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琳
[摘 要]以浙江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利用該館使用的匯文管理系統(tǒng),對該館2007—2010年外文圖書館藏和利用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對各類外文圖書的入藏比與讀者需求比進行比較,揭示讀者需求符合程度。運用訪談研究方式,從讀者角度了解該館外文館藏存在的問題。結合學校學科建設,提出優(yōu)化館藏結構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外文圖書;資源建設;館藏結構;圖書利用
[中圖分類號]G25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6-6041(2012)01-0020-04
1 引 言
外文圖書是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相對于中文圖書而言,外文圖書價格昂貴,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文圖書的資源建設。如何在購書經費不足的狀況下,使高校圖書館的外文館藏能更好地滿足讀者需求,適應高校發(fā)展,已成為圖書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浙江師范大學是一所省屬重點高校,最近幾年,學校的學科建設穩(wěn)步發(fā)展,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國際交流進一步加強。針對讀者對外文圖書越來越大的需求,浙江師范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外文圖書購置經費逐年增加,2007—2010年間平均每年為52.5萬元。為了充分發(fā)揮外文文獻的資源價值,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筆者對我館2007—2010年外文圖書的館藏結構和利用情況進行了研究分析,在充分了解讀者外文圖書閱讀傾向、外文圖書利用情況以及外文圖書資源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學科發(fā)展,對外文圖書的資源建設和館藏結構提出合理化建議。
2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利用圖書館匯文管理系統(tǒng)對我館2007—2010年間外文圖書的借閱情況和館藏情況進行統(tǒng)計,包括讀者分類借閱統(tǒng)計、中圖法借還分類綜合統(tǒng)計以及外文圖書館藏量等數據(只包括我館已編入匯文系統(tǒng)并進入流通領域的外文圖書)。
在對外文圖書館藏結構和利用情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涉及以下幾個計算公式:1)年利用率=(年借閱量/館藏量)*100%;2)文獻入藏比=(某類文獻的館藏數/館藏總文獻數)*100%;3)讀者需求比=(某類文獻的借閱量/借閱總量)*100%;4)讀者需求符合程度=文獻入藏比-讀者需求比。
此外,我館召開了外文文獻需求讀者座談會,與讀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更全面地了解了目前外文圖書館藏存在的問題以及讀者對外文圖書的需求,并聽取他們對外文圖書采購和利用等方面的建議。
3 統(tǒng)計結果與分析
3.1 讀者分類借閱統(tǒng)計與分析
外文圖書借閱統(tǒng)計分析是了解讀者外文文獻需求特點和外文文獻資源建設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據。對不同類型讀者的外文圖書借閱情況進行統(tǒng)計,可以反映出他們利用外文圖書的情況。我館讀者類型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教師、教輔人員和其他成員。不同類型的讀者對外文圖書的需求各有不同,統(tǒng)計結果表明:各年度借閱量位居第一的均是本科生,其借閱量都超過該年度借閱總數的60%;研究生年借閱量排名第二,占年度借閱總數的10%—30%;教師年借閱量排名第三,占年度借閱總數的5%—7%(具體數據見圖1)。這說明我館主要的讀者群體是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
圖1 不同類型讀者外文圖書借閱情況
調查還發(fā)現,在最近4年中,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教師這4類讀者的外文圖書借閱量呈現出不同的趨勢(具體數據見表1)。研究生的借閱量自2008年起呈上升趨勢,本科生和教師的借閱量則逐年下降。留學生的借閱量自2008年起也呈逐年遞增趨勢,這與學校國際交流規(guī)模不斷擴大、留學生日益增多有很大的關系。對此,我們通過召開讀者座談會與教師代表進行了交流,了解到教師對專業(yè)類外文圖書的質量要求比較高,他們更加關注最新出版的、學術性強、對科研幫助大的外文書籍,而由于受圖書采購經費緊張、采購程序繁瑣、采購人員學科專業(yè)知識欠缺等各方面條件的制約,我館收藏的專業(yè)類外文圖書并不能滿足教學科研的需求,從而影響了教師的借閱量。
圖書利用率是揭示館藏質量與藏書利用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圖書館的藏書建設情況和讀者服務水平,為加強和改善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工作提供依據。[1]我們分別統(tǒng)計了2007—2010年間我館外文圖書購置經費、藏書量、借閱量以及利用率,結果表明,圖書館外文圖書購置經費和藏書量均逐年遞增,但是外文圖書借閱量和利用率卻逐年下降(具體數據見表2)。通過召開讀者座談會,了解到外文圖書借閱量與利用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一是館藏專業(yè)類外文圖書偏舊,最近1—2年出版的新書較少;二是由于期刊論文內容較新,獲取方便,讀者通常會利用電子數據庫來獲取文獻;三是外文文獻獲取途徑日趨多元化,讀者可以利用網絡獲取部分文獻資料。
另外,我們對各類外文圖書的利用率分別進行了計算與分析,從表3中可以看出,利用率最高的是I類,為22.1%;其次是H類、G類、B類和K類,它們的利用率在10%—20%之間;而R類、X類、N類、T類的利用率很低,在1%—2%之間;E類、Q類、S類、Z類外文圖書的利用率都小于1%;U類與V類外文圖書的利用率最低,為0。
通過對不同類圖書借閱量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和掌握讀者對圖書的需求特點,以及讀者閱讀需求的變化規(guī)律,從而指導、調整圖書采購工作,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充分發(fā)揮其教育職能和信息中心的作用。[2]為此,我們對最近兩年不同類外文圖書的借閱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2009年與2010年這兩年外文圖書借閱量排在前2位的類沒有變化,始終是I類(文學)和H類(語言文字),而O類(數理化)、G類(文教體育)、B類(哲學)、K類(歷史地理)圖書都進入了前6位,只是在排行順序上有點小變動。2009年與2010年,V類(航空航天)、U類(交通運輸)這2類圖書的借閱量均為0冊(具體見表3)。文學類與語言文字類外文圖書借閱量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文學類圖書受到讀者的普遍歡迎;2)外語專業(yè)的學生要求閱讀一定量的外文版文學類書籍;3)外語學院讀者對外文專業(yè)用書需求量大,語言類、翻譯類等外文圖書的使用率比較高。另外,統(tǒng)計結果也反映出學校的學科設置和重點學科建設對外文圖書借閱量的影響比較大。浙江師范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的省屬重點大學,工科專業(yè)比較薄弱,因此工科類外文圖書借閱量很低;2009 年,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相關專業(yè)外文圖書的藏書量和借閱量都有所增加,例如教育類、數理科學類外文圖書都列入借閱量排行前4位,這與教育學科、數學學科、物理學科積極開展申博建設工作有密切關系。
3.3 外文圖書館藏結構分析
館藏圖書分類統(tǒng)計可以反映出圖書館的藏書結構與特點,館藏圖書的種類應與學校的學科設置相一致,合理的資源分布可給教學提供良好的支持。[3]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館共有外文圖書30 626種47 807冊,平均復本數為1.56冊。圖書種數位于前5位的是O類、I類、H類、T類、F類,后5位的是V類、A類、U類、E類、S類,具體數據見表4。以上統(tǒng)計數據表明,我館外文圖書館藏分布以O類、I類、H類、T類、F類圖書為主,以D類、G類、K類等圖書為輔。這種布局既有合理的一面,又存在不足之處。其合理性體現在我館外文館藏建設以學校學科建設為導向,數學、物理、化學、文學、語言學、教育學等都是我校的重點學科,館藏建設也要重點考慮這些類;其不足之處體現在T類、F類和D類等外文圖書偏多,造成資源浪費。
讀者需求符合程度是反映館藏結構是否符合讀者需求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為了進一步了解各類外文圖書館藏結構與讀者的需求是否相符,我們計算出各類外文圖書的入藏比和需求比,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各類外文圖書的讀者需求符合程度。如果符合程度值為正數,則表明該類文獻館藏大于讀者需求;當符合程度值為負數時,則表明該類文獻館藏小于讀者需求;符合程度的絕對值越小,則表明該類文獻的館藏與讀者需求匹配度越高。[4]根據讀者需求符合程度,我們可以把外文圖書劃分成3類:第1類符合程度值大于零,而且數值較大;第2類符合程度值很小,但大于零;第3類符合程度值小于零。
(1)第1類文獻符合程度分析
我館O類、T類、F類、Q類和D類外文圖書可以歸入第1類文獻。O類文獻的館藏量占總量的21.45%,這主要是由于該類文獻包含了數學、物理、化學方面的圖書,而這些學科都是我校省級重點學科,但需求比只有7.46%,符合程度值高達13.99%,供過于求的現象嚴重。T類文獻中,大部分是TP類(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這類文獻的特點是知識更新快,淘汰也快,而且TP類中文文獻館藏量很大,時效性不強,遜于中文文獻,因而借閱量較低。F類、Q類與D類這三類外文文獻的符合程度值也較大,入藏比明顯大于需求比,供過于求。圖書館可以適當降低這5個類別的入藏比,以減少資源浪費。
(2)第2類文獻符合程度分析
我館A類、C類、E類、J類、K類、N類、P類、R類、S類、U類、V類、X類和Z類外文圖書都可歸入第2類文獻,其特點是供求比較平衡。其中K類入藏比為4.34%,需求比為4.32%,兩者很接近。從表2中顯示的最近兩年的借閱情況來看,K類圖書比較受讀者歡迎,借閱量位于前6位。因此圖書館可以適當增加K類文獻的入藏比。
(3)第3類文獻符合程度分析
我館I類、H類、G類和B類外文圖書可以歸入第3類文獻,其特點是入藏比小于需求比。尤其是I類,讀者需求符合程度值為負27.26%,I類圖書的借閱量約占總借閱量的一半,H類圖書的借閱量排行第二,符合程度值為負7.15%。I類與H類借閱量大的原因,一方面與讀者的閱讀傾向有關,文學類與語言類圖書通常會受到讀者的青睞;另一方面也與學校的學科建設有關,外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是省級重點學科,因而外語專業(yè)用書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偠灾?,I類與H類的館藏量與讀者需求量差距很大,圖書館應加大這兩類文獻的采購比例,以滿足讀者需求。另外,G類、B類文獻的符合程度值也為負數,這與學校的學科建設有一定的關系。我校的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等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而且教育學科還參與了立項博士點建設。最近兩年B類與G類外文圖書館藏量都有所增加,但與此同時,讀者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因此圖書館應根據學校學科建設對這兩類文獻加大采購比例。
通過對我館2007—2010年外文圖書館藏情況、不同類外文圖書借閱和利用情況等方面的統(tǒng)計與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本科生借閱量最大,其次是研究生,再次是教師;本科生和教師年借閱量呈下降趨勢,留學生和研究生年借閱量呈上升趨勢。讀者數量的變化與外文圖書的質量是影響借閱量變化的主要原因。2)外文圖書年借閱總量和年利用率逐年下降,這與外文文獻獲取途徑多元化的趨勢有關。3)我館外文圖書館藏分布以O類、I類、H類、T類、F類圖書為主,以D類、G類、K類等圖書為輔;這種布局的合理性體現在館藏建設以學校的學科建設為導向,但也存在一些問題。4)我館外文圖書年利用率位于前5位的是I類、H類、G類、B類和K類,位于后5位的是U類、V類、S類、E類和Q類,不同類別外文圖書利用率存在差異主要是受學校學科建設與讀者閱讀傾向的影響。5)我館O類、T類、F類、Q類和D類外文圖書供過于求,A類、C類、E類、J類、K類、N類、P類、R類、S類、U類、V類、X類和Z類外文圖書供求比較平衡,而I類、H類、G類和B類外文圖書供不應求。
通過對統(tǒng)計數據的分析,以及與讀者的廣泛交流,我們對外文圖書館藏結構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以下建議:1)減少O類、T類、F類、Q類和D類別外文圖書的入藏比,增加I類、H類、G類、B類和K類別外文圖書的入藏比;2)增加最新出版的高質量的專業(yè)類外文圖書,以滿足教學科研需求;3)完善圖書館書目查詢系統(tǒng),使讀者能夠利用多種途徑檢索外文圖書;4)對于讀者推薦的書目和提出的各種意見,圖書館應及時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讀者。
[參考文獻]
[1] 陳潔薇.圖書利用率的辯證分析[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0(4):44—46.
[2] 聶江城,楊軍花,王 剛.高校圖書館圖書借閱量化統(tǒng)計分析——以南開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10):61—65.
[3] 于 曦.探討Unicon報表功能對圖書館流通工作的影響[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4):97—100.
[4] 李鐵梅.高校圖書館館藏結構優(yōu)化實證研究[J].圖書館,2010(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