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jīng)驗分析的角度來說,每一年的四、六級真題都會反映今后命題的趨勢,這便是真題最大的價值所在。所以,在本文中,筆者就通過分析2012年6月六級閱讀理解部分的命題特點來揭示六級閱讀理解考試的一些規(guī)律,以供各位考生備考時參考。
總體點評
總體來說,本次閱讀理解題目難度適中,出題思路較穩(wěn)定,題型沒有太大變化。從文章材料來源來看,此次文章主要選自英美著名媒體網(wǎng)站。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快讀閱讀和傳統(tǒng)閱讀部分各有一篇文章選自The Daily Beast,該網(wǎng)站地址是www.thedailybeast.com??赡芎芏嗫忌⒉皇煜み@個網(wǎng)站,The Daily Beast是一家創(chuàng)建于2008年的新聞評論性網(wǎng)站,專注于新聞、評論、文化及娛樂,如今已成為美國知名新聞品牌之一。不僅如此,在2010年,The Daily Beast還和其他四個網(wǎng)站一道被《時代周刊》(Time)評選為全美年度最佳網(wǎng)站之一。同一年,該網(wǎng)站與著名的《新聞周刊》(Newsweek)合并。在以后備考時,考生可以多關(guān)注一下這個網(wǎng)站。
快速閱讀
本次快速閱讀文章摘自The Daily Beast網(wǎng)站,文章標題是“The Three—Year Solution”。這是一篇教育類文章,主要講述的是美國一所名為“Hartwick College”的學校一反傳統(tǒng),將學制由四年變?yōu)槿?,由此惠及各方?/p>
本次快速閱讀文章中沒有出現(xiàn)小標題。一般來說,有小標題的文章更便于考生把握文章的行文脈絡(luò)和主題思想,從而有助于考生快速理解文章內(nèi)容。就本次快速閱讀文章而言,如果考生想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可能會稍有難度。不過,即使文章沒有小標題,也不會在本質(zhì)上影響考生進一步解答題目,因為快速閱讀考查的主要是考生對細節(jié)信息的提取,而非考生對文章整體內(nèi)容的理解。
從出題角度來看,本次快速閱讀在題型設(shè)置方面沒有實質(zhì)性變化,出題形式仍然為選擇題和填空題兩種,題目難度不大。做題時,考生可以按照“根據(jù)題干關(guān)鍵詞回原文定位答案信息”的答題思路來解題。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本次快速閱讀的兩種出題形式。
就選擇題來說,因為有幾道題的題干中出現(xiàn)了專有名詞,所以無論是在題干中找關(guān)鍵詞還是回原文定位答案信息都很容易。比如,第2題題干中的關(guān)鍵詞“Stephen Trachtenberg”和第3題題干中的關(guān)鍵詞“Judson College”都能讓考生在原文快速找到與答案相關(guān)的信息。如果答案相關(guān)信息找到了,題目其實就解答了一大半。不過,個別題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例如本次快速閱讀的第5題:“What do we learn about Judson College’s three—year degree program?”如果一道題以“What do we learn about …”這樣的句式提問的話,那么這道題考查的往往不是文字的表層含義,考生很難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往往需要進一步挖掘文章內(nèi)容,甚至要聯(lián)系上下文相關(guān)段落才可能作答。所以,如果碰到此類型題,考生一時做不出來,可以暫時把題目放一放,先做后面的題,待熟悉了更多文章內(nèi)容之后再回頭做,往往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如果為了一道題花費過多時間,影響了之后的答題,往往會得不償失。
本次快速閱讀的填空題所考查的內(nèi)容沒有多少變化。就填空題而言,空格出現(xiàn)的位置很重要。如果空格出現(xiàn)在句中,考生需要同時考慮空格前后的文字內(nèi)容,因為常常一不小心就會畫蛇添足,把空格后的詞也填進了空格里,造成重復。不過好在六級快速閱讀填空題中的空格常常出現(xiàn)在句末,所以解答起來難度系數(shù)就降低了。正因為如此,考生一定要盡量穩(wěn)拿填空題的分數(shù),爭取在“送分”的題目上不失分。
簡答題
本次簡答題是一篇科技類文章,話題涉及考生較為熟悉的降低碳排放量的問題,討論了收集并儲存二氧化碳的可能性。文章中出現(xiàn)的科技術(shù)語較少,文章內(nèi)容比較貼近現(xiàn)實生活,考生理解起來應該不難。不過,簡答題的題目解答起來倒是有一定難度。之所以難,主要是因為沒有選項可供選擇,考生需要在了解原文內(nèi)容之后用簡短的詞句作答,這就對考生理解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簡答題的文章篇幅約為400~450詞,文章后面給出若干個問題,要求考生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簡潔地(不超過10個單詞)回答問題或完成句子。通常來說,簡答題共有五道題,包括問答題和完成句子題兩種出題形式。
簡答題主要考查考生的閱讀基本功,所以并沒有太多的答題技巧。需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解答這類題時,答案中不能有嚴重的語法錯誤,同時要盡量使用短語回答,避免使用句子,因為寫的內(nèi)容越多,出錯的概率也就越大。比如,本次簡答題的第1題:“What are suggested as renewable and less—polluting energy alternatives?”根據(jù)題干中的關(guān)鍵詞“l(fā)ess—polluting energy alternatives”,可以迅速將答案信息定位至第一段末尾:“But while much of th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has concentrated on finding less—polluting energy alternatives, it may be decades before clean technologies like wind and solar meet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our energy needs.”所以該題答案顯然是“clean technologies like wind and solar”。此處只需要寫出核心短語即可,不需要將其寫成:“The suggested alternatives are clean technologies like wind and solar.”
傳統(tǒng)閱讀
本次六級傳統(tǒng)閱讀的第一篇文章選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官方網(wǎng)站的一篇學術(shù)性文章,原文標題是“The Dark Side of Setting Goals”,主要論述了設(shè)定目標的一些負面影響:在正常情況下,設(shè)定目標會讓人有奮斗的動力,但有時目標也會使人作出非理性的行為。
傳統(tǒng)閱讀的第二篇文章選自The Daily Beast網(wǎng)站,原文標題是“Asian Wisdom”,內(nèi)容主要探討的是亞洲興旺繁榮背后的原因,呼吁西方國家轉(zhuǎn)變姿態(tài),向亞洲一些國家學習和借鑒經(jīng)驗。
第一篇文章
從題材來看,第一篇文章屬于四、六級考試中考查頻率很高的教育類話題。因為題材較熟悉,而且相關(guān)詞匯也不復雜,所以考生讀起文章來不會很吃力。同時本文作者的態(tài)度比較鮮明,在文章第二段專門闡釋了自己的觀點。這些都利于考生把握文章主旨。
從出題的角度看,圍繞這篇文章出的五道題目都屬于傳統(tǒng)題型,以考查細節(jié)為主。不過,第1題值得考生注意。該題題干問:“What message does the author try to convey about goal—setting?”這道題表面看問的是作者的觀點,其實是一道隱含的主旨題。由于這道題涉及文章的主旨,所以正確解答這道題非常關(guān)鍵。如果這道題沒有答對,答其他題目時也可能會出錯。作者在文章第一段提出人們都知道設(shè)定目標會帶來積極影響,而在第二段卻筆鋒一轉(zhuǎn):“What’s far less understood by scientists, however, are the potentially harmful effects of goal—setting.”在接下來的段落中,作者開始舉例論證這個觀點。由此考生可知,這道題的答案信息出現(xiàn)在第二段。該段中轉(zhuǎn)折詞“however”后的“potentially harmful effects of goal—setting”便是答案所在。所以,該題答案如下:“Its negative effects have long been neglected.”
第二篇文章
對于第二篇傳統(tǒng)閱讀文章,考生讀起來可能會覺得有些吃力,因為這類社論性文章在六級閱讀理解中出現(xiàn)的頻率不高。不過,文章后面給出的五道題目基本都屬于傳統(tǒng)題型,考生可以按照“根據(jù)題干關(guān)鍵詞回原文定位答案信息”的答題思路來解題。題目中有一道典型的“語義題”,即第2題:“What does Ronald Reagan mean by saying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 (Line 4, Para. 3)?”“語義題”解答起來往往較難,因為這類題雖然表面上問的是某個詞或某句話的意思,實際上考查的卻是考生對某個詞或某句話所處段落的語境或大意的把握,個別情況下考查的甚至是考生對全文主旨的理解。遇到這類題,考生一定要學會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作答,切忌孤立地看待詞句。就此題而言,考生可根據(jù)題干中的關(guān)鍵信息“‘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 (Line 4, Para. 3)”,將答案信息定位于文章第三段。第三段先提到自由市場的問題,后引述里根的話進行說明,其用意在于諷刺政府在自由市場經(jīng)濟中所起的阻礙作用,結(jié)合語境,考生可斷定該題答案如下:“Government regulation hinders economic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