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芳
繪本閱讀在國外早已是兒童閱讀的主流,但在中國近幾年才逐漸風行,進而在全社會刮起了史無前例的熱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繪本。
城區(qū)孩子極大地享受著繪本閱讀的樂趣,不知不覺愛上了閱讀。然而,農村教師和孩子至今仍不知“繪本”為何方神圣。繪本,想說愛你不容易,農村低年級繪本閱教學開展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識廬山真面目
“字太少,圖太多,沒有實際意義,不實惠,價格偏高”。絕大多數(shù)農村小學教師對繪本如此定義。
我初次接觸繪本,也如是認為。
兩年前。兒子拿回一套繪本。我當時沒在意。把這套書給同事看,反映驚人的雷同:簡單,圖畫多,文字少,沒什么好看。但很快我發(fā)現(xiàn)兒子的行為舉止與此前大相徑庭。以前他愛說臟話,現(xiàn)在卻最講衛(wèi)生。最重要的不同是:以前是我逼他讀書,現(xiàn)在是他逼著我給他讀。一有空就讀,讀得如癡如醉。
繪本對低年級孩子不可或缺的意義。第一,繪本是最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的圖書。年幼的孩子天生喜歡想象,繪本精煉的文字和優(yōu)美的圖畫帶他們進入莫大的自由想象空間。在文字和圖畫雙重沖擊下,不斷地去想像,創(chuàng)造形象。體驗豐富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都會提高。第二,繪本能承擔起幫助孩子閱讀的重任。對于識字不多的孩子來說,借助于圖畫想象來補充空白是最佳途徑,圖畫能及時在腦子里形成形象,進而刺激大腦,協(xié)助孩子想像,使孩子閱讀起來沒有困難。再次,孩子越早接觸繪本,越早會愛上閱讀,這絕對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所以,農村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若想開展,教師對繪本的重新認識便是需跨出的第一步。
二、都是應試惹的禍
1.低年級教師本身課務重。農村小學總體師資缺乏,這是不爭的事實。大部分是有6個教學班,教師8、9名。低年級實行包班制,一名教師既教語文,又教數(shù)學,最基本的教學流程:備課、上課、批改、輔導作業(yè),教師如果不加班加點就來不及。此外,還有各級各類論文、案例等多方比賽。這種情況下,上繪本閱讀課,實在是有心無力!
2.領導、家長對成績過于看重。素質教育年年喊,呼聲浪高浪,但中考、高考“金棒”不倒,小學語、數(shù)的絕對地位就不動搖。農村小學領導也只能“隨波逐流”,對成績“青睞有加”。如果教師自身進行繪本閱讀教學,一時成績“滑手”了,就會背上“不務正業(yè)”的“罪名”。同時對農村家長來說,沒有什么比孩子“主科”成績更重要的了。辛苦了大半輩子,辛辛苦苦賺錢養(yǎng)家養(yǎng)孩子,唯一的希望就是孩子成績好。
3.繪本閱讀教學額外付出大。首先,推薦繪本費時費力,不能一刀切。必須慎重選擇,要充分考慮學生不同年齡、心理特點及班級實際情況等。針對一年級孩子識字量有限,選擇《母雞蘿絲去散步》這類圖畫唯美,內容淺顯易懂的經典繪本;對二年級來說,認知能力有了新發(fā)展,要選擇文字豐富一點且滲透語言、詞語、思維方式等訓練的繪本,如《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其次,需要潛下心來,深鉆文本。教師自己先要走進“文本”,才能領著學生走進“文本”。比如《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本繪本需提取出兩個字“悠閑”,才能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母雞蘿絲的悠閑和狐貍倒霉的一天。
三、巧婦難為無米炊
要上繪本閱讀課,農村小學設施配備遠遠不夠。在本校四千冊圖書中,筆者連繪本的影兒也沒見到。據(jù)了解,農村學校圖書室情況都這般。假設一周一次繪本閱讀課,做到人手一本難如登天;假設老師用多媒體把繪本展示出來,也不大可能。像我們學校,全校12個班,就一個多媒體教室。開展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農村學校現(xiàn)有設施在支持上大有壓力。
四、不是我們不想讀
農村家長工作苦,收入低。而繪本價格不菲,動輒二、三十元一本,很多家長望而卻步。做大多數(shù)農村孩子家長自身文化素質不高,對繪本認識不深。我曾在任教班級做過調查,上百名學生家長,具有初中以上學歷不足10人,大多數(shù)只有小學或毫無學歷,可說是實實在在的文盲。而與農村相比,城鎮(zhèn)學生家長有文化,接觸面廣,對目前的“繪本熱”知曉、理解、贊同,并能積極響應。我認為,繪本雖貴,但物超所值。繪本給孩子帶來的閱讀的愉悅是其他任何圖書所無法企及的。而且繪本閱讀是最好的親子方式,家長更容易與孩子建立親密、和諧的關系。
五、遠水難救近火
1.書店。城區(qū)學校,憑著天時、地利等優(yōu)勢,“近水樓臺先得月”。新華書店,購書中心,各大超市,只要想讀繪本,是一定能讀到的,農村孩子則不然。
2.網絡。絕大部分經典繪本都能在網上找到。城區(qū)孩子可以隨時隨地閱讀。但對多數(shù)農村孩子來說又是“空想”。筆者對本校學生作過調查,近300學生家庭也只有60多臺計算機,還不到五分之一。
綜上所述繪本,想說愛你不容易。但愿不久的將來,農村的孩子也將能隨時隨地享受繪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