發(fā)祥地。后來,我?guī)缀踝弑榱巳嫠乃N覍Τ啥寂c長沙的領(lǐng)略觀賞,還算膚淺,然遠不如作者體會深切,但已是終生受益無窮了。更何況,如今的祖國,已步入健康發(fā)展、繁榮興旺的軌道,為那些同作者一樣正值人生春天的才俊,提供了絕佳的大環(huán)境、大背景、大機遇。也為此,我對作者成才成功寄予厚望。不必再《惘》,“別人的故事里人生也并非花滿枝丫;自己足跡里的人生,心中埋著久遠的詩失落的夢。”現(xiàn)在,讓“久遠的”詩意澎湃,圓了“失落的夢”,正逢其時;作者也不再《惑》,誠如她的詩透出的心聲:“珍視生命/惜緣的心/才是生活的真諦?!?/p>
《緣》是寫愛戀寫感情生活的。但愛情絕非人生全部的內(nèi)容。再說,愛與被愛應(yīng)是終身的緣,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我們不妨從困擾自己的往昔情愛中解脫出來,以一種豁達的大愛直面人生。比如親情、友情、鄉(xiāng)情……愛有多種多樣。作者寫的《木梳》一詩,于木齒間尋覓“對媽媽遲到的愛”,就很動人。父母養(yǎng)育兒女不易,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無微不至的,寄托厚望的?!鞍偕菩橄取保魞号畬Ω改付疾缓貌粣?,能對朋友好嗎?能關(guān)愛他人關(guān)愛社會關(guān)愛事業(yè)嗎?為文先立德,一個人若想取得成功,首先得把人做好。我既幫春暉出書又寫拙序,也是一種文緣,愿以此愚志與春暉共勉,并祝福作者春永駐,暉常耀。
(王春暉:《緣》,中國國際文藝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