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非洲西海岸邊的尼日利亞,不僅人口與民族眾多,而且面積遼闊,物產(chǎn)豐富。全國總面積92萬平方公里,有西非“天府之國”的美譽。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部落的奇異風(fēng)俗,引起世界許多學(xué)者的濃厚興趣。
年輕女孩酷愛“裸”
因為氣候炎熱,在古老的坎巴里部族,女子至今保留著赤身裸體的習(xí)俗,并認為很時髦。體態(tài)豐滿的年輕姑娘,僅用一條尺把寬的土布沿肚臍下一圍,便瀟灑外出游玩,甚至在人來人往的集市上行走。她們走起路來擺動腰肢,顯得性感迷人,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
有趣的是,坎巴里的裸身習(xí)俗并不包括男子。這個部族的“亞當(dāng)”們早已穿得堂而皇之,只有“夏娃”們信奉“裸是最美的”才繼續(xù)坦胸露懷,停留在史前狀態(tài)。逃避現(xiàn)代文明的坎巴里部族有人口近30萬,屬豪薩語系,分布于尼日利亞西北地區(qū)的索科托、克瓦拉和尼日爾三州,在尼日利亞250多個部族居中小水平。
坎巴里人居住圓頂茅屋,他們的村莊多半建在河谷、洼地或山梁背后的密林中,遠離比較發(fā)達的市鎮(zhèn)或交通要道。在有汽車通行的公路兩旁很難見到坎巴里村舍,而一條新建高速公路的開工會使沿途的坎巴里村民紛紛逃離家園、遷入?yún)擦稚钐帯7N植農(nóng)作物或養(yǎng)牛放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樸生活。
坎巴里人也不喜歡學(xué)校,因此那里的教育事業(yè)幾乎沒有開展。據(jù)了解,他們?nèi)绱司璧靥颖芤磺鞋F(xiàn)代文明主要是為了保護妻子女兒們的圣潔,至于這些倫理是否與婦女們的穿著問題相矛盾則從來無人追究。一些到過坎巴里地區(qū)的其他尼日利亞人,幾乎不約而同地稱這兒為“奇怪的地方”。
同傳統(tǒng)習(xí)俗有關(guān)的奇怪事情就更多了。例如,男人們聊天喝酒總是用火堆把石塊燒熱甚至燒到發(fā)紅,再用手揀起灼熱的石塊放進器皿里將酒燙熱飲之。好奇的游客問他們?yōu)槭裁床挥缅伔旁跔t子上將酒加熱,回答是:“祖上是這么做的,我們也就這么做了?!?/p>
像非洲其他許多民族一樣,坎巴里部族中也不乏健美的女子。雖然由于部族的封閉,她們未必知道世界上有很多華貴的珠寶、高雅的裘皮,但人們注意到她們對鄰族姑娘那些漂亮的花頭巾和五顏六色的連衣裙多少是有些羨慕的。
不過坎巴里女子不論老幼,每人的脖子上都佩戴著色彩鮮明的項鏈,加上精致的耳環(huán)、明晃晃的手鐲,倒也處處流露出她們特有的裝束和天生的愛美之心。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多數(shù)坎巴里婦女的面部都另有一種奇怪的飾物。一根長約二寸、香煙粗細的白色棍棒,從鼻子下端橫穿而過,兩頭從鼻孔中伸出。與此同時,在下唇與下巴之間也伸出一根同樣粗細的白色硬物。這些飾物,使人聯(lián)想到初生的象牙,但實際上誰也解釋不清它的象征或含義究竟是什么。在局外人眼里,這些與其說是飾物不如說是負擔(dān),它使人感到毛骨悚然,產(chǎn)生壓抑的同情心。
有趣的婚禮
在非洲,蘇丹人的傳統(tǒng)婚禮以場面豪華、儀式繁多而聞名,目前已大大簡化,但依然要比其他北非阿拉伯國家要復(fù)雜一些。相比之下,坎巴里部落的婚禮相當(dāng)簡單,某位小伙子若對某家的姑娘有意,他的父母也表示贊同,并征求家庭其他成員的意見,在全家看法一致的情況下,便委派代表(一般為女性代表)帶上現(xiàn)金、糖果、香水、化妝品等禮物到姑娘家說親,如果姑娘家熱情款待來人,并高興地接受所饋贈的禮物,婚事便大致確定。
選擇一個吉祥的日子舉行訂婚儀式。男女雙方在證婚人、教長和親朋好友面前,先誦念《古蘭經(jīng)》開端章,然后撫摸著《古蘭經(jīng)》起誓,要遵循安拉的旨意,忠誠于婚姻大事,夫妻同甘共苦,和睦相處,建立美滿幸福的家庭。在坎巴里部落也盛行送彩禮之風(fēng),訂婚儀式后,男方家將一箱一箱的東西送到女方家,包括各類點心、糖果、衣物和日用品等,有的簡直可以開一家小商店。
面對沉重的彩禮負擔(dān),經(jīng)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承擔(dān),家境貧寒的年輕人只能望“婚”興嘆,有的人不得不打一輩子光棍。按照部落傳統(tǒng)做法,訂婚儀式之后,男方只有送足彩禮之后,雙方家庭才能正式商定舉行婚禮的具體日期。
舉辦婚禮則更要花一大筆錢,家境富裕者的婚禮連續(xù)慶賀七天,借此炫耀自己的地位和名譽,經(jīng)濟條件一般的家庭也要慶賀三天,以顯得不失體面?;槎Y的第一天,人們觀看新娘,跳“頸脖舞”進行慶賀。第二天上午,舉行“朝禮”儀式。儀式開始,新郎揭去罩在新娘身上的一塊色澤艷麗的綢緞,兩人默默相視,參加儀式活動的賓客中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和熱情的祝賀聲,新郎新娘頻頻鞠躬點頭,深表謝意。
人們載歌載舞,將新郎新娘團團圍在中央,使歡樂的婚禮達到高潮。下午,舉行傳統(tǒng)的“杰爾體克”儀式。新郎新娘端坐在一張用鮮花和彩帶裝扮的小床上,一位老人手提兩根帶有玉珠和金幣的紅綢,一根拴在新娘的手腕上,另一根的兩端打成結(jié)后套在新郎的脖子上。隨后,老人端來一碗牛奶,新郎新娘一齊飲下,牛奶潔白融合,表示新婚夫婦心心相印,永不分離。有的地方,新郎新娘將最后一口奶成霧狀互相朝對方的臉上噴去,表示愛情純潔,預(yù)示婚后生活如同奶汁那樣香甜。
晚上,人們在歡樂的樂曲中翩翩起舞,跳到興趣濃烈時,新娘進入舞池,跳起“新娘舞”。新娘身穿袒胸的衣裙,頭上戴著飾有數(shù)十個金幣的頭巾,臉上掛滿了用金絲串連的金幣,脖頸上是掛著金幣的項鏈。胸前有一根彩帶、彩帶上飾有各種顏色的珠子,手上腳上也戴著金鐲子,全身金光閃閃,令人眼花繚亂。
新娘身上的這些金飾珠玉都是祖?zhèn)髦铮撬淖婺负湍赣H送的,跳舞時戴上它們,以顯示自己娘家的富有。新娘跳過一曲后,稍事休息,便在新郎的陪伴下,再次起舞。眾人圍在四周觀看,鼓掌助興。新娘舞姿多變,節(jié)奏歡快,忽而臀部搖擺,全身轉(zhuǎn)動,忽而收胸弓腰,屈舉雙手,突然身子往后一仰,新郎以舞蹈姿式將新娘扶住,如果新郎沒能及時扶住,新娘倒在地上,便是新郎失敗,新娘獲勝,圍觀的人們會立即歡呼。
原來,新郎新娘是在跳舞比智慧。每當(dāng)新娘取勝,新娘的親友們感到異常驕傲,客人中引起一陣贊揚聲。在有的地方,新郎如果沒能及時扶住新娘,要當(dāng)場付給新娘一些錢,作為對新郎的懲罰。當(dāng)然,新郎為讓人們夸耀自己的妻子,總是故意輸給新娘。
在有些地方的婚禮上,新娘跳舞時要穿著稱之為“拉海特”的裙子,這種裙子是用牛皮切成細細的長條縫制而成的,這種牛皮條裙子被染成五顏六色,非常好看。在蘇丹有專門縫制“拉海特”裙子的工匠,花錢便可以買到?;槎Y場上,新郎從新娘的“拉海特”裙子上扯下七根皮條,向客人扔去,如果落到哪位小伙子身上,他就會找到如意的妻子,如果落到哪位姑娘身上,她就會找到稱心的丈夫。
第三天,新郎新娘在雙方父母陪同下乘車來到尼羅河畔,雙雙用河水洗手洗臉,讓自己臉上和手上的污垢隨河水流走,并摘幾枝棗椰樹葉帶回家,象征吉祥和幸福。至此,三天的婚禮慶賀活動結(jié)束,新郎新娘已十分勞累,便守在家里不會見任何人,靜心休息幾天。
男人不懂疼老婆
坎巴里部落的男子,大多英俊彪悍,他們在生活中有很多習(xí)俗非常古怪、有趣。
坎巴里婦女十分勤勞,從家務(wù)到農(nóng)活,她們都是主要勞動力,耕種、收獲樣樣內(nèi)行。勞動的時候,她們同男人并沒有多大差距,無論是在力氣、速度、靈巧方面還是在生產(chǎn)經(jīng)驗方面,她們都不弱于男子。伸開強健的雙臂,不少人透出男子漢般剛毅的氣質(zhì)。
這種強壯的體魄多半是生活造就的,因為那里的男人并不像婦女們一樣吃苦耐勞,當(dāng)妻子們忙得不可開交時,丈夫們卻可能正坐在不遠處痛飲。世世代代就是這樣,對此她們即使有滿腹委屈又能向誰傾訴呢?
趕集是坎巴里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每逢趕集的日子,他們就會攜帶自家的糧食、陶器、土特產(chǎn)品、手工制品以及當(dāng)?shù)靥禺a(chǎn)布魯庫圖酒,從四面八方涌入附近熱鬧的集鎮(zhèn)去進行形式簡單然而非常必要的商品交換。按照坎巴里部族的規(guī)矩,男人不得用肩膀扛東西,而他們又不像鄰近的豪薩族那樣使用牲畜運貨,所以一切負擔(dān)都落到女子肩上。也只有在這種時候,女子才有機會出趟遠門。
趕集的路上,半裸的妻子肩扛沉重的口袋、籮筐,沿著崎嶇的小路在烈日下前行,丈夫斜挎一把腰刀緊隨其后,有時手中也提一只活雞什么的,這就是趕集路上的典型畫面。有些婦女,不僅肩扛手提,肋下還兜著哺乳的嬰兒。一邊趕路,一邊任憑孩子吮吸乳汁,夫妻二人一路無語,只有孩子時而發(fā)出不耐煩的哭鬧聲。
據(jù)說當(dāng)路上有尖利的碎石刺入妻子寬大的腳板時,通常她的唯一反應(yīng)是提醒丈夫腳下留神,自己則一邊走一邊使勁在地上將石子搓掉,留下一行帶血的腳印。此時的丈夫通常也沒有讓妻子停下的意思,只是等到買賣順利、罷集歸來的途中,才會問一聲妻子傷得如何、要不要包扎一下。
坎巴里男子善飲,尤其是善飲本部族特有的布魯庫圖酒。在酒席宴上,橫刀佩劍、滿身豪氣的坎巴里男子一個個精神抖擻,竭力顯示自己的武士風(fēng)度。集市上總有飲不完的布魯庫圖酒,因此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們決不放過每一次趕集的機會。在年輕的賣酒姑娘面前,他們總是互不服輸、高舉盛酒的葫蘆暴飲,其中有喝得最多而又不醉者即被視為真正的男子漢。
夜晚,小伙子們也時常背著長者偷偷穿過林子、到較近的飯店去喝啤酒,少數(shù)人甚至有豪薩族女友為伴。不過最勇敢的青年也不敢高攀豪薩姑娘,他們寧愿挑選健壯、賢惠的本族姑娘為妻,或許這也是坎巴里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條規(guī)矩吧。
在坎巴里人聚居的地區(qū),要娶到美貌的妻子是要擔(dān)風(fēng)險的,因為集市上常有身強力壯的男子帶著他人之妻私奔,為爭奪一個情人而拔刀相拼的事件屢見不鮮。至于女子本人的態(tài)度,理想對象的品德好壞在這兒的確算不得首要條件,勇猛才是多數(shù)女子擇婿的第一標(biāo)準。
(編輯 楚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