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夜漫漫路迢迢》是尤金.奧尼爾膾炙人口的自傳性戲劇作品。這部劇中人物埃德蒙德有特殊作用,他似乎是整部劇中最為無辜的角色。也許正因為此,他成了整部劇的觀察者與傾聽者。
關鍵詞:特殊存在;觀察者;傾聽者;意識核心
[中圖分類號]:J8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0-0098-01
《長夜漫漫路迢迢》是尤金·奧尼爾的自傳性戲劇。劇中人完全是作者家人的忠實呈現(xiàn),甚至連人物的名字都不曾改動。但是我們注意到劇中的尤金卻已經去世,取而代之的是埃德蒙德。這使人聯(lián)想埃德蒙德這個人物是否在劇中有特殊作用。Eisen (1996)評論說埃德蒙德是這部劇的意識核心(central consciousness),我覺得這個觀點是可取的。
埃德蒙德似乎是整部劇中最為無辜的角色?!堕L夜漫漫路迢迢》向我們展現(xiàn)劇中四個人命運糾纏成一團。劇中每個人都覺得對這個家庭有所虧欠卻又無辜得很;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別人,對另外三個人有時是愛,有時是恨,更多時候是無法抑制的哀怨,指責,刻薄的言辭脫口而出,讓對方遍體鱗傷,然后再內疚自責不已……她們的不足與錯誤讓他們深深陷落其中,無法不自拔。?!,旣愇?,提羅恩吝嗇,詹姆斯放浪,埃德蒙德體弱?,旣悺⑻崃_恩、詹姆斯的自身缺陷有很大部分是可以靠自身努力解決的,而埃德蒙德則不同,他無法改變自己出生的事實。而他卻因這些他無力改變的事情自責和受指責。
也許正是因為埃德蒙德自身的無辜,他似乎成了整部劇的觀察者與傾聽者。第一幕第二幕是在瑪麗意識尚清,其重新吸毒還未被確認的時候,瑪麗與提羅恩、詹姆斯交談時,總是躲躲閃閃,隱藏自己,但是每次落幕前埃德蒙德都會與瑪麗獨處,瑪麗會向埃德蒙德傾訴她內心的真實想法。第四幕則是埃德蒙德分別與提羅恩、詹姆斯獨處,盡管提羅恩不想面對詹姆斯,但他們都向埃德蒙德坦露心跡。
由此可以看出,埃德蒙德實際上是整個家庭的傾聽者。同時,他也向家人坦白的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與同情。他告訴瑪麗克服毒癮的方法不是忘記而是銘記,“Because it’s bad for you to forget. The right way is to remember. So you’ll always be on your guard”(46)。他坦誠地告訴提羅恩“I’m glad you’ve told me this, Papa. I know you a lot better now”(154)。他告訴詹姆斯試著去了解父親,“Papa’s all right, if you try to understand him---and keep your sense of humor”(160)。 他原諒詹姆斯對他嫉妒,只是大笑著說“All right, I’m your Frankenstein...You crazy nut”(167)。 這樣,埃德蒙德似乎成為了這個家庭的潤滑劑。他的這種地位使得他對家庭問題的認識是最透徹、最客觀的。我們讀者實際上是跟隨著埃德蒙德一步步走入每個人物的內心。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埃德蒙德在這個家庭中的特殊存在。在詹姆斯辱罵瑪麗時,埃德蒙德會為瑪麗抱不平,似乎在維護著一種傳統(tǒng)家庭道德。在家里每個人都沉溺于自己的過去時,埃德蒙德卻寧可將自己丟失在茫茫大海,追尋一種“ecstatic freedom””The peace, the end of the quest, the last harbor, the joy of belonging to a fulfillment beyond men’s lousy, pitiful, greedy fears and hopes and dreams”(156)。他們一家住在海邊,以海洋為背景營造出一種縹緲的氛圍同時在每個家庭成員的心頭也產生空靈虛幻的感受。埃德蒙感到,“我來到這個世上做個人,這是個大錯。要是做只海鷗或條魚,我一定生活得更好。”他感覺生活在陸地上沒有歸屬感,只有在大海里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同時獲得快樂。盡管埃德蒙德似乎是這個家的核心,而他自己卻希望從來不屬于這個家庭?!癐 will always be a stranger who never feels at home, who does not really want and is not really wanted, who can never belong, who must always be a little in love with death”(157)。埃德蒙德在家中實際處在一個比較疏離、比較超然的地位,他活在自己的價值觀中,似乎這個家庭不存在了,他也一樣可以走下去,直到與死為伴。這也許是為什么詹姆斯會對他說“You’re a damned fine kid. Ought to be. I made you. So go and get well. Don’t die on me. You’re all I’ve got left”(170)。
埃德蒙德這樣特殊的存在讓人覺得是作者有意無意通過他來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尤其是埃德蒙德的死亡意識與奧尼爾創(chuàng)作該劇時被死亡籠罩的氛圍極其相符。這就使我們不禁要問:埃德蒙德是尤金·奧尼爾的自畫像嗎?我認為埃德蒙德身上固然有奧尼爾的影子,但是埃德蒙德不是奧尼爾,正如劇中尤金已死所暗示的,埃德蒙德是尤金的替代品,像是一個戴上面具的奧尼奧,聆聽,并反思著一切。從某種程度上成為作者的代言人,成為這部劇的意識核心,引導著劇中人物與讀者。
參考文獻:
[1]、Bloom,H. Bloom’s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2009). Infobase Publishig: New York.
[2]、詹虎.《長夜漫漫路迢迢》的自傳性解讀[J].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3).
[3]、張耕.尤金·奧尼爾與《漫長的一天到黑夜》[J].外國文學.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