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隆隆的禮炮聲中,重慶市政府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共建的小南海水電站宣布奠基。
但禮炮聲掩蓋不住質(zhì)疑聲。小南海水電站奠基儀式舉行之后的第3天,一封由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公眾環(huán)境研究中心等環(huán)保組織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呂植等多名專家、學者聯(lián)名書寫的公開信遞交給了有關部門。
小南海水電站所在區(qū)域,正是長江中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也是長江干流上唯一和最后的自然保護區(qū)。專家、學者在公開信中表示,水電站一旦興建,將阻斷長江上游珍稀魚類遷徙繁衍的最后生態(tài)通道,對長江上游的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將造成毀滅性打擊。
有國內(nèi)生態(tài)學者評論說:“很少見到這樣一個可以導致至少10多種物種迅速滅絕的項目,這不能不慎重?!?/p>
多年來,隨著水利工程的興建,長江珍稀特有魚類的棲息地,已經(jīng)被迫從葛洲壩退到三峽,從三峽退到溪洛渡,從溪洛渡退到小南海。
從葛洲壩截流以來,長江里每年能回到產(chǎn)卵場的成熟鱘魚下降50%-75%;三峽大壩筑成后,更是淹沒了600公里魚類產(chǎn)卵場,造成“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魚苗發(fā)生量減少90%以上。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不但中華鱘、白鱘、達氏鱘這些珍稀魚類成為傳說,普通的鰣魚、刀魚、江鰱、鳊魚、鯉魚、刁子魚等,都將只是舌尖上的記憶。
魚說:“你看不見我眼中的淚,因為我在水中?!?水說:“我能感覺得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心中?!?/p>
失去了水,魚將無法生存,失去魚的水,也將是一潭死水。而失去魚和水的地球,將會是什么樣子?
答案在風里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