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艷
老師的手
2012年高考湖南考生
又是一年雨季。我舉著黑糊糊的大傘,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泥濘的山間小道,似乎又深切地體會到了老師小楊那雙大手的溫暖……
在家鄉(xiāng),一彎又一彎的是崎嶇的山路,一片又一片的是蔥綠的樹林,一次又一次看到的是小楊的身影。在春雨綿綿的季節(jié),我和小伙伴們走過一道道山巒的時候,就會在那說遠不遠,說寬不寬的溝口對岸看見小楊老師的身影。他總是在看見我們的一剎那咧開嘴,笑得像朵黑牡丹,然后便站在那座搖搖欲墜的獨木橋上,跨開步子,用他寬厚的大手把我們一個個地從溝這邊抱向?qū)W堂那邊……
學(xué)堂遇上春雨,也非常倒霉。外面春雨綿綿,里面小雨不斷。小楊每次講一會兒課,就得去潑掉盆里的水。下課后,我們圍著小楊,聽他說老楊的故事——老楊就是我們這個學(xué)堂的建筑師、校長,他已經(jīng)不在了,留下這座學(xué)堂和他的兒子小楊。小楊說學(xué)堂的每一片瓦都是老楊親手碼的,每張課桌都是老楊親手敲出來的,蘋果樹也是他親手種的……我很好奇老楊長什么模樣,就問小楊是不是和他一樣,小楊笑著說“當(dāng)然啦!”于是我又接著問是不是他和小楊一樣有著很厚很粗的手掌呢?小楊又笑得像朵黑牡丹了。
小楊的手真的很粗,小楊說那是因為手經(jīng)常做活兒生繭了。我的小腦袋里就天真地以為那里生蟲蟲了,告訴小楊后他笑個不停,用他那很粗的手掌磨得我小臉生疼。后來,小楊給蘋果樹剪枝,爬上房頂擺瓦片,給同學(xué)修理課桌時都帶上我,做完活就向我攤開手說繭又變厚了喲!于是我便在寫給蘋果樹的日記中寫道:“蘋果樹你要好好開花,好好結(jié)果,我要好好讀書。你不要再讓小楊給你扯枝條,讓小楊的手生蟲蟲,我也不要小楊很辛苦……”
小楊一直待在山上的學(xué)堂,他說老楊也是這么希望的,他說他還要送我們的弟弟妹妹走出去……
我走出去后,時常會想念學(xué)堂,想念那破的課桌,令人心悸的溝口,以及小楊長蟲蟲的手。那棵蘋果樹是否乖乖地沒要小楊你再修剪了呢?小楊,我有沒有告訴過你?我相信真的有天堂,那是你用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地方……
以例說法
這是一篇意境悠遠、淡雅、靜謐的記敘文,行文有波瀾,條理清晰,主題突出,不失為一篇記敘線索清晰、詳略得當(dāng)之作。文章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主要是因為做到了以下兩方面:
凌波微步,一線在“我”。這篇記敘文以回憶的方式,記敘了自己在家鄉(xiāng)小學(xué)堂的學(xué)習(xí)經(jīng)歷,描寫了老師一雙充滿愛心的手。文章以“手”為線索,緊扣主題,簡單明快。而在“手”的背后,是小楊老師以及活在故事中的老楊老師對教育的熱愛,對鄉(xiāng)村孩子的真心付出。這一線索的安排,類似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作者可以將經(jīng)歷過的許多復(fù)雜的事件,挑選入眼入心的去寫。這樣定會線索清楚,行文也自然會如流水落花,凌波微步。
點繁面簡,哲思睿智。作者從發(fā)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寫出了一位在山區(qū)勤勤懇懇、無私奉獻自己青春的老師。在經(jīng)年累月的勞作中,老師的手起了老繭,而這雙手代表的愛心卻托起了整個山區(qū)的希望。作者尤其難能可貴之處在于他對材料高超的駕馭能力,有的材料詳寫,有的材料略寫,使文章信息量非常豐富,而且頭緒清楚。作者還把自身思考巧妙融入材料,結(jié)尾收束、轉(zhuǎn)合干脆利落,不留痕跡,卻是畫龍點睛之筆,讓讀者備受感動。
總之,記敘文要做到內(nèi)涵豐富、波瀾起伏又含蓄蘊藉,必是一線在“我”,自然明晰;點繁面簡,敘寫詳略得當(dāng)。唯其如此,才能讓記敘天光云影,給人以審美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