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玲
喜歡楊竹青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實力派歌手。清新知性的曲風,委婉的訴說,在她的代表曲目《仙林青梅》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但在2011年火爆上演的音樂劇《媽媽咪呀》中,其塑造的劇中人物“羅西”,卻完全顛覆了自己,給人們帶來了一個全新而深刻的藝術形象。
楊竹青是一位科班出身的聲樂演員——全總文工團歌舞團獨唱演員。記者面前的楊竹青,素面朝天,沒有想象中演藝圈的奢華與浮躁,就像一個簡單、知性的職場白領。也許正如她自己所說,低調并非刻意,而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她追求的,只是一種簡單的、平凡的生活。
演員,冥冥之中的選擇
楊竹青從小就能歌善舞,文體方面表現出高于同齡人的天賦?!拔腋改妇吞貏e喜歡唱歌跳舞,小時候,爸爸經常在家里拉手風琴,經常帶我看電影,看演出?!闭劦阶约簩λ囆g的熱愛,楊竹青歸因于父母的影響和熏陶。
上學之后,由于突出的文體才能,在演出活動中屢次獲獎。上高中以后,父母給她請了專門的聲樂老師學習聲樂。然而,到了高三,在大學的報考上,一心熱愛文藝的楊竹青開始迷茫了。
由于在重點高中,學習成績又特別好,父母一直希望她把音樂僅作為一個業(yè)余愛好。后來班主任的一席話改變了楊竹青的人生道路?!案呷掳肽辏嘀魅握椅腋改刚劻艘淮卧?,他覺得我文藝天賦突出,應該讓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弊罱K,父母同意了她報考藝術專業(yè)的想法。
成為一名職業(yè)演員,在楊竹青身上好像是冥冥中就注定了的。她覺得,自己好像是為藝術而生,從小就有一種藝術的使命感。即便考上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也從沒有考慮過之后的路應該如何走,只覺得自己就應該是一名演員。
在北師大藝術系的學習,讓楊竹青的藝術天分更充分地發(fā)揮出來。畢業(yè)時,大部分同學都進入了教育戰(zhàn)線,但楊竹青因為專業(yè)成績突出,老師們便特許其跳出教育行業(yè),正式走上藝術道路?!耙宦纷邅?,老師們在我人生的關鍵時刻給予了我太多!”對此,她心懷感恩。
成名,并不是那么重要
對于楊竹青來說,走上藝術道路可謂順風順水。然而,在成為一名職業(yè)演員之后,橫亙在她面前的卻是諸多挑戰(zhàn)和波折。
楊竹青參加過許多大型比賽,但獲獎卻不多。這些經歷讓她刻骨銘心,因為,有時獲獎并不僅僅由演唱決定,種種意想不到的因素,都會影響比賽結果。很多朋友都為她感到不公,覺得憑她的實力絕不應該止于當時的狀況?!拔矣X得自己是一個特別努力的人,但并不是付出多少努力就會有多少回報?!睏钪袂囝H有些懷才不遇。
但隨著閱歷的增加,她也慢慢看開了。比賽不是唯一肯定自己的途徑,重要的是做出自己,做出個性。在她看來,藝術是把自己本身當作產品來打磨和營銷的行業(yè),只要把自己打磨得好,日臻完善,才有更多的機會和競爭力。所以她非常注重自我完善,比如再深造,不斷鉆研業(yè)務,在演唱技巧和風格上精益求精。
2004年,楊竹青考取了北京大學藝術學系研究生,站在一個完全脫離演員的立場,對文化藝術、文化推廣有了更多的了解。反過來,再從演員的角度去看自己的藝術之路,對演唱風格、對市場的把握,都有了很多不一樣的看法。
可能在外人眼中,演員這個角色就是要成名,讓更多人認識你,但對楊竹青來說,“成名并不是不希望的,但一路走來,見證路上的風光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到現在,終于可以沉淀下來,滿懷自信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種感覺很充實很幸福?!?/p>
有積累,才會有釋放
作為一個聲樂演員,音樂劇一直是楊竹青的夢想。早在10 年前,楊竹青就對音樂劇由衷地喜歡?!暗谝淮慰匆魳穭?,是在一個朋友推薦下,看《巴黎圣母院》,當時完全被它包羅萬象、表現力豐富的藝術魅力所征服。從那時起我開始關注音樂劇的動態(tài),并有意識去接觸它?!睏钪袂喔嬖V記者。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05年,楊竹青成功出演音樂劇《金沙》女主角,“《金沙》在成都演出了將近40場,感覺非常好,第一次出演音樂劇對我來說是一段非常寶貴的經歷,積累了很多經驗?!睏钪袂嗾f。2009年她又出演了通俗音樂劇《紅雪花》,飾演女主角“彩鳳”。這部劇給了她一種不同的感受,劇中大段戲劇的成分,讓她理解到戲劇對一個聲樂演員的要求。2010年該劇又重排,受到了各界的好評。
楊竹青說,她是一個奇跡不會在自己身上出現的人,所有的機遇都是水到渠成。只有前面有所積累,后面才會有所釋放。2010年,楊竹青終于等來了藝術才華的一次釋放。
2010年,就在演完新版《紅雪花》回到北京之后不久,楊竹青得知世界知名音樂劇《媽媽咪呀》在招演員,于是便投遞了簡歷。這是一次完全西化的招聘,整個過程非常嚴格,甚至有很多知名演員都在最后一輪面試中被淘汰。憑借自身過硬的實力,楊竹青最終入選。然而,劇組給她分配的角色卻是譚亞的B角和當娜的替補,這讓她頗為失望。不過能夠參演世界知名音樂劇,親自領略英國制作,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于是,楊竹青在調整心態(tài)后,把自己放歸到零,從頭開始。
后來她才知道,進組之后的努力都沒有白費,這一切英方導演都是看在眼中的。半個月之后劇組出現人事變動,經過再次面試,英方導演指定楊竹青出演羅西的A角,起初,中國制片方包括楊竹青本人對此都表示不能理解,因為,在以前的版本中,羅西是一個胖乎乎的形象,而楊竹青高挑的身材并不符合人們頭腦中的傳統(tǒng)審美。但英方導演極力向中方推薦楊竹青,“她是一個在各方面能力都很強的演員”。
事實證明,英方導演的眼光是獨到的。通過最后舞臺上的呈現,質疑的聲音消失了,再也沒有人覺得羅西應該是一個是個胖子。中方制作部門也非常佩服英方的眼光,對楊竹青出演的羅西給予高度評價。
楊竹青告訴記者,《媽媽咪呀》從7月8日首演以來,一直在接受包括中央電視臺、鳳凰衛(wèi)視、《光明日報》等各大媒體的采訪,無論票房還是口碑,《媽媽咪呀》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各個層次的觀眾,圈內人和圈外人都給《媽媽咪呀》很高的評價。
在楊竹青看來,一個好的產品不是某一方面的好,而是一個好的文化產業(yè)的體現,在各方面必須有科學的管理機制和有效運營。為了能讓國內觀眾更好的接受,《媽媽咪呀》的團隊在其漢化中下了很大功夫,在細節(jié)和笑點上作了很多調整,試圖用中國的表達和情感方式訴說一個外國人的故事。
《媽媽咪呀》演出之后,很多媒體開始注意到楊竹青,身邊很多朋友也勸她趁這次機會好好宣傳一下自己。然而,楊竹青并不想這樣,因為她覺得,一個演員最光彩的那一刻是在臺上。而臺下,她只想做一個簡單而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