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殿富
在教學實踐中,由于有些學校班額大、師資不足、活動場地少以及學校教學課程安排不好協(xié)調等原因,使得模塊選項教學很難實現(xiàn)。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嘗試在自然班中開展按興趣分組的選項教學,以期在不改變課程設置的情況下進行興趣選項教學,是促進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實效性的較好方式。
一、設置班內選項分組報名表
按興趣分組選項教學應體現(xiàn)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重視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的差異性。通過分組選項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身價值,樹立體育鍛煉的自信心。根據(jù)學校的場地、器材等實際狀況,以及教學計劃的安排情況,教師有側重選擇幾項合適的運動項目,并制定學生選項報名表(表1)。不打破班級界限,在原來的自然班內,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運動項目,同時確定自己的技術水平等級,便于教師的分層次教學和分層次的訓練指導。
技能水平等級:A類:身體素質好,技能熟練,合作能力強。B類:身體素質較好,技能較熟練,能夠注重合作。C類:有一定身體素質基礎,技能較差,合作意識不強。
二、對興趣小組的分組情況進行整理和再整合
首先要確立各個項目的學生人數(shù),對于報名人數(shù)過少或過多的項目,為了便于課堂教學和教學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教師可依據(jù)項目特點進行整合,并引導部分學生進行二次選擇或重新組合。其次,要根據(jù)各項目組的學生水平情況,選擇該項目技術水平相對較高的且具有領導組織才能的學生擔任組長,幫助老師參與管理和訓練,同時在安排課的內容、運動量和教法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組長的組織領導作用,這樣就能夠有效解決自然班上體育課選項教學時,任課教師監(jiān)控不足的問題,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三、班內選項課堂教學的基本步驟和要求
班內選項教學特點就是在同一節(jié)課中同時進行著多項不同的項目,需要教師根據(jù)不同的項目要求,分別設計教學方案。
1.按各運動項目的特點,分別設計教學實施方案
任課教師在課前依據(jù)各項目小組的項目特點和小組成員的技術情況,設置好符合各運動項目特點的實施方案。方案包括:本節(jié)課該運動項目練習的目標;組織練習的方法措施;練習重點;注意事項;安全防范措施;評價要素等。
2.召開項目小組長會議,分發(fā)課堂練習實施方案
任課教師在課前召開各選項小組長的會議,分發(fā)給各項目小組的練習實施方案,說明練習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交待好各小組長與教師的聯(lián)絡方式。小組長按照練習方案要求組織本小組成員練習,監(jiān)控練習紀律,解決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及時通報給老師。
3.教師在項目練習組之間巡回指導
依照選項教學課堂實施方案,教師要在各個練習小組間巡回指導,全面監(jiān)控各小組的練習情況,糾正項目小組長的管理方法,做好安全防范。對于需要教師增加指導力度的項目或小組,教師給予更多時間的技術教學和指導。
四、依據(jù)學生的技術水平提高情況,進行分層教學下的二次分組
體育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因材施教,更要做到區(qū)別對待,防止學生因技術差異感到信心不足,并最終導致喪失信心。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術基礎存在差異,因此同一項目在學習一段時間后,學生的技術水平會有分化,所以在教學中每個學生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也隨之變化,所要達到的技術水平也會改變。因此在學習一段時間后要對興趣小組進行水平分組,分為加強組和提高組(表2)。教師按水平分組進行分層教學、分層指導。這樣就可以解決一部分學生“吃不飽”,而另一部分學生又“掌握不了”的現(xiàn)象,實現(xiàn)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提高,使體育教學更具有實效性。
五、鼓勵學生制定課外學習計劃
新課程改革注重對學生的主體地位、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而興趣小組選項教學的形式對培養(yǎng)學生這幾方面的能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興趣選項小組學習,不再是教師制定學習計劃,學生被動的接受。而是在確定小組名單后,根據(jù)小組情況選出一名小組長,各小組根據(jù)教學和考核要求,自主組織編寫學習計劃(表3)。教師應對學生的課外訓練提供必要的指導,使計劃具有可行性、可控性,但不過多的干預計劃的細節(jié),把自主權交給學生自己,鍛煉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組織能力。計劃制定每一學期為一個階段,每兩周為一個訓練單元,每一階段結束以后小組根據(jù)計劃完成情況對計劃進行必要的修改,以便更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
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領作用
興趣選項小組的學習主要由學生自主學習來完成,但并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學生,完全按學生的意愿去學習,教師就可以不管不問,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可有可無,相反教師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在課堂上,由于學生的自控能力、技術能力等各方面的不足,學習的目標性并不是很強,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不科學的行為習慣,甚至會造成意外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這對教師的教學和課堂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師對興趣選項小組的學習提供必要的知識、技能指導和幫助,并根據(jù)不同的項目特點和考核標準督促和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如籃球教學中,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逐步掌握了基本的籃球技術、基本規(guī)則等,如果在基本技術不扎實的情況下僅僅讓學生上課就打比賽,不做運動技術的學習探究,學生的技術沒有深層次的提高,學生很快就會對所選的項目失去興趣。因為無目的的學習會使學生無法體會目標達成時所帶來的成功喜悅,也無法感受到技能提高的成就感。
所以,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主導,必須對教學過程有詳細、準確的把握,對學生所要達到的要求有客觀的認識。體育教師要詳細設計課堂教學手段,積極發(fā)揮體育小組長的管理帶動作用,加大對體育骨干學生的培養(yǎng)力度,統(tǒng)籌安排體育場地設施,努力提高教師在課堂上巡回指導的效率,并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七、制定詳細可行的評價及考核細則
積極性評價可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使教學系統(tǒng)的運行處于最優(yōu)狀態(tài),具有強化教學成果的作用。教學評價可以使教師明確教學中取得的成就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差距,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可行的建議,也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積累經驗,為教學探索提供科學的依據(jù)。教師評價時應區(qū)別對待,以鼓勵和表揚為主,使學生能夠在原來基礎上體驗到成功,同時對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要明確指出,使學生改進不足。評價內容包括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兩部分,定性評價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小組組織協(xié)調能力、計劃完成情況。定量評價主要以考核標準的完成情況為依據(jù)。
考核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同時考核還可以促進學生對基礎動作的掌握,所以考核標準的制定也是對學生技術學習的一種強化,通過這種強化可以使學生持續(xù)保持體育學習的興趣。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很多學生不是很重視對基礎動作的學習。如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不重視基本的運球、傳球練習,而是一上來就想去投籃,就想去比賽,因而,技術動作很難獲得鞏固和提高。再如:要考查學生熟練的掌握籃球運球、傳球、投籃等基本技能,同時需要完成:半場左右手運球→兩次胯下運球→背后運球→左右轉身運球→運球三步上籃等有難度的組合練習,并且允許學生對動作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和展示,提高學生的成功感。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提高學生練習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并能強化學生對基礎技術動作的學習。所以考核要重視內容的基礎性,又要有利于引導學生掌握更高的技能,加深對運動項目的理解,進而形成良好的體育情感,提高體育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課程改革專題[J].體育教學,2012.05。[2]曲宗湖.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3]丁進.認知新課標,更新新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J].中國學校體育,2003.10.
[4]季瀏.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說明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