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衡柯
“黃饃饃!陜北的黃饃饃!”黝黑、瘦小的老漢黃國勝騎在三輪車上吆喝著,叫賣他那“陜西綏德第一名”的黃饃饃。這是《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關(guān)于黃饃饃的一個鏡頭。
隨著《舌尖》熱播大江南北,這短短7分鐘的“黃饃饃故事”,不僅讓祖祖輩輩生活在陜西綏德縣亢家溝村的黃國勝火了起來,而且觸發(fā)了《舌尖》播出后第一樁商業(yè)合作:從7月31日起,老黃將先后到廣州、上海、北京為一家餐飲店新上市的黃饃饃做宣傳?!拔医衲晡迨肆?,我要好好干?!睂τ陔娨暲镞@句獨白,他說到做到了。
從現(xiàn)在起的三年里,黃國勝也只會在8月這個夏季農(nóng)閑月份來履行“代言人”職責,其余時間他還是“亢家溝的老黃”。
本色代言
7月9日,在北京某餐廳里,黃國勝夫婦和兒子艷雄坐在一起,一家人顯得輕松愜意。面對在場媒體的“長槍短炮”,老黃不時爽朗地大笑。每當話題聚焦在他身上時,他總是說黃饃饃是他和老伴一起做成的。而當攝影師要求老黃站在中間以突出他的代言地位時,老黃伸手攬著老伴,要求老伴也站到中間來。一直樂呵呵的老黃感染了現(xiàn)場的所有人,以致身后忙碌的餐廳服務員也悄悄地笑道:“他太可愛了?!?/p>
接著,為了配合攝影師的拍攝要求,老黃到餐廳的廚房里換上了白色的廚師工作服,更主動要求戴上大廚帽子——一頂高高的歐式廚師帽。至此,老黃逐步進入了“代言人”的角色。
這次合作結(jié)緣于今年6月4日——“老黃的故事”播出后的第二十天,賈國龍驅(qū)車趕到了老黃的三間窯洞前,邀請他和他的黃饃饃走出綏德,為賈國龍的餐廳的黃饃饃作代言,費用是3年30萬元。
老黃每年只在冬季最冷的兩個月賣黃饃饃。在冬日里每隔3天,他單程騎1個半小時的車到縣城賣饃饃。去年他共賣出1.5萬個黃饃饃,凈賺8000元。照此算來,他要做超過37年的黃饃饃,方可掙來為那西北菜餐廳代言所賺得的30萬元。
但當賈國龍在微博直播其“親顧窯洞”到黃國勝家里,并聲稱要“請他們到北京”時,很多網(wǎng)友擔心外面的世界滋擾了老黃一家清凈的生活?!渡嗉狻贰爸魇车墓适隆睂а莺鼡模簬缀醪蛔R字的老黃夫婦該如何在大城市中保護自己。因此她一再向賈國龍強調(diào):對于做任何商業(yè)代言,要請老黃的兒女幫助他們做決定。正是在她的提醒下,黃國勝的代言才成為“兩廂情愿”的合作。
“老黃的饃饃只有在當?shù)夭庞心欠莳毺氐泥l(xiāng)味,但是他們夫妻能夠借助《舌尖》走出陜西,到全國看看,改善生活確實是一件好事?!焙寡?,她在綏德縣為當?shù)刂魇彻适隆坝宛x饃、黃饃饃”尋找鮮活人物的時候,從當?shù)乜h委宣傳部的食堂師傅處得知,亢家溝村黃國勝的黃饃饃是最好吃的。于是到老黃家里“考察”一下。
老黃的黃饃饃好吃緣于全程“自產(chǎn)”——這可以追溯到最初的食材。黃饃饃的原材料糜子是老黃種的,不僅不打農(nóng)藥,并且每年用來做黃饃饃的糜子都是當年的新糧,因此格外香甜。同時,與縣城里制作黃饃饃用機器磨面不同,老黃做饃饃用的糜子面,全部用家里的大石磨磨出。老黃說,機器的高溫會影響糜子面的口味。
“黃饃饃的故事”能打動電視機前的億萬華人,不僅是黃饃饃的香味,更是那幅呈現(xiàn)自然的畫面:在黃土高原上的三間窯洞前,掛著大棗的枝頭下面,老黃夫婦兩人一磨,伴著輕輕趕驢的聲音,不時即興吟唱的山歌,背景是遠山和炊煙,讓習慣高樓大廈的城里人頓時感悟這自然的美好。
最美的風景是人。在胡迎迎看來,老黃背后的故事更能打動人?!渡嗉狻穭〗M花了5天時間跟拍黃國勝到縣城賣饃饃。老黃每天從早晨出門到傍晚收工之間的約十個小時里,除了偶爾喝些水外,既不帶干糧也不吃自己的黃饃饃,更不會在周邊小店進食,都是待到晚上回到家,才吃上一口老伴做的家常菜。一日午間,《舌尖》劇組邀請老黃在縣城吃了一頓餃子。當其他劇組人員飯后離去時,老黃悄悄地向走在后面的胡迎迎打聽那一餐餃子的價錢。
老黃的口頭禪體現(xiàn)了樸素的價值觀:“懶的人,沒人給他錢?!泵看卫宵S賣饃回家,都會坐在炕頭上一張一張地數(shù)著賺來的錢,隨后把當日收入總數(shù)記在包裝紙殼的背面,如第一天450元、第二天550元,然后再將幾天的收入合算一個總額。
盡管現(xiàn)在老黃成了“黃饃饃代言人”,但他依然堅守著家鄉(xiāng)的點點滴滴。
堅守鄉(xiāng)土
6月9日,老黃一家體驗了首次北京之旅后,將啟程返回陜西綏德。然而北京當時正下暴雨,飛機不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因此兒子黃艷雄勸父親坐火車回去,但老黃堅持要體驗飛機。在老黃看來,這一次不坐飛機,不知道以后什么時候才有機會體驗一把了。
于是,一家三口在雷雨交加的北京,趕到了機場。飛機晚點,他們在機場賓館住了一晚后,老黃還是如愿感受了坐飛機的第一次?;貞浧甬敃r的情景,老黃得意地說:“我賣黃饃饃的,也能坐上飛機!”言語之中,充滿了自豪。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nèi),老黃夫婦三次往返北京。在過去50余年中只去過一次省城西安的兩老,逐漸把飛機這種交通工具當成出行的“家常便飯”。無論怎樣,他們?nèi)阅钪抑械耐量?,往返北京多次也惦記家里的“驢驢、狗狗和貓貓”。
改變還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收入上。對于3年30萬元的代言費,老黃首先想到了修房子。他打算在地勢平緩的地方新建3間窯洞,能夠讓兒女一家人都住進來。而山上的舊房子則全部用于生產(chǎn),再請兩個工人,老黃夫婦就不必事事親力親為。
然而,老黃夫婦仍然用他們的勤奮來訴說生活的故事。在綏德亢家溝村100來戶人家共500多人里,其中一半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基本上是50歲以上的老人。而村里的老人,一般每戶種七八畝地,主要是為了自己食用。但老黃夫婦種了60畝地,大部分是雜糧,其中一部分糜子用來制作黃饃饃,其他農(nóng)作物如高粱、綠豆等則用于出售。
亢家溝村里的鄉(xiāng)親們大多靠兒女寄回家的錢度日,平日里大家打打麻將,休閑著就過了一天。雖然老黃的兒女都生活得不錯,但是老黃認為:“兒女都有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要自己掙。”
老黃夫婦從不打麻將。春季農(nóng)閑時候,老黃還去給村里修房子的人幫忙?!拔乙淮文鼙?00多斤的大石頭?!崩宵S得意地指著兒子艷雄說:“別看他是小伙子,都沒有我力氣大?!贝秸吕?,老黃還要編200余把掃帚,每把賣5元錢。
在夏季最熱的一個多月里,老黃會在晚上到野外去捉蝎子。提起捉蝎子,老黃講得津津有味:“一個大的雪碧瓶子,在離瓶口5厘米處的一側(cè)開一個圓洞,我提著瓶子頂端,帶上電筒和鑷子,從晚上8點半開始,一直捉到第二天凌晨4點?!币煌砩舷聛恚宵S能捉到七八兩蝎子。去年的野生蝎子1斤的收購價是270元,在最熱的1個月里,老黃能因此收入4000元錢。
捉蝎子收入不少,但在那1個多月里,老黃每天只睡4個小時。凌晨4點捉蝎子回家小睡1小時后,5點就要下地干活,中午太陽當頭的時候再回家睡3個小時。
即使成為城里餐廳的代言人后,老黃還是要去捉蝎子,“一夾就是一個?!彼难哉Z之中透著簡單的快樂。
如今,兒子回到了老黃身邊管理黃饃饃的銷售,而已傳承黃饃饃手藝的兒媳婦也將接管制作環(huán)節(jié)。
黃國勝代言的不僅是黃饃饃,而且是質(zhì)樸的人生。他們說,會繼續(xù)守候在黃饃饃旁邊,仍然不使用機械,拉著自己的小毛驢,滿頭大汗地親手揉糜子面,呵護著這種傳統(tǒng)食物的生命。