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必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游戲是教師開展安全教育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幼兒園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徑。
眾所周知,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莫過于游戲,而將教育內容與游戲融合到一起,能使生活技能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得到鞏固,這不但不會增加幼兒的負擔,反而會使這種安全意識和技能成為幼兒日常生活的習慣。例如幼兒園在組織幼兒參觀消防車、消防器材后,發(fā)現(xiàn)他們對消防員滅火這一過程十分感興趣。于是經(jīng)過協(xié)調、組織,消防隊員們?yōu)橛變簜冏隽艘粓龌馂奶由跃纫约皽缁鸬哪M表演。表演過程中,幼兒們學會了如何匍匐前進,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免吸入有毒氣體或者煙塵,并正確地使用滅火器。在游戲中,幼兒通過角色扮演,進一步鞏固了消防知識和技能,并在游戲中予以運用,如成立安全小組負責提醒別人注意安全,及時排查安全隱患。在游戲結束后,由安全小組人員匯報工作,以及討論如何解決安全問題。
幼兒的思維發(fā)展有其自身的特點。心理學研究認為,在人類的思維方式當中,最先出現(xiàn)的,也是最初級的思維叫直接動作思維。要想取得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必須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思維發(fā)展特點,運用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幼兒在游戲中可以簡單、清晰地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一種直觀的認識。在進行游戲時,幼兒認識、記憶、思維等能力都較其他狀態(tài)時更好。在輕松、歡快的游戲情境下對幼兒進行教學,更容易激發(fā)幼兒的主動性、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欲??梢哉f,游戲是一種最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要求的快樂而自主的學習活動。
游戲的形式有很多,在教學中,筆者結合不同的游戲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
一、角色游戲——培養(yǎng)幼兒自護自救能力
角色游戲是指幼兒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周圍生活的游戲。在角色游戲中融入安全教育,不僅不會讓孩子們感到任何壓力,而且能取得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小班開學時,幼兒從不同的家庭來到幼兒園,處于分離焦慮時期。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和群體,游戲是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克服分離焦慮的最好方法。筆者通過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舒適、安全的游戲環(huán)境,營造溫馨、快樂的家庭氛圍,讓幼兒進入“家”的游戲。在筆者的細心照顧下,幼兒可以與同伴建立親密的關系,并體驗到家的溫馨,感覺到家的安全。而在中、大班“娃娃家”的游戲中,“媽媽”總是叮囑幼兒:“陌生人來了不要開門,不要吃陌生人給的糖果,不要喝陌生人給的飲料?;丶視r要等爸爸媽媽來接,決不跟陌生人走?!边@樣的游戲讓幼兒有了最初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感。
二、體育游戲——掌握正確的安全技能
體育游戲本身蘊藏著許多刺激,如冒險、克服困難等,它不僅能讓幼兒感到快樂、體驗成功,而且能讓幼兒增強自信心。教師應順應幼兒的興趣,有計劃地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體育游戲,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逃生和疏散訓練,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如大班教師在安全疏散演練過程中,可對個別動作協(xié)調能力較差、姿勢不正確的幼兒加強指導,并通過一系列體育游戲來幫助他們。在“我有辦法”“我真棒”的體育游戲中,教師精心設計了一些“險情”,讓幼兒自己想辦法逃生。針對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在游戲中的出色表現(xiàn),教師應及時表揚并組織幼兒討論,對他們的自我保護方法加以推廣,讓這些幼兒更加自信。而那些自我保護能力差的幼兒,看到同伴在遇到困難或危險時如何解救和保護自己,便會從中學習他們正確的姿勢和安全逃生的辦法,從而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這樣,幼兒們一方面能體驗成功的快樂感,滿足情感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他們嘗試著解決各種問題,并從中獲得了力所能及的避害、逃生的方法和保護自己的經(jīng)驗。
三、表演游戲——增強安全意識和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表演游戲是按照童話故事中角色、情節(jié)和語言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演的游戲。它包括故事劇、啞劇、木偶戲、故事表演、分角色閱讀等活動。表演游戲形象、直觀,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教師應鼓勵幼兒運用身體和聲音來闡釋或扮演故事的角色,將作者的言詞變?yōu)橛變鹤约旱倪\動和語言。表演游戲的情節(jié)將直接指導幼兒的學習生活,這樣幼兒便能更深刻地接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如針對小班幼兒自我保護方面的《迷路的小花鴨》,針對中班幼兒社會交往中自我保護方面的《金雞冠的公雞》,針對大班幼兒交通安全知識方面的《馬路上的比賽》,教師通過準備材料和提供相應環(huán)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激情,鼓勵他們進行探索。這樣,幼兒可以根據(jù)情節(jié)大膽表現(xiàn),在游戲中懂得自我保護和自救的方法。
四、結構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實踐操作能力
通過結構游戲,設置一些交通安全情境,是幼兒獲得直觀的交通安全知識的有效辦法。如中班開展的結構游戲“紅綠燈”“開汽車”“交通警察”等,幼兒可以先搭建馬路,有汽車道、人行道、人行橫道線、紅綠燈標志。剛開始,幼兒的游戲是無規(guī)則、無意識的,汽車總撞到行人,汽車和汽車也總相撞。在游戲講評時,教師可以和幼兒就“怎樣遵守交通規(guī)則”展開討論。在一次次的游戲后,幼兒能慢慢地認識規(guī)則,知道規(guī)則的重要性,知道應該怎么做、不能怎樣做。此后,“司機”便自覺地在汽車道上開車,遇到“行人”和人行橫道線慢行;“行人”也會遵守紅綠燈的提示。這說明,幼兒在游戲中親身發(fā)現(xiàn)的問題、獲得的經(jīng)驗,要比教師無數(shù)次的說教印象更為深刻。通過這些游戲,幼兒能夠了解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闖紅燈的危險,知道外出要跟隨大人、不能在馬路上玩耍。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吸取了豐富的交通安全知識,在看似游戲性質的角色表演中獲得了最為深刻的感性認識,規(guī)則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也得到了加強。
五、親子游戲——培養(yǎng)親子依戀及幼兒的合作互動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庇變簣@的安全工作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和支持,與家長的溝通是幼兒園安全教育順利進行的前提。親子游戲對于良好的親子依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意義。親子依戀是雙向的情感聯(lián)結,是積極的親子交往的產(chǎn)物,它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甚至對人的一生發(fā)展都有重要影響。親子游戲一方面可以使幼兒感受到父母的關注與愛,與父母形成親密的情感聯(lián)系;另一方面,使成人能敏銳地察覺到幼兒對游戲的反應,并適時采取適合幼兒發(fā)展水平的方式來調整游戲,使幼兒的游戲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也發(fā)展了幼兒的合作互動能力。如大班親子游戲活動《安全屬于你我他》等,既讓幼兒感受到與家人游戲的快樂,增進了親情,又使幼兒懂得用簡單的安全知識來保護自己。幼兒會把在親子游戲中獲得的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方式、方法遷移到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同時,在游戲中獲得的快樂體驗和愉快情緒,更有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只靠教師和保教人員的外在保護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在各種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安全意識的強化教育,使幼兒形成安全行為的條件反射,為幼兒終生安全、健康地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才是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職責。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公共交通總公司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