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展示一
真誠地感恩
□王 芷
心動于感也動于恩,好似那一天天成熟的甜美果實,總是讓人感到美好,心懷憧憬。人世間最該感恩的莫過于三種情,而感恩的關鍵在于真誠。
感恩親情
每天放學回家,媽媽都站在門前等著我,摘下我的書包,問我餓不餓,我會調皮地摸摸肚子,嬉笑著跑進屋吃飯。看著一家人吃飯的和樂情景,聽著碗筷的叮叮當當聲,好像在演奏一部家庭的幸福生活交響曲。我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但我知道,我此時心里很滿足。傍晚時分,我挑燈與作業(yè)為伴,媽媽總端著洗腳水,輕手輕腳地走進房間,放下盆子,來到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做作業(yè)。有時,媽媽也會指正我的錯誤,然后柔聲地叫我去洗腳,暖一暖再做,而我每次總看得到媽媽臉上那溫柔的笑。現(xiàn)在,爸媽都外出打工了,為我的成長和前途而奔波,勞累在所難免。試問,我又怎能不感恩于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呢?
感恩師情
我們除了父母,還有近如雙親的老師。我們從小在老師的教導下,一天天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老師那兒能學到很多:學到怎樣做才是對自己、對社會、對國家有益;學到動植物怎樣由小變大、茁壯成長;學到怎樣用堅強的意志和實際行動去戰(zhàn)勝失敗、迎擊磨難;學到歷史上名人怎樣遭受奸佞的迫害,卻仍然憂國憂民。當我在課堂上把玩著小東西,沒有專心聽課時,老師會告訴我要學會自主學習;當我為了一件小事與同學吵架時,老師會告訴我“退一步海闊天空”,要學會寬恕別人的錯誤;當我因為緊張出現(xiàn)失誤,失去一場比賽的勝利時,老師會告訴我“失敗乃成功之母”,要學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老師永遠無私奉獻,傳遞溫馨。試問,我又怎能不感恩于嘔心瀝血、教育培養(yǎng)我的老師呢?
感恩友情
人生路漫漫,總要有個人來陪伴,這個角色非朋友莫屬。朋友,往往是讓我們最舒心的人。我們心中的秘密,不能告訴父母,怕挨罵,不能告訴老師,怕挨批,卻能告訴我們最親近的朋友,他們能替我們分擔苦悶與憂傷,和我們分享快樂與喜悅。他們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們:看到我們失敗,他們失落;看到我們成功,他們高興;看到我們痛苦,他們焦慮;看到我們幸福,他們快樂。有這樣的朋友,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嗎?試問,我又怎能不感恩于陪伴我、支持我的朋友呢?
真摯的情感,組合成一部完整的人生樂章。感恩讓我們在人生的路上懂得了如何去愛,如何去抒發(fā)情感。親情、師情、友情,三種情營造出的濃濃的氛圍,似優(yōu)美的樂章輕輕奏響,我們應以一顆真誠的心去感恩,那美妙的音樂自會飄進每個人的心田。
特色簡析
文章開頭簡潔明了,直奔“感恩”這個主題,引出了寫作對象“人世間最該感恩的莫過于三種情,而感恩的關鍵在于真誠”,這句是對全文內容的總括,引起下文;接下來,作者對這三種感恩之情分別用三個小標題來闡述,這樣就使內容更清晰條理。在具體描述這三種感恩之情時,作者寫到了母親讓“我”洗腳的細節(jié)和老師諄諄教導的具體內容,這不僅使文章在內容上更充實,而且在形式上更協(xié)調。結尾部分,作者用一段總結性的話收束全文,照應開頭,使文章渾然一體。
佳作展示二
溫暖蕩漾在心中
□郭彥南
質地脆,味道香,燒餅芳香濃。心兒純,情意濃,溫暖心中留。
——題記
老遠,就聞到那暖人肺腑的餅香了……
我推開那扇古樸厚重的老木門,邁入寬敞而簡陋的廳堂,外婆手持那碟香氣撲鼻的燒餅,笑容可掬地遞上一塊。我咬上一口,香氣、甜味、陶醉,頓時融成一團,隨著我的咀嚼,從我的口中鉆入我的心中,那感人的溫暖便蕩漾許久。
今年暑假,外婆從老家來城里小住,一見到我,便把我摟進懷里。過去,這一摟總能讓我感到充盈而幸福;現(xiàn)在,這一摟卻變得溫暖又帶點傷感了——我長高了,外婆卻老了!
外婆又給我做燒餅了!過去的爐灶濃煙滾滾,外婆親切而熟悉的身影就在那氤氳的霧氣中來回穿梭,美麗自然,樸實至極。但現(xiàn)在,外婆佝僂的身影,像破舊的老水車緩慢地來回挪動,更讓我觸目驚心的,是外婆那一頭白發(fā)。我的心像被什么蜇了一下,顫抖著,笑容凝固了……
我呆呆地坐著,直到那陣陣餅香灌入我的鼻腔,我才回過神來。
外婆的笑容一如往常,有所不同的是,過去的那一口白牙,早已被金色的假牙代替。外婆遞給我一塊燒餅,我的手碰到了她的手時,心又一次顫抖,這還是我童年時日夜握著的那雙溫厚的手嗎?不,不是了!外婆的手,早已因風濕病的摧殘而變形了。
我接過燒餅,咬了一口,淚頓時如雨點般打落下來。
唇間依然是那脆酥的燒餅,香噴噴,甜滋滋的,存留著外婆掌心的溫度。外婆老了,但她卻不顧旅途的辛苦,不顧因風濕病導致的手腳疼痛,一到我家就做我喜歡吃的燒餅,而且做的燒餅依然如此香脆,如此美味。我嚼著燒餅,品味著心中升騰起的那片片感人的溫暖,好久好久都沒散去。
歲月能改變容貌,卻帶不走我心中的溫暖;外婆雖然老了,但她對我的那份愛,卻將永遠蕩漾在我心中,讓我溫暖一輩子。
特色簡析
這是一篇飽含真情的文章,作者用細膩生動的筆觸講述了外婆給自己做燒餅吃的故事,通過對燒餅甜、脆、香以及外婆見到“我”的一系列動作的描繪,表現(xiàn)了外婆對“我”的深沉無私的關愛。文章還用白描和對比手法描摹外婆日益衰老的外貌,而“我”傷感的情愫,表現(xiàn)了“我”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對外婆衰老的感傷,以及內心深處的融融暖意和感恩真情。
佳作展示三
小議感恩
□潘思齊
感恩,首先是一種感受。每個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都會得到別人的恩惠,小則在煩惱時,得到他人的一臂之力;大則在危急時,得到他人的鼎力相助。在我看來,感恩除了要懂得感受恩澤之外,更要懂得報答施恩者。只有將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才可稱為真正的感恩。
要懂得感恩,先要懂得感受恩澤。感恩即報答施恩者,如果一個人不知道施恩者給予了自己怎樣的恩澤,或者拒絕他人的善意,不愿接受他們的恩澤,都無從談及報答施恩者的問題。我們在從出生到成人這一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他人給予我們的恩澤。蹣跚學步摔倒時父母的扶持,在幼兒園阿姨獎勵的一顆糖果,在公交車上叔叔阿姨讓出的座位,六一兒童節(jié)公園減免的門票,等等,你是否思考過這些事情的意義呢?等我們到了上學求知的年齡,義務教育學費全免,讓所有的孩子不再失學,盡職的老師們兢兢業(yè)業(yè)地教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讓我們感受成長的快樂。這些都是父母、師長以及社會給我們布施的恩澤,難道這一切的一切你都認為是理所應當?shù)膯??顯然不是這樣。當這些恩澤施于你身上時,你是否感受到了陽光照在自己身上一樣的溫暖呢?
當我們接受了他人恩澤之后,就要學會感謝施恩者。感謝施恩者不應該只是口頭上的,更重要的是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真誠的謝意。當我們?yōu)楣ぷ鞣泵Φ母改缸鲆活D可口的晚飯,是對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給予感恩;當我們?yōu)榻淌业恼麧崜炱鸬厣系囊粡埣埰?,是對班集體大家庭似的溫暖給予感恩;當我們認真完成每一份作業(yè),認真解答每一份考卷時,是對老師的辛勤培育給予感恩……這些事看起來似乎平淡無奇,但它又確實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感恩。事實上,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我們在成長中不斷地接受著別人的恩澤,當然也應該不斷地感恩。感恩是一條做人的道德準則,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人的一生就是一個接受恩澤,進而享受成長與幸福的過程,那么,人生當然也應該是一個感恩的過程。在一邊接受恩澤,一邊感恩的過程中,我們的人生才會顯得更加豐富。
特色簡析
文章開頭明確提出了感恩有“感受恩澤”“報答施恩者”兩個過程這一論點,在下面主體部分的兩段論證中,作者又分別把分論點作為段落中心句放在了句首,這樣,無論是總論點還是分論點,都顯得鮮明突出,論證時的邏輯線索也就清晰了。在語言方面,本文用詞準確,表意明確。例如文章最后一段,不但進一步地說明了接受恩澤與報答施恩者的關系,而且還強調了感恩是一種道德與境界,人生應該是一個感恩的過程,如此,使主題得到了突出與升華,有畫龍點睛之效。
新題精煉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某報同時發(fā)表了兩篇報道:一篇是說24年前被上海一位建筑工人獻血挽救了生命的外地嬰兒,不僅改名改生日以示紀念,在長大成人后,還通過媒體尋找當年的恩人;另一篇是說某地十幾年中有3000多名孤兒和貧困孩子,由于好心人牽線搭橋而得到社會資助,如今他們當中許多人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但卻很少有人對當初幫助過自己的好心人道一聲“謝謝”。
根據(jù)材料內容構思立意,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600字。
寫作指導:這道作文題目的材料很有特色,是正反兩個方面的對比性材料,通過兩個事例對比,就更加明晰地為我們提示了文章立意的范圍:弘揚感恩美德,批判缺少感恩意識的人或事。要寫好這篇文章,請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深刻地理解“感恩”的內涵。感恩是對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其實,這里所說的“幫助”,其內涵是極豐富的。它可以來自個體或集體、社會,還可以來自自然和宇宙。我們民族歷來就有“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道德傳統(tǒng)?!奥淦鋵嵳咚计錁?,飲其流者懷其源”“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羔羊跪乳,烏鴉反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感恩文化正成為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人性化的一部分。
二是立意要深刻。在個別受助者眼里,金錢與人情之間的天平日益傾斜,他們以為獲取別人恩澤是應該的,感恩和回報是多余的,因而將受助自強、回報社會的最基本道理拋諸腦后。對于這些沒有感恩意識的人,我們要曉之以理,加大對他們的道德貧窮、心靈貧窮的救助。
2.親愛的同學,你在生活中曾有過這樣的感動嗎?如果你曾感動于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祝福、一句勸勉,如果你曾感動于一抹曙光、一片綠葉、一顆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動于羔羊跪乳、烏鴉反哺、落紅護花、落葉歸根,那么請拿起你的筆,去記錄你的情感歷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生活中的美。
請以“留點感動在心中”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實感;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題目自擬。
寫作指導:拓寬選材空間。如果同學們放眼社會,將目光鎖定在敬老院、醫(yī)院、田野等地方,一定會發(fā)現(xiàn)沐恩之后的那些感恩的人群;如果你親近大自然,和花草蟲魚用心地交流,那里一定會有不少與感恩有關的有趣故事;如果回溯歷史,展望未來,你更能得到許多可寫的材料。
傾注豐富情感??梢赃@么說,“感恩”生于情,表于情,也止于情。情感是否真實,是否豐富,決定著文章的成敗。同學們要找準寄情的載體: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事。要用心描繪出動情細節(jié),在鋪墊到位的基礎上有力地抒發(fā)情感。但要堅決杜絕那些空洞的、陳舊的、不實的抒情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