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太空,追逐神舟九號三名中國航天員的太空之旅。而女航天員劉洋更被譽為最大的亮點,她使嫦娥飛天的中國古老神話傳說變成了激動人心的現(xiàn)實。本報特約作者、空軍退休干部肖邦振先生在第一時間向本報獨家提供了三年多前采訪劉洋的相關情況及劉洋的成長自述和個人照片,特此刊發(fā),以饗讀者。
期待劉洋太空回來后的下一個自述
“劉洋執(zhí)行神九任務,成為我國首位訪問太空的女航天員!”筆者從電視直播中觀看到劉洋身著航天服直上藍天的照片,聯(lián)想到2008年9月18日下午在武漢見到她的情景。那天,筆者到達駐武漢空軍航空兵某運輸部隊后,團政治處副主任趙向林陪同我先到飛行大隊采訪。這個部隊為支持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讓出市區(qū)繁華的營房,搬遷到遠離城市偏僻的郊區(qū),其新營區(qū)完全是由地方政府出資興建的。汽車經(jīng)過營區(qū)在一棟新建的二層樓前停下,筆者跟隨趙副主任到飛行大隊部與教導員李云東見面后,安排我在會議室同女飛行員交談。
“報告!”“她就是飛行中隊長劉洋!”筆者在會議室剛剛坐下就進來一位身著藍色短袖飛行服的女士,聽趙副主任介紹劉中隊長的情況時,打量眼前這位身材苗條、眉宇間透著秀氣的女飛行員,我想起了毛澤東主席當年詢問第一批女飛行員“你能把飛機開上天嗎?”的話語,可見偉人和普通人的心情是相通的。
“如何寫好年輕的女飛行員?我這個年紀的人心里一直沒有底,你能不能寫寫自己啊!”我知道劉洋是一號天氣標準機長,已經(jīng)飛行1412小時,先后4次在寧夏、甘肅、陜西、貴州等地執(zhí)行人工降雨任務,還多次在報刊上發(fā)表過文章。因此,我說明完采訪的意圖后,直接談出自己的想法。劉洋很痛快地接受了筆者的邀請,并留下了聯(lián)系的電話號碼?;乇本┖?,我多次想打劉洋的電話了解撰稿情況。但考慮她是飛行中隊長,不敢過多地打擾。
2009年3月13日,筆者收到宣傳干事李濤發(fā)來的電子郵件,其中就有劉洋寫的自述及其照片??赐旮寮?,我終于接通了劉洋的電話,一打聽她正在西安實施人工降雨,稿子是她空余時間撰寫的,我不便過多地談稿子,而是囑咐她保證安全,完成好飛行任務。其實,她的自述字里行間完全反映了新一代年輕女飛行員活潑上進、文采飛揚的特點。難怪人們驚嘆:“后生可畏啊!”
“我深深地熱愛著我所從事的飛行事業(yè),深深地熱愛著這個飛行群體并為之感動!”讀到自述結尾,我仿佛聽到年輕女飛行員劉洋的心聲,那些至今仍然眷戀飛行事業(yè)的老大姐們一定會感到欣慰。此后,筆者得知劉洋參加了女航天員的選拔,我曾深深地為她祝福。大概是劉洋回武漢等待錄取通知時,我曾與她通過電話,征求稿件修改的意見。后來,此稿收入筆者所著、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飛上天的花——尋訪空軍女飛行員》書。
為便于讀者了解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筆者特推薦劉洋自述《我出生于改革開放伊始之年》。6月15日下午,三位航天員在問天閣同媒體見面時,劉洋說:“在完成任務之余,我想盡可能多體驗一下太空奇妙的失重環(huán)境,多欣賞一下我們美麗的地球,多看看我們美麗的家園。我會把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記錄下來,帶回來和大家分享?!蔽覀兺耆欣碛善诖齽⒀筇栈貋砗蟮南乱粋€自述。
我出生于改革開放伊始之年
我叫劉洋,1978年10月,出生在河南省鄭州市一個普通的人家。而這一年恰恰又是國家改革開放的伊始之年。媽媽總說我是一匹懶馬,因為10月秋水美,秋草肥,出生之時又恰逢傍晚收工休息之際。從此,這個家庭因我的到來而增添了歡樂和幸福。
1997年7月,我正在鄭州第十一中學為備戰(zhàn)高考進行沖刺階段的努力。那時,我還是校學生會的組織委員,市里的優(yōu)秀學生干部,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大學苗子。高三的生活緊張而又充滿了希望,象牙塔的大門等待著我們?nèi)ミx擇去開啟。
年初,學校召開了一次特別的大會。某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在大會上做“招飛”動員報告,詳細介紹了該公司的歷史,列出了優(yōu)厚的工作待遇及苛刻的條件,一旦進入準飛行人員的行列將就讀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并留學澳洲接受培訓。飛行員,對于年輕的我們是一個神秘而未知的職業(yè),一時間大家熱情高漲。正當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時,招飛人員又附加了一個條件:“本次招生只收男生不招女生”。頓時,一片嘩然。我卻對此甚為不屑,心中暗想:“有什么了不起,憑什么認為女的就不行!”
時隔不久,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了,空軍要在我校進行第七批女飛行員的招生預選工作。班主任武秋月得到這個消息后立即幫我報了名(因為我身高、視力等初步條件符合)。人生路上這個小小的插曲,從此改變了我一生的方向。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嚴格的身體檢查和政治審查,特別是高考的重重拼殺,我終于接到了空軍長春第一飛行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成為新中國第七批女飛行員中的一分子。命運就這樣峰回路轉(zhuǎn),把我?guī)狭艘粭l嶄新的道路。
一、曾經(jīng)丟失的方向
1997年8月,我來到了長春空軍飛行學院,正式開始了一名飛行學員的生活。從地方到部隊,生活發(fā)生了截然不同的改變,到處都是方圓,到處都是規(guī)矩,“紀律”就像一把懸在頭頂?shù)睦麆?,一不小心就得受到批評。每天的生活單調(diào)而枯燥,周而復始一成不變。飛行員是一個精神、意志、腦力和體力并重的職業(yè),高強度的隊列和體能訓練,對于在學校一直以學習成績?yōu)轵湴恋奈沂且粋€巨大的考驗和磨礪,與同期入伍的體育生相比我遠遠地落在了后面。初次離家的不適,生活方式的變化,心理的巨大落差,在初入校的那段時間里每一分每一秒對我都是煎熬。
軍校,這完全陌生的領域,也是五彩繽紛,豐富多彩的嗎?此前沒有人向我描繪過它的生活,我充分展開了自己想象的翅膀。生活總是喜歡與人開玩笑,想象越是美好,現(xiàn)實就越是殘酷。開學的第一天就告誡我們已經(jīng)是一名軍人了,必須聽肌命令,服肌指揮。不準,不準,不準,開學后便有太多的不準;必須,必須,必須,開學了又有太多的必須。齊步,正步,跑步,一切都要從頭學起。為了一個擺臂,在烈日下一站幾個鐘頭;奔跑,跳躍,單杠,雙杠,吊環(huán),累到手發(fā)軟,腿發(fā)抖,冬天一身冰霜,夏天滿身泥汗,手上的繭子掉了又起,起了又掉。這就是我曾經(jīng)千百次設想過的軍校嗎?
我迷茫了,從幸福的云端跌到了失望的谷底。于是我把所有的疑惑訴諸筆端,寄給遠方的朋友。同學來信了:“你知道我們是多么羨慕你嗎?其實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座玫園,當我們還在苦苦尋找自己的玫園時,你卻早早地擁有了一片沃土。你只須努力地澆灌它就能滿園芬芳。難道只因為懼怕冬日施肥的寒冷,夏日培育的辛苦,就要輕言放棄!快打開那扇遮住你雙眼的窗戶吧!”
是啊,梅花怎得撲鼻香,青松怎能傲冰霜,這個世界只有輕易的失敗,卻從不會有隨便的成功。打開一扇蒙住雙眼的窗戶,我豁然開朗。我開始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個性,在紀律的方圓里舒展最大的自由;我不吝惜用汗水浸濕跑道,在每一次氣喘如牛、步履踉蹌的時刻,都咬緊牙關決不放棄;在每一個酷暑的傍晚,在每一個寒冬的清晨,我一圈一圈地奔跑,決不放棄哪怕半米的距離;我努力去理解這苛刻而單調(diào)生活的內(nèi)涵,慢慢適應了這里的一切,并漸漸地愛上了這身綠色的軍裝,愛上了這方正生活背后滿漲的生命力。我終于尋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玫園,從此沒有了猶豫,沒有過放棄!
其實,生活從來都不曾改變,可看待生活的心變了,一切就都變得美好了。在航校組織的英語演講比賽上,我把這段經(jīng)歷寫成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尋找生命中的玫園》,并獲得了二等獎。
二、宿舍里的時裝秀
軍營的生活單調(diào),枯燥,一成不變。但所有的一切都在錘煉著你,縱使你從不曾覺察,然而這個強大的熔爐卻一直在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那時的我們年紀也不過十八九歲,天南海北地聚到了一起。東北姑娘王思,175厘米的高挑身材,宛如模特;苗條嬌小的四川姑娘陳金蘭,善解人意的李國菡,爽朗的東北姑娘陳宇,都是如花似錦的年紀。生活如一汪平靜的大海,然而我們卻總能攪出調(diào)皮的小浪花。周末的時裝秀,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場盛宴。一到晚上,宿舍里那小小的走道儼然成了世界上最豪華的“T臺”。我們會瘋狂地拿出自己所有的衣服,不分季節(jié),不分你我,一群頂著假小子般短發(fā)的“模特”走馬燈般在“舞臺”上穿梭。你穿我的裙子,我穿你的大衣,春夏秋冬,四季交錯,每個人都在盡情地設計和演繹著自己的創(chuàng)意。一個“模特”出場了,修長的個頭頗有“真模特”的風范,標準的貓步,向上拉了又拉的短裙更襯托出修長的雙腿。正當大家要嘖嘖稱贊之時,她腳上的那雙軟軟的黃膠鞋,便如卓別林的臉一般讓人忍俊不禁,哄堂大笑。再深沉的湖水,再廣闊的海洋,也總會有浪花激起,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小浪花,歡樂的小浪花。
三、我行!我們行!
1998年5月4日,為期5天的野營拉練正式開始了,作為長春空軍飛行學院唯一的一支女學員隊,女飛行員再次成為了焦點。誓師大會上我們宣揚了自己的口號:“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所有的人都憋足了勁要用事實證明:“誰說女子不如男”。第一天要背上行囊徒步行走37公里。剛出發(fā)時,大家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仿佛這不是一次拉練而是一次郊游。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了,大家早已沒有了當初的興奮之情,疲憊不堪,腳上早已打起了水泡。衛(wèi)生員用一根根絲線將水泡穿破,我的腳上到處掛滿了線頭,我數(shù)了數(shù)行程還未過半我的腳上卻早已打了8個水泡。背上背的被子也越來越沉仿佛千斤重。絕不能放棄_絕不能掉隊!大家互相攙扶著,互相鼓勵,互相打氣。腳底不能沾地,一沾地就鉆心的痛,那就用腳的邊緣來做支撐,吳霞和我手挽著手,互相支撐,互相依托。背上背的被子被汗水全部打濕,頭發(fā)像被水洗過一般。就這樣一路一瘸一拐地走著。旗手陳宇、劉璐,不僅要背著全部裝備,還要一直高舉著我們的隊旗;文藝小分隊的閏芳,從隊頭到隊尾,來來回回地一邊走一邊打著快板,鼓舞著大家的士氣。李國菡、陳金蘭、譚紅梅在休息的時候默默地為大家打來熱水。這不再是一個人的拉練,這是我們集體的拉練,集體的考驗!憑著這股堅強的毅力,在長途拉練中我們女飛行員竟沒有一個掉隊,沒有一個放棄的,成功地通過了這次考驗,打響了勝利的一槍,事實證明:“我行!我們行!”
2001年6月,我們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來到了南方的這支部隊。經(jīng)過兩年的改裝飛行訓練,我們的駕駛技術在不斷地成熟。業(yè)余時間我們都參加了女飛行員樂隊,黑管、長笛、大镲、圓號,這些曾經(jīng)陌生的樂器在我們的手中由生澀到嫻熟。圓號手李國菡,為了把圓號吹得更加圓潤,每一次練習都在嘴唇上印下了深深的號??;大镲手陳宇為了打?qū)γ恳粋€鼓點,手經(jīng)常被磨破了皮;小鼓手譚紅梅,手指、筷子到處都是她的鼓槌;我是黑管手,常常會為了練習吐音而被哨片劃破了舌頭。我們常常戲稱自己是方便面速成班,連老師也在驚嘆我們學習的速度。一切從無到有,從連聲音都吹不響到嫻熟地吹奏曲子,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就實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從藍天白云到黑土地,哪里都是我們精彩的舞臺,再次證明:“我行!我們行!”
四、鴿子撞飛機
2003年9月10日,我所在的機場組織晝間儀表飛行訓練。當?shù)?個架次的訓練飛機剛剛起飛離開地面,我“收起落架”的口令剛落,忽聽“嘭”一聲巨響,飛機劇烈地抖動了一下,瞬間一股燒焦的味道充滿了整個座艙,右發(fā)動機推力下降,排氣溫度上升。我迅速判斷出發(fā)生了鳥撞,隨時都有單發(fā)的可能。為此,我嚴格地保持著飛行狀態(tài),并迅速向塔臺報告情況。指揮員命令我們建立小航線,爭取盡快著陸,空中的其他飛機會主動避讓。我柔和地操縱著飛機轉(zhuǎn)彎,建立航線,同時密切地關注著發(fā)動機的數(shù)據(jù)。當放下起落架,放下襟翼,對正了五邊,跑道就在不遠的前方,然而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卻顯得那么漫長。右發(fā)動機的推力仍在下降,排氣溫度在高位徘徊,它若要停止工作那只是一眨眼的事情。高度越來越低,跑道越來越近,飛機終于穩(wěn)穩(wěn)地降落在跑道上。經(jīng)過檢查,當飛機剛剛收起落架時就遭遇到了一群鴿子,飛機撞死了21只鴿子,右發(fā)動機的渦輪葉片被打折了兩根,進氣道已經(jīng)被死鴿子堵塞了四分之三,左發(fā)動機的起落架艙則被撞出了一個大坑。
飛行是勇敢者的職業(yè),離地三尺有危險,它需要飛行員膽大心細,果斷勇敢。我深切地感覺到每一次起飛升空,每一次返航著陸,都是一次挑戰(zhàn),都是一次涅槃。
五、人工增雨
2007年5月9日,我們機組(機長歐陽鵬光,飛行員劉洋,女領航員呂靜羽,領航員何寶通,通信員楊健,機械師李福新)奉命駕駛安-26飛機,飛往甘肅中川機場執(zhí)行人工增雨任務。此時,本是草長鶯飛、綠意盎然的季節(jié)。然而一路向北,滿眼的翠綠似被一扇無情的大門拒在門外。焦黃的大地,裸露的山脈,地面干涸的裂縫似一張張焦渴干裂的雙唇。傍晚時分,飛機安全抵達機場。剛放下行李,有關部門的同志就焦急地向我們介紹當?shù)氐那闆r。今年是甘肅省50年來不曾遇到的大旱之年,慶陽、西峰、平?jīng)?、白銀等部分地區(qū)的居民連日常生活用水都極為困難,更不用說地里的禾苗了??吹浇榻B情況的同志憂心忡忡,我們了解旱情后也十分的著急,顧不上休息馬上就投入到了緊張的飛行準備。
5月10日,一大早天氣陰沉,烏云密布,這是一個非常適合人工降雨作業(yè)的天氣。吃過早飯,一切準備妥當,只待云層達一定的厚度我們就可以起飛了。中川機場,海拔1974米,四周群山環(huán)繞,地形復雜。望著陰沉沉的天空,我心里充滿了期待。
9時30分,終于得到了上級批準放飛的通知。我們迅速開車,滑進跑道,準備起飛。所有的工作人員都來到了機場,大家期待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我加足馬力,駕駛飛機離開地面,轉(zhuǎn)眼間就進入了云層,爬升,不斷地爬升。我們必須要爬升到溫度為0℃線的高度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下雨來,而這個高度也正是飛機最易結冰的危險高度,機翼兩側(cè)的冰霜愈結愈厚,飛機爬升的速度也越來越慢,操縱性越來越差。我們一面謹慎地觀察著天氣,盡可能避開危險天氣的陷阱,一面小心翼翼地駕駛著似乎要不堪重負的飛機,不斷地改變著高度,改變著航線,尋找著空中最有利的條件,同時試圖減輕飛機的“負擔”。地面所有的“眼睛”(雷達)都在關注著我們,不斷地為我們通報著天氣的改變趨勢,詢問飛機的飛行狀態(tài)。下雨了,終于下雨了,久違了的雨水在我的機窗上劃過了一條條美麗的弧線。3個小時的人工降雨飛行作業(yè)圓滿結束了,返航,慢慢地下降高度,機身上的冰層隨著高度的降低漸漸地融化。空中淅瀝地下著小雨,大氣中充滿著濕潤的氣體。在綿綿的細雨中,飛機安全著陸。這是一次勝利的“戰(zhàn)役”。
據(jù)氣象部門推算,5月23日是本月最后一個可進行人工增雨的天氣。本著“決不放過一個可飛天氣,盡我們最大的能力解決旱情”的承諾,機組毅然決定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決不能錯失這寶貴的降雨機會。當天一大早,我們就趕到氣象臺詳細了解了天氣實況和預報。起飛后,地面調(diào)度不斷地為我們通報天氣情況,詢問飛行狀況,并給予了我們實施作業(yè)的最大飛行空間。只見云層越來越暗,空中的雨點也越下越大,機窗上已形成雨簾完全阻隔了對外的視界,雨打在機身上的聲音竟完全淹沒了發(fā)動機的轟鳴。機組的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jīng),絲毫不敢懈怠。飛行任務剛完成了一大半了,這時耳機內(nèi)便傳來了地面指揮焦急的命令:“807立即返航,務必在11點30分之前著陸!”此時此刻離規(guī)定的時間只剩下不到半個小時了,而我們卻在距離機場的最遠點。返航,已經(jīng)刻不容緩,容不得有絲毫的遲疑,我們駕機取捷徑的航線加足了馬力掉頭返回。厚厚的云層完全遮蓋了機場,我們來不及再正常地建立儀表航線,只能用最短的時間進行長5邊著陸。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嚴格地保持著各項數(shù)據(jù),一點點地下降高度,300米,200米,100米,80米,終于鉆出了云層,機場就在我們的前方!飛機穩(wěn)穩(wěn)地安全降落在機場。未等我們走出機艙,狂風突起,天地瞬間暗了下來,雨似盆潑一般從天而降,機場即刻關閉?!昂秒U啊,差一點就回不來了!”我心中暗自驚嘆。
6月8日,甘肅省委省政府、省氣象局、省農(nóng)業(yè)廳專門召開了表彰大會,表彰我們機組在這次抗旱工作中的突出表現(xiàn)和成績,陸武成副省長親手將一面繡有“播云耕雨、造福人民”的錦旗授予我們的機組。
2009年新年伊始,我國八個省市嚴重干旱。災情就是命令!2月17日,我所在的機組(機長劉峰、女飛行員劉洋和陳宇、領航員朱玉泉、女領航員李麗、通信員高印山、機械師李福新),奉命駕機趕赴陜西執(zhí)行抗旱人工降雨任務,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共實施人工增雨作業(yè)3次,飛行7個多小時,使陜西省全境普降小到中雨,為緩解旱情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就是劈天的利斧,在每一個陰云密布的日子,昂揚地出征,勇敢地劈開烏云的樊篙,將禁錮的雨水痛快淋漓地灑向干涸的大地。一次次起飛,一次次凱旋,早已經(jīng)忘記了連續(xù)作戰(zhàn)的疲憊。嘩啦啦,嘩啦啦,天空奏起了歡快的樂曲;嘩啦啦,嘩啦啦,酣暢的雨水中大地展露了歡顏。”同年3月7日,我在《空軍報》刊登的文章,表述了自己的心情。
我深深地熱愛著我所從事的飛行事業(yè),深深地熱愛著這個飛行群體并為之感動!我常常會被轟鳴的發(fā)動機震撼到熱淚盈眶,我常常會為這個集體感到無上的光榮。我是一名女飛行員,我是女飛行員群體中的一分子,無論前方有多少挑戰(zhàn),無論將付出多少的努力,我都將一往無前,永遠與集體同在!只要祖國一聲令下,我們將義無反顧地飛向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