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一間自己的屋子》的分析及英國女性文學的發(fā)展向我們展現(xiàn)了,女性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地位的變遷及其重要性。女性只有能夠自立能夠且屬于自己的空間才能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即使到了今天,雖然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變,這一思想仍舊存在,所以女權運動仍舊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一間自己的屋子;文學;女性
作者簡介:石靜彥,女,貴州貴陽人,西南財經(jīng)大學人文學院,本科學歷,漢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0-0031-01
一、英國女性寫作的發(fā)展
女性寫作不論在中國還是西方,我們都可以看到,從古至今女性寫作少之又少。婦女寫作的道路充滿著荊棘坎坷,她們步入寫作的殿堂也是一代代文學女性頑強奮斗的結果。因為女性寫作不僅僅是一種文學現(xiàn)象,在這一現(xiàn)象背后還體現(xiàn)著女性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地位。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女性寫作的繁榮與否直接反映了女性社會地位的優(yōu)劣。中世紀以前的英國文壇幾乎見不到女性的蹤影。大約到了喬叟的時代,女性作家才嶄露頭角。然而這些早期的“女作家”,都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女作家,而是所謂的宗教異人。她們都摒棄了世俗的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到神的事業(yè),用方言記述神的教誨和訓誡。即使到了文藝空前繁榮的伊麗莎白時代,也只有少數(shù)貴族婦女,才有空寫點東西。到了17世紀英國才出現(xiàn)了第一位職業(yè)女作家阿弗拉·班恩,從此婦女才開始真正走進職業(yè)寫作。這一變革又與整個社會的變革及資產(chǎn)階級革命有著密切聯(lián)系。一方面婦女被擠出了傳統(tǒng)的手工業(yè)生產(chǎn)活動,在家庭中的經(jīng)濟作用由此下降;另一方面迅速增長的社會財富使中產(chǎn)階級婦女成了裝點門面的閑人。教育在某種程度上的普及使婦女有了讀書的機會。同時,社會還提供了新的有利于女性的出版機制。這給婦女提供了靠寫作攢錢謀生的可能,于是19 世紀涌現(xiàn)了一批女作家。19 世紀末是英國女性文學創(chuàng)作豐收的季節(jié)。這時期涌現(xiàn)了勃朗寧夫人、勃朗特姐妹、喬治·艾略特、簡·奧斯汀等一批女作家。這是以伍爾芙為代表的女性作家爭取社會空間和自身權利所獲得的成果。
二、伍爾夫的女性主義思想在《一間自己的小屋》中的表現(xiàn)
伍爾夫在《一間自己的小屋》中直接和充分地表現(xiàn)出了她的女性主義思想。她思考的中心問題是:文學中到底有沒有女性傳統(tǒng)?性別歧視怎樣反映在文學活動中?婦女要想從事創(chuàng)作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她的基本結論是“一個女人如果要想寫小說一定要有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屋子”。顯然,“錢”是經(jīng)濟地位的象征,“一間自己的屋子”不僅指婦女應有起碼的生存空間,更應有相對自由的精神空間。
在《一間自己的小屋》中,伍爾夫編造了一個莎士比亞的妹妹的故事。她說莎士比亞有個叫朱迪思的妹妹,和莎士比亞一樣聰明,富于冒險精神和充滿想象力。父母把哥哥送進文法學校,學習拉丁文、文法和邏輯,卻讓她待在家里,不讓她上學,使她失去了學文法和邏輯的機會。她偶爾拿起哥哥的一本書來讀上幾頁,父母親就會要她去補襪子或者照看爐子上的燉肉。她只能偷偷涂抹幾筆,還得仔細收藏,要不就毀掉。她哥哥后來在倫敦進人劇院,成為偉大的戲劇家,而她后來被許配給了一個相鄰的羊毛商的兒子。因為抗婚,她被父親狠揍一頓,以致離家出走,逃到倫敦。當時,她也想象她哥哥那樣做一個演員,卻受到男人們的嘲笑,并且被經(jīng)紀人引誘而懷上了孩子,最后,她那顆詩人的心被壓抑得痛苦萬分,她不得不在一個冬夜里自殺了,尸體被埋在一個十字路口。莎士比亞的妹妹實際隱喻著無數(shù)具有文學天分的婦女的不幸命運,她的故事旨在說明:一個在16世紀誕生并具有詩歌天賦的女人,注定是一個不幸的女人,一個與自身相沖突的女人。她的全部生活、她的所有本能都使她不具備創(chuàng)作所需要的條件。即使在18世紀以后,她們中極少數(shù)一些人終于有了一點創(chuàng)作機會,但仍很少能有時間、更得不到什么鼓勵去進行寫作。現(xiàn)實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在創(chuàng)作《傲慢與偏見》期間,簡·奧斯汀只能躲在客廳的一隅,每當有客人光顧時,只得匆匆收起文稿,中斷寫作,以免來客譏笑。《呼嘯山莊》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大部分文稿都是在一間喧鬧的小酒吧里完成的,經(jīng)常被干擾。她們甚至無法擁有同時代最窮困潦倒的濟慈、丁尼生和卡萊爾等男性作家可獲得的最起碼的文學創(chuàng)作所必須的條件,如徒步旅游、離家獨居,哪怕一間獨處的陋室也可使她們免受紛擾之苦。
在《一間自己的房間》結尾處,她寫道:“莎士比亞的妹妹朱迪思還活著,活在新一代婦女身上,偉大的詩人不會死去,她將在婦女贏得獨立自由的未來重新復活?!蔽闋柗蚝粲跣聲r代的女性拿起筆,創(chuàng)造屬于她們自己的女性話語,將現(xiàn)有的男性的語言修改變形,使它適合她們的思想的自然形態(tài),使它既不壓垮、也不歪曲她們的思想。
三、對我們的啟示
距離伍爾夫寫《一間自己的小屋》已經(jīng)過去了八十余年,如今女性的社會地位也和當時的社會大不相同了。在當今的中國女性在社會中獲得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公平的社會地位,毛主席也曾說過“婦女能頂半邊天”,相較全世界中國也算是女性最為平等的國家之一了。甚至有時開玩笑時,男性還會說他們在性別上受到了歧視。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仍然對女性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再看看我們周邊的國家日本、韓國、巴基斯坦、印度,這些國家的女性就更是處在一種備受壓迫的社會,特別是在巴基斯坦印度這樣的宗教國家,女性連出門都有很嚴格的規(guī)定。所謂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女性如果連經(jīng)濟的獨立都做不到,那又何談思想的創(chuàng)造呢。
婦女與男子共同創(chuàng)造了人類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文明,都是社會向前發(fā)展和進步的推動者,時代呼喚女性意識的提升和解放。
參考文獻:
[1]、弗吉妮婭·伍爾芙. 一間自己的屋子[M] . 王環(huán). 沈陽:沈陽出版社,1999.
[2]、鮑曉蘭.西方女性主義研究評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5.
[3]、張京媛.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4]、林倩. 英國文學名家[M] . 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