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寫作教學要取得實效,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興趣入手,發(fā)揮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讓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有機結合,同時引導閱讀,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
[關鍵詞]語文教學;寫作;閱讀
學生在寫作活動中,經常會遇到無法提筆或提筆無話可說、無處著手的窘境,即使是寫出來了文章大多也詞不達意,或空洞無物,或毫無創(chuàng)意,或缺乏真情實感。甚至有的學生談“寫”色變、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學生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進行正確的引導,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教會學生寫作,當好“引路人”,力求使每個學生的作文能力都有所提高。
一、從興趣入手,發(fā)揮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
1.課前精心準備,提前積累寫作素材?!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何況是我們的小學生寫作。教師在每一次學生寫作之前,必須做好精心的準備,幫助學生提前做好生活素材的積累。如五年級下冊習作《童年趣事》。教師在課前可組織班上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活動,如:我的新發(fā)現或發(fā)明展覽,秀秀我學會的新本領表演,等等,力求讓每個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發(fā)現生活有趣的一面。同時不忘鼓勵學生閱讀有關童年生活的文章,積累好詞佳句。
2.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興趣。寫作課中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觀察,不僅能使學生觸“境”生情,有話可說,而且情境本身會激起他們的情致,引發(fā)他們習作興趣,改變以往望“文”生畏的心態(tài)。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起學生急于表達的情感,讓學生有感而發(fā)。
二、巧妙鏈接,讓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有機結合
1.注重培養(yǎng)觀察能力。一般狀態(tài)下,小學生的觀察力是比較弱的,觀察起事物來既不細致又缺乏持久性,所以寫作時無話可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呢?首先,教師要在課文教學中抓好觀察方法的學習。其次,要注重實際指導,讓學生在實際的觀察中提高觀察力。如:要求學生掌握靜物的觀察方法,教師要在上課時帶來實物,指導學生從實物的形狀、顏色、質地、用途等多方面來進行觀察,并且指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用多種感官,可以嘗一嘗、摸一摸、聞一聞、聽一聽等,并把觀察的內容寫下來。讓學生學會觀察景物,就要帶學生走進大自然,讓學生體會觀察景物就要按一定順序,如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從上到下、移步換景等??傊^察人物、動物、觀察活動場面都要教師的實際指導,而且要注重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在觀察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去感受事物的品質、展開豐富的想象,使自己在觀察中受到陶冶、凈化。久而久之,學生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教師就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地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景物,讓他們盡情地體會生活,收集生活中的寫作素材。
2.養(yǎng)成勤寫的習慣。在學生逐步學會觀察的同時,更要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勤寫的習慣。如:為了使學生留意觀察周圍的事物,養(yǎng)成多看、多聽、多想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每天寫一篇觀察日記,把觀察的事物及自己觀察時的心情寫在日記里,教師可每天早讀前抽十分鐘對學生的好作品或作品的閃光點作點評。
三、引導閱讀,豐富語言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從中積累精華,博采眾長,有助于觀察世界、體味人生,充實語言倉庫。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積累語言。
1.強化熟讀背誦,在背誦中積累語言。背誦是積累語言的好方法。要使自己運用語言文字得心應手,必須將語言文字熟讀成誦。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求學生熟讀背誦教材中描寫優(yōu)美的篇章、精彩的片段、優(yōu)美的語句、名言、警句、短詩、格言等,還要組織學生多誦讀課外積累的優(yōu)秀古典詩文、名言警句等,對形神兼?zhèn)洹⑻N涵哲理的詞語、句子,也讓學生熟讀成誦,把這些精妙語言作為“儲備糧”儲存起來,并加以想象,使之內化成自己語言。
2.引導學生博覽群書。魯迅先生也曾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币虼?,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名家名著,激勵學生大量閱讀各種題材、各種體裁的課外作品,系統(tǒng)地指導學生閱讀一些有益的、難度適中的中外名著、中華經典詩文,指導他們在閱讀中摘錄優(yōu)美詞句段落、名言警句、成語格言、優(yōu)美詩詞等,博采課外語言,并消化吸收,學以致用,在需要時參照或借鑒。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