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養(yǎng)生要旨,七損八益也。
生之本,本于陰陽,調此二者奈何?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jié)也。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女人,血為陰,男人,氣為陽;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腑為陽,臟為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
七與八不是奇偶數的概念,而是一個替代符號,“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丈夫八歲,腎氣實,發(fā)長齒更”。據此七代表陰類的符號,八代表陽類的符號。
“損”字在《說文解字》中為減也,其意為減少或少于、次于?!耙妗弊衷凇墩f文解字》中為饒也,饒同飽,其意為富足、多。
“七損八益”可解讀為“陰少陽多”或“少食五味,多服天氣”。即古圣人所云:飲食有節(jié),呼吸精氣。
人之所有者,氣與血耳,名異同出。人形體的生成發(fā)育和生命的延續(xù)存活,皆由體內陽性衛(wèi)氣和陰性營血所化生。其二者,是天上氣、地中水和天地合氣生化的五味。共在胃腸之中化生而成。天上氣、地中水和五味之精微合生成衛(wèi)氣;地中水和五味之精微合生成營血。胃腸是進三合一,消化后經氣化、液化由一生三:營血、衛(wèi)氣、糟粕。營衛(wèi)二氣是人賴以生存的后天之本。營血行于經脈(血管)之中,衛(wèi)氣行于脈外,熏于絡脈(筋膜)之上。二者通過兩條不同的線路,均為五臟六腑及身體各部輸送去營養(yǎng)物質。以保人體存活、對外做功和生命的延續(xù)。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酸過,脾氣乃絕;咸過,心氣抑;甘過,腎氣不衡;苦過,胃氣乃厚;辛過,精神乃央。偏食內臟傷。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大飲,則氣逆。高粱之變,足生大丁。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為此圣人告誡后人:嗜好偏味,過食多飲,大用腥葷,只精不粗,食飲不節(jié),狼吞虎咽。不僅傷腑,更傷臟。胃氣不存臟氣不保,腑臟俱傷,病苛叢生,長此以往,必危及生命。正確的飲食習慣應調和五味,腥葷粗細,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早要好,暮不食。八成飽,不過饑。如此就能護腑保臟,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現(xiàn)代科學研究已證明,適量少食是養(yǎng)生抗衰的有效方法之一。饑餓療法,也是治療多種疾病的好方法。回族民眾定期忌食也是同理,是促成回族人長壽居全國第二位的原因之一。適當減少五味的納入和平衡飲食,這就是“七損”調陰之術數。
“七損”還有另一個涵義,即及時排除體內已喪失活性的陰質和毒素?,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體內死亡細胞及代謝垃圾和毒素的滯留、沉積結塊,可造成氣血通道堵塞,可對細胞造成損傷,是產生很多不治之癥使人早衰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體內有害陰質的排放,是通過營血變成的尿,衛(wèi)氣化成的汗,兩條通道完成的。
蒼天之氣,清凈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服天氣,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wèi)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
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陰陽四時謂之道”。在天地之間,人體之內的陰陽代表物是水和氣。四時即四季,代表不同的溫度。這其中還包含光、電、磁、熱能等自然熱量。道是萬物的生成之路,也是生命生育延續(xù)化生的道路。可解釋為:水和氣在溫度的影響下,從左間地氣載水負陰升于天,又從右間水載氣抱陽降于地。水和氣在這兩條運行的道路上負載著五行之質,沖氣為和生成萬物。水和氣在負陰抱陽的運行中既是運載工具,又是生成萬物的重要原料成分。陽性之氣在化生之中還起著動力的作用。天地之間的陽氣,應是空氣中占78%的氮氣,占空氣中21%的氧氣應是陰氣。因氮氣的容重輕于空氣的容重,更輕于氧氣和二氧化碳氣,氮氣比氧氣容易溶于水。當溶于水中的氮氣(這是右間抱陽下降于地的結果),受熱膨脹后容重更輕于空氣,因而產生了上升的浮力,形成了左間地氣上升,在上升的同時負載了氣化的水汽和浮于氣中、溶于水中的五行之質。這種負陰之行,開啟了生化萬物和生命體的化生之道,陽氣是生氣通天的本源。氮氣是地氣上升成云的動力。在化生之道中,氣的作用遠遠大于水的作用。水也是氫氧二氣化合而成。陽氣是升天潛淵的龍,所以伏羲取姓風,天地間一條龍。上古真人明此道,知陰陽之要。所以他們只呼吸精氣,獨立守神,不食人間煙火,長期辟谷將七損之又損,從餐氣飲露中獲得生命所需的主要原料氣、水及無行之質。這些充分說明了天之清凈之氣對生命生存及延續(xù)的重要作用。
人體內的陽性衛(wèi)氣,除衛(wèi)外,傳遞體溫。還同營血一樣運送營養(yǎng)物及排除體內垃圾毒素的作用外,它還有一個營血不能完成的特殊重要作用。生命體的發(fā)育成長和近百年的延續(xù)代謝,是細胞核內染色體的有絲分裂和DNA的復制所完成的。細胞內的水有結合水和自由水兩種形態(tài),自由水可隨溫度高低的變化而氣化和凝結,結合水沒有這種功能。據這一特征,自由可為衛(wèi)氣,中醫(yī)叫津。結合水可稱為營血,中醫(yī)叫液。染色體與DNA都在細胞核內,細胞核外圍有一個多層的封閉膜。結合水沒有能力進入核內,自由水在氣態(tài)時就可透過膜進入核內。這就是說是衛(wèi)氣為染色體和DNA送去了完成分裂、復制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這一特殊作用對生命體是至關重要的。這就是說,沒有陽性衛(wèi)氣就沒有染色體的分裂;沒有DNA的復制,沒有新陳代謝,生命也就終止了。陽性衛(wèi)氣在人體的生理活動中,不斷地透過體表玄府返回天地之間。所以活著的人要不停的采納天之清凈之氣,以補充體內衛(wèi)氣。服天氣,咽津液的次數應是多多益善。
要想保證體內的衛(wèi)氣發(fā)揮正常功能,就必須修煉產衛(wèi)氣、養(yǎng)衛(wèi)氣的養(yǎng)生術數。衛(wèi)氣的原料是天之大氣、水及五谷之精微。根本的術數是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每欲食,送氣入腹,每欲食氣為主入也?;蛳软毸蜌馊肽c,微以食為主。小口飲熱粥類湯食是最好的方法??崭怪H,服天氣,咽津液也是產生衛(wèi)氣的可靠辦法。津液由牙周邊的唾液腺產出,這是腎臟產出的五谷之精微和先天之元精。有氣,有水,有精。進入腸胃必生成陽性衛(wèi)氣。服氣咽液,氣沉丹田,這是抱陽而下的右間之道,是遵道之術數。養(yǎng)氣之法即順四時,御寒暑,適運動,微汗?jié)n。動靜合煉防陽性衛(wèi)氣外泄過度,保證體內的衛(wèi)氣富足固秘。以上保證體內衛(wèi)氣富足的做法,就是“八益”養(yǎng)生之術數。
“七損八益”這一養(yǎng)生術數,是華夏先祖將深奧的道學具體應用到人體生命的養(yǎng)護操作。這一術數是華夏民族獨有的,古今中外的養(yǎng)生術是無法與之相比的。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保健不僅不能相比,而是與之相背。該術數大量用空氣中的氮氣,現(xiàn)代保健強調有氧運動,讓氧自由基肆伐人體。該術數要靜動適宜,保健要做極限運動,該術數練體要柔,保健練體要硬?!捌邠p八益”養(yǎng)生術數是當今唯一真正能讓人防病、治病、強體、增智、抗衰延壽的好術數。它是一塊無價瑰寶,其術數的推廣運用必將引領人類,實現(xiàn)人類幾千年以來的夢想,無疾頤養(yǎng)天年考終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以其德全不危也。更能輕松達到孟子所要求的“現(xiàn)于面,盎于背,施于四肢”的強健體魄。
有人將“七損八益”解讀為《素文經》中的房中術,認為是以人補人之術。有人解讀為女要養(yǎng)陰,男要養(yǎng)陽,以性別來修煉養(yǎng)生。本人認為這都是不明道不知其要的結果。房中術中養(yǎng)氣惜精神悅的作用,對養(yǎng)生卻有一定益處。其中采陰補陽,采陽補陰就是旁門左道了。再好的房中術也是害大于利。它根本無法與調節(jié)體內陰陽的“七損八益”的術數相比。房中術僅是養(yǎng)生術中的一小支。男人女人都是人,僅是在生育生理上的不同。在新陳代謝的程序上都是一樣,在生存中都必須要正常的營血衛(wèi)氣,人體內的陰陽絕不可偏。如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陰陽和之,是謂圣度。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補充體內陰陽是不能分男女的。要根據人的體癥虛實陰陽盛偏決定養(yǎng)陰養(yǎng)陽。
“七損八益”是確保人體適中補充、正確調節(jié)體內陰陽,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又可護腑保臟的養(yǎng)生根本大法。是圣人遵道明陰陽知其要的養(yǎng)生圭臬。凡步入養(yǎng)生殿堂的有志之士,請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少食五味,多服天氣。保住胃氣,產出足量營衛(wèi)二氣,養(yǎng)好臟氣,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此圣人之治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