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太總算明白,中國富人是怎么炒高了國外大城市的房價。
話說邁太在倫敦期間風聞—個小道消息,城郊有戶普通人家喪父,兄妹二人辦完后事合計著變賣那棟房子,整理出的陳年雜物該扔的扔,看還像樣的就送去二手商店拍賣,其中包括—個從車庫垃圾中撿出來的臟兮兮的破瓷瓶子,原本心想,這一大堆能折成幾百英鎊的現(xiàn)金就不錯了。沒想到,鄉(xiāng)村拍賣行的老板還懂一點中國古董,擦干凈那個瓶子,找來專家團鑒定一番,最后確定那可能是一件民國時期仿乾隆的粉彩鏤空鑲金水藻紋的瓷器。
原本英國人民倒是很少傳播這么細小的八卦,只因邁太是張中國面孔,所以特意來說給她聽。邁太聽過也就一笑,心想,不就是個仿的嗎?還是民國的。在博物館,唐宋真品都不知看過多少件了。
消息剛如風般吹過的第二天,邁太忽然接到無數(shù)國內友人的電話,第三天,沒有打電話的都直接出現(xiàn)在她面前,一手拖著大小箱子,箱子上貼著剛剛從中國飛來的行李條,另一只手里攥著邁克的便條,神情肅穆地遞給邁太。
便條上無一例外地寫著:我親愛的太太敬啟,見信如晤,茲有我至交好友因要事不眠不休飛抵你處,你不必管他食宿,但請務必幫他打探到第一手情報!養(yǎng)妻千日,用在此時,還請看在夫君薄面,竭盡所能。注意,此便條為獨家授權,情報為絕對隱私,切記,切記。你的哈尼親筆。
當邁太看到第十三張完全相同的便條之后,她完全有理由相信,她的哈尼是分別受到了這么多人殘酷的要挾。她驚懼滿懷地偷偷打電話回家,卻聽到邁克樂呵呵的聲音,哈尼,當然是要挾啦,是好多現(xiàn)金的要挾噢。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再說專家團給拍賣定了一個80萬英鎊的底價。那對兄妹都是工薪階層,登時高興得差點暈過去。鄉(xiāng)村拍賣行的老板也激動萬分,這可是他有生之年拍賣過的最貴的古董啊,雖然沒法跟佳士得和蘇富比相提并論,在這偏僻的鄉(xiāng)下也算是一樁大買賣了。不過顯然他們都興奮得太早了。
拍賣前一天夜里,倫敦戈登·拉姆齊餐廳和湖南餐廳里人滿為患,初來乍到的中國面孔油光锃亮讓餐廳的燈光都為之黯炎了。竊竊私語在人群中流轉。拍賣會場在哪里你知道嗎?聽說在郊區(qū)。郊區(qū)哪里?不知道啊。那個拍賣行叫什么名字來著?我們也不知道啊。
看來這地址真得去貝克街問福爾摩斯才行。
第二天早上,拍賣會場上人山人海。參加拍賣的洋面孔們很快就悻悻地退出了戰(zhàn)斗,一個宋朝的瓷瓶在歐洲最多拍賣到幾百萬英鎊,這個民國仿品也瞬間飆到了幾百萬。
拍賣師小錘子落下,轉眼又有新的高價被報出來,再落錘,又看見臺下有牌子舉起。所謂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啪地一聲響,錘子敲斷了。咕咚一聲,物主兄妹中的妹妹,那個中年英國婦女中途倒地,被抬出拍賣現(xiàn)場。這回是真的休克暈過去了。這還是在價格只報到1000萬英鎊的時候。
這么高價的瓶子怎么會只是一件民國的仿制品呢?這當然是乾隆官窯真品啦。誰說這是個仿制品的?這個人簡直太陰了!最后一錘落下去的是5000萬英鎊以上的一個數(shù)字,相當于人民幣5億多?,F(xiàn)在邁太總算明白,中國富人是怎么炒高了倫敦、溫哥華、新加坡、悉尼和紐約等城市的房價,讓全世界人民和絕大多數(shù)中國平民一起陷入買不起房的困境。
后來呢?邁太聽說,后來這筆錢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并沒有付給瓶子的主人們,盡管他們在拍賣會上高興得暈過去好幾回。中國的拍賣代理人是拿提成的,拍下來才有錢拿,拍得越高提得越多。中國買家因此不認賬,指責代理人和拍賣行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