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詩是我國詩詞海洋中的一朵奇葩。在數(shù)字詩中,一般每句詩都含有數(shù)字,可多可少,可大可小,可同可異,可實可虛。這些數(shù)字,與其他文字有機融合,渾然一體,傳神、表情、達意,使詩歌表達更鮮明,更富有情韻。
最著名的數(shù)字詩當推宋代理學家邵康節(jié)的那首五絕句:“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绷攘榷?,卻依次嵌入了從“一”到“十”這10個數(shù)字,占了全詩篇幅的一半。由于巧用數(shù)字,全詩輕俏活潑、灑脫伶俐,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寫意畫。
元曲小令《雁兒落帶過得勝令》:“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一榻一身臥,一生一夢里,尋一夥相識,他一會咱一會,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詩中22個“一”字不斷重復,反映了人生虛幻的凄苦。全詩寫法奇特,以俚語取勝。
鄭板橋?qū)戇^一首《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萬片無數(shù)片,飛入蘆花終不見?!痹姷那叭涠际菙?shù)量詞,由小數(shù)變大數(shù),描繪了雪越下越大,越下越猛的場景,形象地描述了雪花飄落與蘆花融為一體的情景,化平淡為神氣,讀來朗朗上口,余音繞梁。
據(jù)說,解放前,生活在饑寒交迫之中的一位教書先生寫了一首打油詩:“一身平價布,兩袖粉筆灰,三餐吃不飽,四季常皺眉。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吃(連上六節(jié)課),七天一星期,八方逛幾回?九天不發(fā)餉(薪水),十家皆斷炊?!苯虝壬鷮⒖菰锏臄?shù)詞化為生動的、有強烈感情的形容詞,以形傳神,形神兼?zhèn)涞乜坍嫵雠f中國教師工作的辛勞、生活的貧困、命運的悲慘,令人同情。
【鄒 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