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新電影30年的一系列紀(jì)念活動里,楊德昌絕對是繞不開的一個名字,而說到楊德昌,長達4個小時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是繞不開的一個名字。在那張著名的海報上,14歲的張震的眼睛足夠詮釋出少年殺人者的迷惘、無辜、孤單以及突如其來的英氣:那還不是后來在《臥虎藏龍》中隨意推倒小妹的張震,也不是后來說出“梁朝偉是我的目標(biāo)”的張震。張震那時的標(biāo)簽還是“少年”而已。不知是否因為這部電影的緣故,“少年殺人事件”常常被用來作標(biāo)題,小的如街頭巷尾發(fā)生的社會消息,大的如連載不斷的日本漫畫譯名。
作家安東尼?伯吉斯寫下《發(fā)條橙》想在美國發(fā)行的時候,出版商堅持要把主角亞歷山大長大后放棄暴力的一章刪除掉,據(jù)說,伯吉斯對“少年犯未曾皈依”這一章耿耿于懷,因為他覺得少了這一回,他的思想就沒有辦法完全表達出來。因此,他一直不滿意美國版的《發(fā)條橙》,不管小說或是電影?!栋l(fā)條橙》在拍攝完成后,由于它里面對暴力和性的表現(xiàn)而被美國電影審查委員會評定為X級的電影,最后經(jīng)過處理,好歹歸位到R級里面。這部獲獎獲到手軟的電影,卻也多年封印,在英國,直到2000年才得以解禁。
在英國,懸疑驚悚的《伊甸湖》則與相似題材的《猜火車》有著不一樣的表述方式,甚至在敘述的角度上都完全不一樣,而提供的思考甚至大于影片本身:有人說這是最恐怖的電影,太接近現(xiàn)實所以才恐怖??赐曛螅銜e雙手支持美國持槍制度的,還有別太相信純潔小屁孩兒,更別相信那些大人。
《加油站襲擊事件》則有韓國電影里少見的單刀直入,在加油站這個很小的舞臺,上演了一部精彩的少年犯罪,國產(chǎn)片《夜店》幾乎原封不動地照搬了這個故事模式。同為亞洲電影,講述香港少年殺人事件的《香港制造》同樣值得一看,鬼馬的李燦森因為這部處女作,讓許多人心甘情愿就此成為他的擁躉。
《香港制造》
簡介:小混混中秋雖對未來迷茫,為人卻很豪爽講義氣,弱智男孩阿龍被他當(dāng)作親人“罩”著,可是在他被仇家捅傷躺在醫(yī)院時,被老大派去運毒的阿龍被人活活打死。另外兩個與他的生命有過交叉的少女的意外,則加重了他青春的絕望。他能走的路,似乎只有聽天由命。
《伊甸湖》
簡介:熱戀中的珍妮與史帝夫來到美麗的湖邊,計劃度過一個浪漫而溫馨的周末。但是他們的周末被一群胡作非為、大聲喧嘩的少年給攪亂。一番口角沖突過后,兩人的食物以及車鑰匙不翼而飛。他們只得徒步前往鎮(zhèn)上求助,卻不知道,這恰恰是噩夢的開始……
《加油站襲擊事件》
簡介:夜色中,前棒球手、純情流氓、前主唱、繪畫愛好者四名好友出于好玩沖入一家加油站行劫,豈料老板頗有被劫經(jīng)驗,一早令家人將錢款取走,四人收獲甚微,遂決定取代老板經(jīng)營權(quán),喬裝加油站服務(wù)生坐地收錢……看來這個夜晚,注定不會平靜。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簡介:喜歡上小明后,小四像跌進一個無底深淵,開始被外界的各種力量牽著鼻子走。仰慕對象的猝死,父親的自尊與精神因某次事件嚴(yán)重受損,他將“欺騙玩弄”感情的小明“看透”,血氣方剛又有很強道德感的小四拿起了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