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及其理論的應用對各語言學科教學具有極其大的推進作用,這在英語教學中也有著極為深刻的體現(xiàn)。它在為英語教學提供全新視角的同時也啟發(fā)著對英語教學進行全新的改革與探索。
關鍵詞:認知語言;語法;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胡雪梅,學校: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0-0071-01
引言
所謂認知語言學,它其實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其理論背景第二代的認知科學與體驗哲學,主要是在反對主流語言學轉換生成語法的基礎上誕生的。認知語言學涉及心理學、語言學等多種學科,各個學科之間的知識相互關聯(lián)影響。我們知道認知能力是人類知識的基礎所在。特點是把人們的日常經驗看成是語言使用的基礎,著重闡釋語言和一般認知能力之間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一 、認知基本理論
認知語言學提出:語言的創(chuàng)建、學習及運用,基本上都必須能夠透過人類的認知而加以解釋。認知語言學主要理論方法有:Fillmore、Goldberg 等人的“構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 Langacker 的“認知語法”(Cognitive Grammar); Lakoff、Talmy 等人的“認知語義學”(Cognitive Semantics); 以及S. Lamb 的神經認知語言學(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等。認知語言學大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特點:首先認知語言學認為人的語言能力并不是一種單獨存在的能力,而是跟人的一般認知能力有著很重要的關聯(lián)。其次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結構的句法部分并不是可以自足的,句法與詞匯部分、語義部分是緊密聯(lián)系的,語義部分甚至更加重要。第三,認知語言學認為語義是主觀與客觀的充分結合,研究語義范疇就一定不得不涉及人的主觀看法以及相關心理原因。第四,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中的各種范疇的邊界是不確定的,都是非離散性的。最后認知語言學還充分注意到了不同民族的認知特點對語言表達的影響。
二、認知語言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語法教學總是占據著主導地位。一般而言,人們認為掌握語法是掌握語言的基礎,而快捷的掌握語法的方法就是通過大量的英語課文閱讀翻譯。這種教學法的主要忽視了學生的口語和聽力訓練,造成了學生口頭交際能力較差;由于加大追求語法的準確性,從而某種程度上卻忽略了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的語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充分展露出來,這很不利于良好的英語教學的進展。
認知語言學對英語語法的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認知語言學認為語法是與人類認識相聯(lián)系的,有意義的。那么英語語法教學的范圍指的是教授英語語法需掌握的內容程度。既然我們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簡單實際,到啥山唱啥歌,范圍也不是很大,那么就要求在對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整體感覺非常重要。有了整體感,可以揭開英語的神秘面紗,知道了對手的模樣,就知己知彼了;有了整體感,對語言就有了“君臨天下”之氣,加之不懈的積累,從掌握語法的必然王國,進而出入語言的自由王國。
認知語言學認為對語言的分析能力,實際上以對語言的整體語感為基礎的,更是以對語言完整的整體語感為目的的。說到底,語言就是規(guī)律和例外的組合。因此英語語法教學應該重視口語練習,強調句型操練。我們知道語言是一套行為習慣,語言規(guī)則可以通過反復操練,反復“刺激”得到加強和鞏固。因此,直接法、聽說法等語言學為理論基礎的外語教學的語言教學重點就是句子的構成規(guī)則,體現(xiàn)在對句型的窮盡分析和句子成分的過細分析和描述。語法教學過于抽象,脫離實際,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能應付自然的語言交際,從而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造能力也得不到極其有利的充分發(fā)揮。
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表象下體會其內在的深刻含義,只有這樣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才能不斷地提高擴展。
2、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詞匯又稱語匯,是一種語言里所有的含有特定范圍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例如英語詞匯或一般詞匯、基本詞匯等;還可以指某一個人或是某一部作品所用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詞匯,簡言之就是詞的集合體,詞匯和詞的關系是集體與個體的關系,如同樹林和樹的關系。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詞匯的教學往往是枯燥而單一的,通常采取的方式是誦讀與寫記結合的學習方式。但是由于英語詞匯具有數量大,沒有相對較為系統(tǒng)化的規(guī)律性,以及語義多重性、難以掌握等特點,常常會給學習者帶來較大困難,基本上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記憶,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在詞匯運用上也存在錯誤百出的想象。詞匯教學便成為令執(zhí)教者頭痛的難題之一了。
而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五項技能上都是以詞匯為基礎的,這又要求人們必須中式英語詞匯的認知與運用。認知語言學注重主觀與客觀的充分結合,因此,應該從認知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詞匯上的自主學習。
首先是要明確英語詞匯的學習重點??梢越ㄗh學習者將重點放在:語言中的最常見詞形、詞匯的核心用法以及由詞匯所構成的典型組合搭配三方面。其中,核心詞匯是英語教學的重點所在,尤其需要加以重點引導,大量的習慣用語、轉化語、派生詞、固定搭配等都源自核心詞匯。其次是要注重日常口語,口語中使用詞匯的頻率較高,能不能相對熟練地運用口語交流,是詞匯掌握程度的體現(xiàn)。最后是要注重對普通文章的閱讀,在閱讀理解中基本詞匯的地位是不能小覷的,語言研究者們就認為,掌握的詞匯量越大,那么閱讀規(guī)范文字的理解能力就越強。
與一般死記硬背式的詞匯教學方式不同的是,在認知理論的指導之下,詞匯的學習是多方面的,通過核心詞匯、基本短語、句子、文章,可以逐漸形成一個層次明晰的詞匯網絡結構,這就使得詞匯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脈絡清晰的認知框架既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快速記憶大量的相關聯(lián)詞匯,減少遺忘數量和降低遺忘速度,同時又可提高他們選詞的地道性,提高其語用能力,語言的交際功能容易得以實現(xiàn),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在交際中的成就感,提高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結語
總之,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及其理論的應用對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啟發(fā)意義,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全新視角。認知理論由于關注到個體的差異、主客觀之間的關系,與心理學存在著息息相關的聯(lián)系,關注到了語言學習者的心理因素,啟發(fā)了對英語教學進行改革與探索的全新角度。通過認知的角度,可以更好地來培養(yǎng)學習者對語法、詞匯學習的認知意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對待詞匯學習,從而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更科學更有效的英語教學之路的大門。
參考文獻
[1]、 張敏 認知語言學和漢語名詞短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趙艷芳 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與教育出版社,2001.
[3]、劉溯 認知語言學范疇觀與英語詞匯學習[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l2
[4]、汪榕培 英語詞匯學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