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廣謀
【摘要】 積極探索新課程教育的創(chuàng)新模式,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對教師的教案、學案、演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設計好教案、學案、演案,理順三案之間的關系,打造高效率的課堂,是值得不斷研究的內容.
【關鍵詞】 三案;高效課堂;教學研究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普及和深入,課堂教學活動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一種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課堂教學活動已經成為當今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向和內容. 這就要求重新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任務和角色,重新設計適合現(xiàn)代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活動模式,要求教師對現(xiàn)有的課堂教學形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這就包含了很多的因素,其中在課堂的操作成面上,通過新的教學設計來探索在新的課堂教育中學生如何主動學習,如何全面充分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作用,來尋求最佳的教學狀態(tài),如何優(yōu)化整體課堂的教學水平使學生充分地吸收知識并得到發(fā)展. 所以從操作層面來說,必須從教學的相關問題出發(fā),精心設計教案、學案、演案,并分清楚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對教學課堂進行全面的探索.
一、教案是老師發(fā)揮主導作用的有力保障
教案也叫做課時計劃,是指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而設計的教學計劃. 教案是教師上課的重要依據(jù),在內容上通常包括:課題、上課時間、教學方法、課時分配、課程進程等一系列的內容. 有的教案也將電腦技術運用到其中,包括電子教案等.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科類型和教學目的不同,所以教案的設計沒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 但是教案的制定必須嚴格依照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合理地設計課程時間,把握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 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對教案的設計和運用非常的關鍵. 老師應該把握重點和難點,對重點和難點在課堂當中細講和精確講,要讓學生全面理解和運用,對易懂的知識點在教案中可以不體現(xiàn),讓學生們自己去體會. 另外老師在教案內容的設計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層次不同運用不同的方法. 如在上課的時候提出不同的問題設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同一知識都得到理解.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教案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指引,只有正確的指引才能保證整堂課程的圓滿進行,確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二、學案是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的教學設計
學案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為全面的開發(fā)學生智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而設計的一系列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探索,知識要點強化等大綱試的教學指導方案,從學案的制定目的來看,它的出發(fā)點是通過學案的設計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全面充分地獲取知識. 一般來說學案的編寫是由三條線決定的,知識線學法線、和能力線,其中知識線是主導,學法線和能力線是配合和推進作用,學案就是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分解,編排出合理的知識教學體系,根據(jù)知識內容設計成不同的教學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地探索知識,學習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能力.
三、演案是教師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演案就是常說的課件. 它的具體含義是:根據(jù)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相關活動進行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從而加以制作的課程軟件. 演案與教學課程內容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 現(xiàn)在隨著電腦技術的大力發(fā)展,多媒體演案運用較廣. 所謂的多媒體演案,就是按照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嚴格按照相關課程內容設計,并以多媒體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課程軟件. 它運用計算機技術,將視頻、圖像和聲音有機地結合起來,采用多媒體大屏幕的形式加以播放. 在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無論是指電子課件還是普通課件,它都可以起到向學生提示各種教學所需要的信息,對學習過程進行強化的作用. 由于多媒體技術的演案聚集了聲音、圖像、視頻畫面等多重因素,運用這一教學工具的時候學生容易產生新鮮感,所以在課件的準備過程當中,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和愛好,將他們日常愛好與課堂知識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可以通過演案這一教學工具的運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四、把握三案之間的關系,打造優(yōu)質高校課堂
1. 教案與演案的關系
教案是教學過程當中比較全面的教學提綱,是老師備課時的重要工具,而演案是授課老師展示給學生觀看和學習的. 教案是教師上課前的準備工作 ,演案是教案的輔助工具. 可以說教案包括演案. 但是隨著電腦技術的進步,現(xiàn)在很多學校都采用多媒體教學,很多老師將教案的內容轉化成了演案. 這樣演案就非常直觀地將相關教案內容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易于理解,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教師直板地講述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你講解立體幾何,學生憑想象有的想不出來,你就可以拿課件去給他們演示,這樣比較容易讓學生接受. 從這樣看來演案比教案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演案是教案的組成部分,教案可以指導演案,把握之間的區(qū)別可以更好地進行教學.
2. 教案、演案與學案之間的關系
教案、演案的出發(fā)點是教師的講授,教學的主題是教師怎么教和怎么講. 而學案的出發(fā)點和側重點是啟發(fā)學生的智慧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和探索,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所以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學;前者以教師為中心,后者以學生為中心;前者強調“給予”,后者強調“拿來”;前者側重“學會”,后者側重“會學”;另外在課堂角色、教育觀念、課堂結構、教學方法等方面,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學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礎上針對學生學習而開發(fā)的一種學習方案. 它能讓學生知道老師的授課目標,意圖,讓學生學習能有備而來,給學生以知情權、參與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的不僅是組織者、引領者的角色,而且是整體活動進程的調節(jié)者和局部障礙的排除者角色.“學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導預習,也可用于課堂教學,并且系統(tǒng)的學案還是一份很好的學習資料. 雖然二者有一定的區(qū)別,但是二者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為提升學生知識而努力的.
【參考文獻】
[1]蔡衛(wèi)權.張光旭. 構建和諧課堂的幾點做法和體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5).
[2]徐躍進.著力構建高效和諧的課堂教學質量監(jiān)控機制[J].中國大學教學導刊,2009(5).
[3]王瑞恩.精心設計“三案” 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J].生物學教學,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