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言】
神秘、神奇,科學以其自身的獨特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求,去探索,去實踐。人類用智慧與勤奮揭開了自然界一個個神秘的面紗,從生命起源到地球構成,從火星有水到奔月之旅,從臺式計算機到掌上電腦,從焚燒秸稈到秸稈發(fā)電,從半自動步槍到電磁炮,從野生水稻到超級雜交水稻……一次次的科學發(fā)現(xiàn)讓我們振奮欣喜,更讓我們受益良多。科學的腳步永遠向前,人類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息,未來的世界充滿光明:2012年人類將建立起火星軌道站,無人駕駛飛船登陸火星;2013年我國月球探測車將飛抵月球;2015年家庭信息網絡將全面走進千家萬戶……同學們,這里選錄了三篇科普美文,希望能開闊你的視野,激發(fā)你探索科學的熱情,并學習用科學知識指導自己的生活。
【經典閱讀一】
金星與地球恰似兄弟
地獄般的金星可能與地球是同胞胎。
金星比人們以往認為的更接近地球,它還存在著從理論上講不可能出現(xiàn)的閃電現(xiàn)象。
從大小、質量、距離和化學構成上講,金星與地球最為接近。然而,地球是生命的庇護所,金星卻如同地獄一般。金星表面是遍布巖石的沙漠,溫度高得足以讓鉛熔化,空氣中的硫磺酸令人窒息。
歐洲航天局2005年發(fā)射的“金星快車”探測器,不僅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金星怎么會成為可怕的世界,還弄清楚了它與地球相似的地方。
探測器發(fā)現(xiàn)了金星上存在閃電的證據(jù),盡管從理論上講,這個星球不應該有這樣的現(xiàn)象。金星上空的云類似地球上的煙云,而地球上的煙云不會產生閃電。
探測器并沒有真正發(fā)現(xiàn)金星上空出現(xiàn)的閃電,但是它的確捕捉到了“嘯聲信號”,這種瞬間出現(xiàn)的低頻電磁波被認為與放電現(xiàn)象有關。
研究這一問題的戴維·格林斯龐說:“我們認為這首次確切地證明了金星上存在頻繁的閃電現(xiàn)象。那么到底頻繁到什么程度?我們可以推斷金星上每秒鐘大約會出現(xiàn)五十道閃電,大約是地球的一半,不過也可能更多?!?/p>
閃電現(xiàn)象會改變地球上的化學構成,形成臭氧和諸如氮氧化物之類的煙云成分。同樣,研究人員認為閃電對金星也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格林斯龐說:“金星大氣和氣候的新模式需要將這一新的事實考慮在內。”
“金星快車”還關注了金星兩極附近旋轉的巨大云帶。這些渦旋讓人聯(lián)想到地球南北半球冬季時出現(xiàn)在兩極附近的渦旋。雖然與地球上的渦旋相比,金星上的渦旋面積更大,而且能量更高,不過研究人員說,從很多方面來看,兩者非常相似。
探測器還讓大家看到了金星與地球的相似度。比如,在很久以前,金星上可能也存在類似于地球上的海洋,不過現(xiàn)在金星灼熱的地表已經留不住水了。雖然金星的大氣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大量的水蒸氣,但是新的發(fā)現(xiàn)表明,金星可能流失了大量的水。
金星不像地球一樣擁有強大的磁場,這意味著陽光可以使水分解為氫和氧,并很快消失在金星的大氣中??茖W家過去發(fā)現(xiàn)了氫逃逸到太空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他們也發(fā)現(xiàn)了氧在脫離金星。
格林斯龐說:“了解氫氧脫離金星的速度可以幫助我們推測金星上過去有多少水。金星流失的水量可能至少與地球上海洋中的水量相同?!?/p>
(選自《參考消息》2007年11月30日)
閱讀感悟
2005年歐洲航天局發(fā)射的“金星快車”探測器,發(fā)現(xiàn)金星上存在閃電,兩極也有類似地球的渦旋,還曾經擁有至少與地球海洋中水量相同的水,但這些大量的水后來流失了。據(jù)此,作者認為“地獄般的金星可能與地球是同胞胎”。讀過全文,我們不禁會問:金星的年齡與地球相比,哪個更大?金星上曾有過生命嗎?
研究金星對我們破解地球的來源之謎,探訪太空中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都具有重大的意義。相信不久的將來,人類將會乘坐飛船親自光顧這一神秘的星球。
閱讀思考
1.金星與地球恰似兄弟,這個比喻句的含義是什么?
2.為什么說金星與地球恰似兄弟?請結合全文內容,答出三點。
3.既然金星與地球恰似兄弟,地球是個有生物居住的星球,金星上是否也出現(xiàn)過生命?說說你的推斷。
【經典閱讀二】
如何給地球降溫
□龍學峰
氣候學家已發(fā)出警告:未來100年全球氣溫將升高1.5~6℃,海平面將升高154.5厘米,沙漠將更干燥,氣候將更加惡劣,厄爾尼諾現(xiàn)象更為嚴重,全球變暖將直接或間接影響人們的生活。如何給地球降溫?科學家作出了種種大膽設想。
美國氫彈之父、物理學家愛德華·特勒去世以前曾有過設想:向空中拋撒鋁和硫的粉末,給地球降溫。按照他的計算,向空中拋撒100萬噸鋁硫粉末,可以使日照減少1%,從而起到降溫作用。特勒提出的辦法是要模仿大規(guī)模的火山爆發(fā)。1991年,波及范圍達數(shù)百萬千米的皮納圖博火山灰使地球氣溫下降了0.4℃,而且持續(xù)時間達好幾個星期。特勒設想:可以用飛行在13千米高空的飛機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國海軍大炮,向空中拋撒“火山灰”。但生物學家們卻給這種主張潑了盆冷水,他們認為,散布于空中的這些硫和鋁的微粒,很可能會嚴重干擾同溫層。特勒還與人合作研究過其他使地球降溫的方法:在軌道上放置5萬面反射鏡;發(fā)射一顆巨大的衛(wèi)星,懸于地球與太陽之間,以擋住部分太陽輻射。
除了特勒以外,還有許多科學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辦法給地球降溫。美國物理學家洛厄爾·伍德有一個同特勒的設想一樣離奇的計劃:在地球和太陽之間萬有引力互相抵消處(即拉格朗日點),安裝一面直徑為2000公里的半透明鏡子。他認為,這面巨大的濾光鏡不但能減少溫室效應,而且能充當?shù)厍虻目照{器:改變?yōu)V光鏡的傾斜度,可以增加或減少透過它的太陽輻射量。但誰來支付超過一千億美元的巨額費用呢?此外,這面濾光鏡不但會破壞同溫層,而且還有可能妨礙紫外線的通過。
還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辦法給地球降溫。美國和歐盟已撥巨款來研究在海洋和地層中埋藏二氧化碳的辦法。從理論上講,海洋和地層可以貯藏人類在幾千年間生產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員要驗證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會干擾海底生物的生存,因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會使海水酸化。
(選自《百科知識》2005年第2期,有改動)
閱讀感悟
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也許感受到了地球變暖的跡象。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不外乎兩類:一是自然因素,諸如大陸漂移、火山噴發(fā)、天體運行等。二是人為因素。近百年來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成倍增加,而且還在不斷地增加;森林面積銳減了70%,而且還在不斷地減少。導致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是人為因素。氣候變暖將使兩極冰面溶化,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將被淹沒,適合在寒冷氣候條件下生活的動植物滅絕,給地球帶來災難。阻止氣候變暖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增加森林覆蓋率,減少人對自然的破壞。為了給地球降溫,盡管科學家提出了許多奇思妙想,但如果人類不停止對自然的干預和破壞,那么即使這些奇思妙想能變成現(xiàn)實,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吧!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多植一棵樹,多騎一次自行車,節(jié)約每一張紙,少用每一度電……
閱讀思考
1.科學家特勒為了給地球降溫,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2.美國物理學家洛厄爾·伍德設想給地球降溫的離奇計劃是什么?
3.為了不讓地球升溫,我們應該怎樣做?
【經典閱讀三】
讓孩子牙齒潔白如貝
□張金哲
據(jù)說,我們中國人平均每個人有3顆壞牙,其中主要是牙齒被齲壞。齲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發(fā)病率相當高。
齲病的病因非常復雜。細菌破壞和飲食中多糖以及病人自身的情況,都是重要的發(fā)病因素。在口腔里,平時就有許多能致齲的細菌。口腔里適合的溫度﹑濕度,以及牙齒表面的溝窩和牙縫中殘留的食物,都給細菌提供了生存﹑繁殖的良好條件。這些細菌和唾液中的營養(yǎng)成分,會粘附在牙齒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層“牙菌斑”。牙菌斑附著在牙面上,是細菌集聚﹑生存和繁殖的場所,被去除以后,在1—6個小時內,又可以重新形成。
所以說,牙菌斑的存在是引起齲齒和其他牙周疾病的直接原因。
預防齲齒的第一個方法就是天天刷牙。每天最好早﹑晚各刷一次,每次刷牙不要少于3分鐘。吃東西以后要漱口。
牙刷要選用標準牙刷,最好購買牙病防治機構認可并推薦的保健牙刷。不要使用一次性的﹑不合標準的牙刷。使用牙刷后,應注意沖凈,并保持干燥。一把牙刷使用不宜超過3個月。
牙膏最好使用含氟的,如氟化鈉牙膏。另外,飲用水中也要加氟。如果每升水中含有1毫克氟,就可以大大減少齲齒的病人。茶葉中含氟較多,所以養(yǎng)成喝茶的習慣,可以預防齲齒的發(fā)生。在食物中,大馬哈魚﹑沙丁魚等海魚﹑海生植物,都是富含氟的食品,有防齲性作用。
第二,多吃“護齒食品”。食品可以分為高度致齲性﹑低度致齲性和無致齲性(或稱為“護齒食品”)三大類。糖類與碳水化合物致齲性最高,如蔗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蜂蜜。其中蔗糖的致齲性最高;煮過的淀粉類食品,如大米、面包、水果,是低度致齲性食品;不加糖的牛奶、脂肪、蛋白質都是無致齲性食品。
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都不要吃太多的甜食。少吃甜食,少得牙病。每天吃糖的次數(shù),比吃糖的總量更重要。要養(yǎng)成不吃零食的習慣,尤其是睡覺以前不要吃甜食,也不要在兩餐之間吃甜點心或糖果。如果吃了,要及時漱口。
第三,如果有條件,可以去醫(yī)院的牙科做“窩溝封閉”。這是一種有效預防發(fā)生齲齒的方法。它是用一種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涂在牙的表面,把牙面上的窩和溝都封閉起來,防止細菌和酸對牙齒侵蝕,從而達到防齲的目的。一般將第一和第二磨牙封閉起來就可以了。
(選自《少兒健康快車》,有改動)
閱讀感悟
本文是首都醫(yī)科大學兒科教授張金哲先生寫的一篇科普短文,講的是保護孩子牙齒的知識。作者先講齲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發(fā)病率高,我們應該重視這一不良現(xiàn)象,再向我們解說齲病的病因,最后介紹預防齲病的方法。這三部分中,預防齲齒的方法是重點,寫得最詳細。整篇文章思路清晰,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向我們傳授了保護牙齒的科學知識。
閱讀思考
1.請寫出引發(fā)齲病的兩個原因。
2.我們怎么做才能不得齲病,讓牙齒潔白如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