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決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找山壁?!?】龍應臺用極細膩的筆觸寫親情的綿長婉轉(zhuǎn)、無奈惋惜;寫友情的惺惺相惜、肝膽相照;寫最尋常的生活,記最樸實的風景。本文從全書的角度,對作者散文中四條情感線索——“我”與父母,“我”與兄長,“我”與孩子,“我”與朋友,進行簡單梳理,更深刻的體會龍應臺眼中的人生。
關鍵詞:目送;龍應臺;親情;感情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0-0033-01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難以言盡的時候。
對于父母與子女,龍應臺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2】
目送,在生命的長河中,你可以注視著自己愛的一片風景,看他四季更替的變換,看他盛極而衰、否極泰來的運動,更多時候,歷經(jīng)生命的年華過后,你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上輩子”、“下輩子”隨著時光慢慢流走,走得遠比你腳下的時空深遠得多,然后,你就慢慢體會到了,生命的各種滋味。
一、父親的逝,母親的老
“漫山遍野茶樹開”,在本書的最后一個單元,對于父親與母親的依戀與尊重表現(xiàn)的最得人心,最淋漓盡致。人,最終執(zhí)拗不過時光的流逝。正當人們迷戀于生老病死的不可知,卻總擋也擋不住離別帶來的難言的傷痛。是啊,生命交給我們怎么成長,怎么從最無知變得猜忌與多疑,最后落得一世清閑,抱著回憶安享晚年。生命也交給我們各種技能去混個如魚得水,至少有個安身立命的本事,卻從沒有交給我們生和死是怎么回事。這一點,是在父親身上最真的體會。
父親,總是用濃重的湖南鄉(xiāng)音訴說著,總是想要回家。
他念詩,用湘楚的古音悠揚吟誦: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3】
而“老”的意思,就是失去了人的注視,任何人的注視。直到父親去世后,把他送回了生命開始的地方,在那里,他的楚音與天地山川一樣幽深,與蒼天鬼神一樣宏達,司儀的每一個音,都像父親念《陳情表》的音,婉轉(zhuǎn)凄楚,每一個音都重創(chuàng)你。此時此刻,你才理解了他靈魂的漂泊,此時此刻,你才明白,他是真的回家了。
原來,每一個生命都需要歸屬于一片土地,就算親人不在,就算物是人非,只要自己降落于此,就該屬于此,并且歸于此,這也是父親畢生的愿望。
《雨兒》,寫盡了母親的偉大與心酸,母親撫養(yǎng)了五個兒女,各自生活得很好,母親的職業(yè),她完成得很出色??墒?,老了,糊涂了,忘記美了,忘記怎么搭捷運,甚至忘記女兒叫什么了,母親的老,就像一株植物般眼睜睜地在眼前歷盡開花與花落,握也握不住??墒?,當女兒說:“你的雨兒要看見你笑,媽媽”,她看著女兒,微笑了。
女人的個體,總是和子女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就算不認識了世界,也認識時空中自己身上的這塊肉。
二、與兄弟最特殊的關系
與兄弟,多么奇特的關系啊。如果我們是好友,我們會彼此探問,打電話、發(fā)簡訊、寫電郵、相約見面、表達關懷。如果我們是情人,我們會朝思暮想,會噓寒問暖,會百般牽掛 ,因為,情人之間是一種如膠似漆的黏合。如果我們是夫妻,只要不是怨惘,我們會朝夕相處,會耳提面命,會如影隨形,會爭吵,會和好,會把彼此的命運緊緊纏繞。但我們不是,我們不會跟好友一樣殷勤探問,不會跟情人一樣長相廝磨,不會跟夫婦一樣同船共度。和這個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樣,我們從彼此的容顏里看得見當初,成長過程里一點一滴的羞辱、挫折、榮耀和幸福?!?】
《共老》里面有這樣一段話,來講述兄弟之間的感情。
與兄弟共老。想想也只有和兄弟能共同衰老。和朋友,不過是半路結(jié)識,志同道合,彼此欣賞,殊途同歸,卻也擁有各自為重的家庭與事業(yè),年輕的容顏不知曾怎樣輝煌,到老了,回憶也只是從半路的那段開始;與配偶,卻添了一份“生死相依”的恢弘氣勢,有了相濡以沫彼此依賴的情誼,一起老去,甚至一起死去,卻忘記了對方生命源起于何處?唯有兄弟,從落地到入土,一朝一夕的變化,從哪來到哪去,竟是一樣的軌跡,擁有一樣的土地,擁有同樣的根。
三、和友人聊寂寞與愛情
《寂寞》、《愛情》、《相信》種種字眼,與朋友間,才能更加聊得淋漓盡致。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曾經(jīng)相信過愛情,后來知道愛情必須轉(zhuǎn)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zhuǎn)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他還是那玲瓏剔透的冰塊嗎?【6】
唯美浪漫、純情而帶著毀滅性的愛情,才是最高境界的愛情。【7】
不管是和家萱聊母親,接受她給母親帶的禮物,還是寄給K的一封信告訴他要堅強,與朋友間,總是涉及到人生種種不可解決的大問題,是肅穆多一點,還是隨性多一點,總之愿意聊些平日里想的與生命有關的東西,比如寂寞,愛情,堅強。
四、兒子,曾經(jīng)的我
《母親節(jié)》,安德烈好像變得不一樣了,兒子長大了,給母親節(jié)的禮物是他的離開與明白。當年邁的父親牽起你的手,準備帶你上樓,你會很婉轉(zhuǎn)地對他說:“我已經(jīng)五十歲了,你真的不必牽我的手過街?!彼f:“好”,到了過街,手又伸了過來,他的手,肥肥短短厚厚的,很溫暖。然而,有一天,一個個兒很高、腿很長很瘦的年輕人,就在那光天化日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很認真地對你說:“我已經(jīng)十八歲了,你真的應該克制一下要簽我手過街的反射沖動?!薄?】
這不正是我嗎?
注釋:
【1】《目送》后續(xù)
【2】《目送》第六頁龍應臺“目送”
【3】《目送》第254頁龍應臺“關山難越”
【4】《目送》第44頁龍應臺“共老”
【5】《目送》第23頁龍應臺 “寂寞”
【6】《目送》第27頁 龍應臺“(不)相信”
【7】《目送》第15頁龍應臺 “愛情”
【8】《目送》第251頁 龍應臺“同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