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老莊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體現(xiàn)了人類思想和智慧的高度,一直以其巨大的生命力影響著中國文化,其豐厚的思想也能對中學語文教學產(chǎn)生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老莊思想;中學語文教學;個體發(fā)展;健全人格
作者簡介:張少華(1983-),女,吉林省四平市人,吉林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教育碩士。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1-0063-01
道家思想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系統(tǒng)的哲學理論體系,它涵蓋了諸多領域,內(nèi)容博大精深。作為道家學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老子和莊子,其思想具有極高的價值,是道家學派的核心思想。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人們也逐步認識到老莊思想的睿智,認識到它的生命力,其實老莊思想一直都在中國人的內(nèi)心深處,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魯迅先生就曾經(jīng)這樣評價道家的典籍《老子》,他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之真諦。”西方哲學家尼采也曾說:“《老子》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彼匀藗冮_始越來越多的將道家思想應用于各個領域,一些學者也曾提出將老莊思想運用到教育當中,讓教育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老莊思想中不光蘊含著大量的教育思想,還會對人格的建立、健全起到極大的幫助。老莊思想可以引導學生如何應對社會人生中的諸多問題,如何完善自我。所以說,老莊思想對于中學語文教學能夠起到巨大作用。
一、老莊思想對實現(xiàn)個體發(fā)展有獨特作用
當代教育雖然經(jīng)歷了多次改革,以期望教育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人才,但效果卻不顯著,教學中仍然存在對知識技能的高度重視,使知識的獲取與生命的意義相剝離的情況,教育成了人類獲取成功的工具,或者說教育成了滿足個人功利欲望的工具。這顯然不是教育最終所要達到的目的。那么怎么樣才能讓教育更好的發(fā)展,更好的培養(yǎng)人才呢?老莊思想就能夠為當代教育的發(fā)展提供必需的,而且將會是源源不斷的營養(yǎng)。老莊思想可以告訴我們?nèi)绾巫⒁鈱W生個性的培養(yǎng)。老子說:“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的教育思想,老子認為教育要教而無為,就是現(xiàn)代教育所主張的以學生為主體,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不能遏制學生的思維,也就是說要“輔萬物之自然”。莊子也通過寓言故事闡述了這樣的道理,例如《莊子·應帝王》:南海、北海之帝儵與忽,見中央之帝渾沌沒有七竅,便幫助他鑿開。于是,一天鑿開一竅,結果七天之后渾沌就死了。充分表明了忽視個性的結果。忽視個體發(fā)展,結果只能有一個,就是對人才的扼殺。那么,這是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相背離的,是我們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所以說,如果要讓教育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人才,老莊思想將會起到獨特的作用。
二、老莊思想有利于完善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取,而且要關注學生精神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建立,使其在日常學習中、交往中,學會生存、學會發(fā)展,那么老莊思想又可以引導學生如何應對社會人生的種種問題,追求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既要滿足自身的發(fā)展需要,又要有益于社會的進步。老莊思想能夠讓學生自知自勝、知足知止,對自己有正確良好的期望值;能夠洞明世事,認識規(guī)律;寬容于物,包容獨立;寧靜、恬淡,心態(tài)平和。老子《道德經(jīng)》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強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就是說,了解別人不如了解自己,戰(zhàn)勝別人不如戰(zhàn)勝自己,這不是一般的聰明才智,真正的強者,是可以自我做主的人。而這種自我做主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有韌性,有主見,它是化解執(zhí)著之后的堅持力行,而不是飛蛾撲火般的勉強而行。這才是真正的自知自勝,才是老子希望人們做到的自知自勝。老子對于世間萬物規(guī)律的獨到認識也將帶給學生啟迪,《道德經(jīng)》中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這說明世間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不會有永遠的失意,因為事情總會過去;那么也不會有永遠的得意,如果太得意就會失去,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對于世事的洞察將會讓學生獲得無限收益。萬事萬物都是相反相成,不斷變化的?!扒鷦t全,枉則直,洼則盈,少則得,多則惑?!币舱f明了這個道理。對于人生來說這是足以獲得幫助的智慧。“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可鯋郾卮筚M;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崩献佑忠淮我运欠驳闹腔鄹嬖V人們節(jié)制物欲,知足知止的重要性。人如果能分清輕重內(nèi)外,做到知足知止,那么自然可以安然自在,不會有所失去。如果中學生能夠獲得這些思想,并對其有所體會,那么將會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產(chǎn)生十分積極的影響,必定會讓學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地發(fā)展,對其自身的成功也會有百利而無一害。利而不害,為而不爭。既與人為善又可以獲得個人的成功?!爸绿摌O,守靜篤。”“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崩献邮窃诟嬖V人們,人如果想要不失去自我,就要保持虛靜、恬淡的心態(tài),不能心浮氣躁,輕舉妄動。這些都可謂是真知灼見,是引導學生思想的航標燈,十分有利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完善。
三、老莊思想為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導
老莊思想所蘊含的教育思想為當代教育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導,為當代教育提供了精神財富。“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還說明了教育要順應自然與社會的規(guī)律,但絕對不是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這種教育思想更適合當前的社會發(fā)展,更適合當前社會的需要。面對當今社會教育的日趨功利化,商業(yè)化,道家的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思想又會讓教育的發(fā)展更合理,更適合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老莊思想中所蘊含的教育思想可以說是最先進的教育思想,老莊思想一定會是最適合教育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的思想。中學語文教學有了老莊思想的指導一定會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基于這些原因,老莊思想對于中學語文教學的作用之大可想而知。讓老莊思想融匯到中學語文教學之中,成為指導老師教學的思想,成為引導學生應對人生的工具,讓老莊文化和儒家文化一樣成為我們的主流文化,讓先秦諸子的智慧充實我們的靈魂,相信教育一定會越來越成功。
參考文獻:
[1]傅佩榮,解讀老子[M],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7。
[2]傅佩榮,解讀莊子[M],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7。
[3]扈中平、李方、張俊洪,現(xiàn)代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方,道家思想與當代心理治療理論[J],上饒師專學報,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