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若天籟之音,挾著遠古的氣息,穿越千年的時光隧道,很多古曲如今依然清亮地回響在尋常百姓家。它們和其他的藝術一起,共同點綴著中華民族浩蕩的文化長河?!蛾栮P三疊》,就是其中一首廣為流傳的古曲精品。
詩樂相合佳作傳
音樂與詩歌向來有緣,古代的“詩”大多是能夠用來“歌”的。古曲《陽關三疊》根據(jù)王維的詩《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詩歌的意境和音樂的情境融合無間,如同那醇香的美酒,讓人陶醉。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币驗樵娭杏小拔汲恰焙汀瓣栮P”兩個地名,這首樂曲又被稱為《渭城曲》或《陽關曲》。全曲共分三大段,用相同的基本曲調反復詠唱,故稱“三疊”。樂曲音調豐富、情真意切、意境優(yōu)美,結尾處漸慢、漸弱,抒發(fā)了一種無限留戀的誠摯情感。
這首樂曲誕生后就被廣為傳唱,很多文人墨客還把它寫進自己的作品中,如李商隱的“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里唱陽關”,宋代詞人趙長卿的“陽關休唱徹,唱徹斷人腸”等等。
曲中自有真意在
這首曲子為什么能廣泛流傳呢?要領悟曲中真意,讓我們先來了解那段歷史吧。
盛唐時期,隨著疆土的擴大,國家需要更多人戍守邊疆,王維的朋友元二也將踏上戍邊的征程。雖然當時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但陽關以西卻是窮鄉(xiāng)僻壤。元二西出陽關,不免要長途跋涉,備嘗艱辛與寂寞。《陽關三疊》不僅抒發(fā)了依依惜別之情,還傾吐了對友人處境的體貼和前路珍重的殷殷祝愿。這一詠三嘆、纏綿悱惻的樂曲,怎能不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呢?
小貼士
陽關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西南,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的咽喉之地,也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jīng)的關隘。陽關在西漢時即已設置,和玉門關同為當時通往西域的門戶。宋代以后,由于中國和西方的陸路交通逐漸衰落,陽關也逐漸荒廢。如今的陽關,已成為了一片茫茫的戈壁。
陽關一曲醉千年
唐宋時期,《陽關三疊》多演奏于離別的場合。后來,《陽關三疊》以琴曲演奏的形式出現(xiàn),表演者一邊彈奏,一邊吟唱。此時,彈唱的目的已不是專為某人送別,而具有了陶冶性情的意味。
《陽關三疊》原曲在宋代失傳,如今流傳的古曲《陽關三疊》則是后人根據(jù)一首琴歌改編而成的。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往往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恒魅力,它“重出江湖”并流傳至今,足以說明這首樂曲的藝術價值。盡管陽關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戈壁,但樂曲中所體現(xiàn)的深厚友情則是在任何時代都不會失去意義的。
現(xiàn)在,《陽關三疊》的演奏版本比較多,流傳最廣的當屬古琴版和二胡版。古琴古樸、沉郁,二胡哀婉、纏綿,這兩種樂器的音色與蒼涼的曲調相得益彰。仔細聆聽,樂曲悠揚平緩,聲聲如訴,但又迂回曲折,跌宕起伏,真令人思緒萬千。而且,聽著樂曲,回味詩歌的意境,想象著昔日邊境的金戈鐵馬,更覺蕩氣回腸。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边@杯酒,足足讓世人陶醉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