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住宅、辦公樓及大多工業(yè)廠房都采用框架結構、框剪結構或筒體結構,磚或空心磚等砌體結構作為其填充墻和隔墻,雖然已不再起到承重的作用,但其施工質量也必須保證,本文就砌體結構施工質量的控制加以敘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砌體工程 施工 質量控制
1 做好砌體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 做好材料準備。配合比報告必須懸掛在建筑砂漿攪拌現(xiàn)場,工人在操作過程中嚴格按配合比進行攪拌,盤盤過秤,水泥砂漿必須在2-3小時內用完,砂漿嚴禁隔夜使用進行砌筑。砌筑前一天將砌塊及配磚澆水濕潤充分,嚴禁干磚上墻和干磚上樓后進行潤濕。
1.2 做好模數(shù)計算及放線工作。認真計算模數(shù),否則會造成灰縫過大不均,增加施工成本以及植筋位置錯誤等問題。樓層放線應以結構施工內控點主線為依據(jù),按照砌體施工檢驗批做好樓層的放線工作,根據(jù)施工圖彈好樓層標高控制線和墻體邊線。在砌體放線合格后,涉及到與混凝土結構交界時,應采用植筋方式對墻體進行植筋作為拉接筋,按設計要求設定錨固長度。根據(jù)不同梁高組砌并按“倒排法”排磚,準確的定位植筋位置,并按設計要求確定鉆孔深度;用專用電動吹風機清理孔洞以保證確保粉塵的清理效果;再經(jīng)過墻體拉接筋抗拔試驗,并確定合格后才能進行砌筑。
1.3 構造柱及預制過梁的布置。嚴格按建施圖要求進行構造柱的設置、布置工作,按設計要求確定縱筋搭接長度,并加密設置搭接區(qū)域的箍筋。在構造柱采用預埋鋼筋時,鋼筋留設長度應確保滿足搭接要求。嚴格按設計圖集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進行所有預制過梁的預制工作,制作完成后應標示出上下面,避免鋼筋安裝位置反向。提前制作過梁,確保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安裝。
1.4 衛(wèi)生間墻底的處理。按規(guī)定要求,采用200mm高、寬同墻厚的C20素混凝土在衛(wèi)生間墻底進行澆筑,并在混凝土澆筑前進行鑿毛,然后用水沖洗濕潤,澆筑過程中必須確保密實性。
2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2.1 做好配磚、排磚工作。除衛(wèi)生間素砼澆筑200mm外,其他所有墻體按實心配磚砌筑,在砌筑完成后對照各方確認的固化圖復核所有墻肢、門洞及門垛、窗洞等尺寸,在計算門窗洞口的高寬時必須含地坪和抹灰的厚度。如果排磚至墻底鋪底灰厚超過2cm時用細石砼進行鋪底砌筑,并嚴格按圖紙要求留設門洞,控制好尺寸。
根據(jù)墻高在墻體砌筑前采用倒排法確定砌塊皮數(shù),先留足后塞口200mm高度(預留高度允許誤差±10mm),采取由上至下原則根據(jù)磚模數(shù)進行排磚,后塞口斜磚斜砌角度控制在60°±10°,并逐塊敲緊擠實。
2.2 墻體的砌法。墻體砌筑時,應采用一順一丁的砌法進行實心磚砌筑;順砌法進行空心磚砌筑,不允許出現(xiàn)通縫且搭砌長度不應小于90mm。在墻體砌筑時要求灰縫不得超過8-12mm,同時要求同一面墻上砌體灰縫厚度差小于2mm,只有這樣灰縫在觀感上才能保證均勻一致。砌筑灰縫砂漿飽滿不低于90%并應橫平豎直,不允許出現(xiàn)擠接密縫的豎縫。
應沿墻、柱500mm的間距植2Ф6.5鋼筋,以此標準進行拉結筋的設置,并且要求,伸入填充墻700mm且不小于1/5墻長,在填充墻轉角處設置水平拉結筋;伸入填充墻或構造柱中所有的拉結筋端頭應做成180度的彎鉤。
對于衛(wèi)生間(除墻根200mm高采用C20素砼)以上1800mm的高度范圍內必須用實心磚砌筑;廚房墻體1500mm高以上至梁底或板底必須砌筑實心磚;構造柱邊及L、T型墻轉角、欄桿與后砌墻相交處(底標高為陽臺梁以上1000mm砌筑300×300)以及門窗洞口四周也必須用實心磚砌筑。
2.3 門窗洞口及管道井處的砌筑。遇有砌體安裝留洞寬度超過300mm以上時在洞口上部應設置過梁;當消防箱、衛(wèi)生間墻體洞口寬度小于600mm時應設置鋼筋磚代過梁,否則也應采用預制過梁或現(xiàn)澆過梁。必須統(tǒng)一以標高1m線標準控制進行所有門窗過梁安裝,按施工圖尺寸要求進行門窗洞口的留設,應采用細石砼在過梁擱置處進行座漿,擱置長度應大于250mm,在相鄰門洞間過梁交叉處現(xiàn)澆過梁。
墻體砌筑完成7天后進行墻頂后塞口斜砌作業(yè),應采用多孔配磚進行后塞口的砌筑,斜砌角度應控制在60度,斜砌灰縫厚度應寬窄一致與墻體平砌要求相同,兩端可采用預制三角砼塊或切割實心磚進行砌筑。注意砌體砂漿飽滿度以防止外墻滲漏,特別是要控制好外墻后塞口砂漿的飽滿度。
管道井安裝完成后再進行墻體的砌筑,在后砌墻位置根據(jù)平面尺寸留設磚插頭及甩槎拉接鋼筋,在樓板吊補、管道安裝及管道口周邊的防水處理完成后才可以進行后砌墻體的砌筑作業(yè)。
2.4 構造柱的設置及施工。按經(jīng)確認的構造柱平面布置圖進行留設砌體構造柱,首先進行構造柱鋼筋的綁扎,然后進行墻體砌筑;構造柱的馬牙槎按先退后進設置,退進的尺寸留設60mm,端部須吊線砌筑,保證位置準確。構造柱縱向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按設計要求留設,并加密搭接區(qū)域的箍筋。
在進行砌體構造柱的模板安裝前,應先將底腳砂灰清理干凈,并用貼雙面膠的方法來堵縫,粘貼時應彈線,這樣才能保證粘貼的順直和粘貼界面的清晰。采用對拉螺桿進行構造柱模板的拉接,構造柱的上端制作成喇叭口,并用砼澆筑牛腿,當模板拆除后再將牛腿剔鑿。略高于梁下口1~2cm處進行喇叭口模板的安裝,并保證喇叭口混凝土澆筑密實。
2.5 邊梁、過梁的設置。落地窗地臺或陽臺邊梁等處的混凝土二次澆筑部位的澆筑高度按經(jīng)業(yè)主方確認的平面圖示尺寸進行澆筑;在對陽臺邊梁等處二次澆筑時應同時埋設欄桿并安裝預埋鐵件,為保證埋設位置的準確性應后置埋件。如果現(xiàn)澆過梁兩端均需要植筋時,應控制過梁底部鋼筋接頭的位置,接頭位置不得留在梁跨中部,應錯頭在1/3跨邊以保證搭接長度。
2.6 要保證線管、線盒敷設時不影響砌體的質量。根劇施工圖在砌體上標出線管、線盒的敷設位置和尺寸,然后根據(jù)所標的位置進行砌體線管、線盒的安裝。首先,使用切割機按標示切出線槽,嚴禁使用人工在墻上進行剔打,在砌體上開槽時嚴禁開水平槽而應采用45度的斜槽。線管敷設彎曲半徑盡量避免直接,應符合要求并牢靠固定。在砌筑過程中進行安裝留洞的埋設,不應在事后進行鑿洞。采用切割機在墻上切槽埋設豎向線管,當進行多管埋設時,應保證線管之間凈距不小于20mm的切槽寬度。在進行水平方向線管切槽時,禁止在空心磚上切槽。線盒周邊及線槽周邊要求用細石混凝土進行填塞,在細石混凝土填塞密實后,再按要求掛鋼絲網(wǎng),以防止抹灰時產(chǎn)生裂縫。
當墻體砌筑完畢,線管及線盒也安裝完成后主體結構驗收前,混凝土與砌體接縫兩側各150mm厚的表層抹灰應加掛0.8厚鍍鋅鋼絲網(wǎng),并采用專用鍍鋅墊片進行壓釘。如果不同材質交接處有高低錯臺的不平整,則需高剔低補后再釘鋼絲網(wǎng),嚴禁使用非鍍鋅墊片或鐵釘在鋪釘鋼筋網(wǎng)過程中直接鋪釘。
3 砌體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
在實際砌筑過程中,會有一些常發(fā)的質量問題,我們應對其進行妥善的處理。
3.1 遇到部分拉接筋下料尺寸未計算準確,導致伸入墻體長度不足;植筋長度達不到設計規(guī)定且不能滿足抗拔要求。這時應根據(jù)墻體長度確定不同墻肢的拉接筋種類;孔鉆設標尺,保證鉆孔深度。
3.2 部分墻垛植筋位置出現(xiàn)偏移,部分伸入填充墻體的拉結筋端頭未做180度彎鉤。此時應統(tǒng)一鋼筋種類并根據(jù)門垛尺寸確定鋼筋植筋位置。
3.3 部分門洞尺寸小于設計要求,墻體砌筑上下磚錯縫,灰縫控制普遍較差且不均勻一致,豎縫出現(xiàn)擠接密縫。針對這一問題,需要我們在施工時對門窗洞口尺寸按砌體施工圖留設準確并加強檢查,要求施工人員注意磚砌體的幾何尺寸;提高磚工技能水平,明確砌筑方法。
3.4 當遇到構造柱喇叭口處混凝土一次性澆筑不到位,且不密實,存在嚴重質量缺陷的問題時,我們應改變喇叭口模板制作方式并采用小型振動棒振搗密實。而構造柱馬牙槎砌筑未統(tǒng)一進退,混凝土澆筑未采用振動棒進行振搗,存在大量麻面、孔洞發(fā)生時,不符合要求的應要求返工重做,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技術交底工作。
3.5 施工中發(fā)現(xiàn)實心配磚幾何尺寸極不規(guī)范,大量配磚墻體部位已嚴重返堿。此時要求對外觀尺寸超標嚴重應清退出場;采用水洗、打磨等措施處理,合格后用于工程實體。如經(jīng)處理仍不合格的,則需更換供貨廠家,重新選用配磚。
3.6 在埋管時開槽隨意性比較大,強弱電箱在安裝時,尺寸大小、位置定位不準確等失誤導致砌體剔打面積增大,這會嚴重砌體的質量,避免這一現(xiàn)象發(fā)生就要求施工時根據(jù)管徑、根數(shù),確定開槽尺寸,在砌體上彈出雙線,并用切割機開槽;根據(jù)廠家提供的尺寸在砌體上彈線開槽;向砌體班組提供尺寸在做砌體時留置空洞,并派專人現(xiàn)場跟進。
4 結束語
砌筑工程開始前應做好施工前準備,砌筑過程中必須將質量控制點控制好按標準砌筑,遇到問題時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砌體工程的施工質量并滿足交工后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